沙心鄉

沙心鄉

沙心鄉位於縣境東部,總面積為54.76平方公里,東西長11公里,南北長14公里,地勢九山一田,周高中低。全境除西北角與本縣寬田鄉相接外,均為瑞金崗面鄉、九堡鄉、萬田鄉所環抱 。鄉政府駐沙心圩,距離縣城51公里,轄東布、沙新、紅光、高屋、沙塘5個村民委員會,77個村民小組,109個自然村,總人口為8443人,其中男4321人,女4122人。耕地總面積為5256畝,糧食總產量為4020噸,人均純收入1560元。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解放前夕屬梓山區文明鄉,解放初期屬寬田沙心鄉。1958年設沙心公社,1984年改沙心鄉。1997年,面積54.7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東布、沙心、新圩、高屋、紅光、沙塘6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沙心圩。

1993年至1997年,修建校舍1614.2平方米,1997年國家教育扶貧工程撥款25萬元,新建沙心中心國小教學樓,建築面積660平方米。1995年3月,投資10萬餘元,改建沙心圩鎮街道,鋪設水泥1880平方米,1997年對原供銷社的舊店面進行全面整改,新擴建店面1300平方米。1995年,爭取國家以工代賑資金20萬元,新建鄉自來水廠。1996年,省地質礦產研究所技術人員來沙心進行為期半個月的礦產資源勘探,發現境內儲有豐富的、高品位的鉀長石、石英石資源,現已引進福建、廣東等地外商進行開採。

小食特產

芭蕉米果、黃元米果、芋包、大薯米果、糯米包、眉公酥、瓦角酥、菊葉擂茶、仙人凍、豆腐腦、鹽花生、紅薯乾等是沙心常見的傳統特色小食。

袋裝香菇、毛竹、商品蔬菜、臍橙等區域特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為農民收入的增長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行政區劃

姓 名 職 務 聯繫方式
謝文芳 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華林春 黨委副書記、政府鄉長
王 鋒 黨委委員、副鄉長
紀委書記
丁振鋒 組織委員
肖榮軍 宣傳委員
羅慧勇 人武部長
劉偉俊 人大副主席
賴海英 政府副鄉長
朱生稱 政府副鄉長
賴昭燈 鄉長助理

東布村系距離沙心鄉圩鎮最偏遠的行政村,轄15個村民小組,385戶農戶,1747人,勞動力總數為874人,其中外出從業人員408人,占46.6%。改村有耕地面積合計957畝,其中水田866畝,旱地91畝。農作物主要品種有水稻、大豆、玉米、紅薯、花生、油菜籽、甘蔗等,農作物年產量達738噸,有豐富的竹木資源,為當地民眾收入的增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東布村領導班子基本情況介紹

姓 名 職 務 聯繫方式
吳昌樹 黨支部書記
張廣先 村委會主任
袁發秀 計生專乾
周木長 治保主任
段九金 村委會文書

沙塘村轄11個村民小組,260戶農戶,1197人,勞動力總數為592人,其中外出從業人員282人,占47.6%。該村有耕地面積合計661畝,其中水田516畝,旱地145畝。農作物年產量達553噸。2006年,在新農村建設濃厚氛圍的薰陶下,該村在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新開發臍橙80餘畝,在臍橙開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該村領導班子堅強有力,真正做到“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具有開拓精神,通過新農村建設工作,沙塘村“兩委”班子總結出了一套“黨員促、民眾議、娃娃評”的衛生保潔機制,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在市、縣電視台等媒體的新聞欄目中進行了宣傳報導。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該村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姓 名 職 務 聯繫方式
鍾南京 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鍾長發 村委會文書
吳興奉 治保主任、出納
雷全英 計生專乾

沙新村系沙心圩所在地,由原沙心村和新圩村合併而成,為沙心人口最多的行政村,現轄24個村民小組,568戶農戶,2631人,勞動力總數為1304人,其中外出從業人員623人,占47.6%。該村有耕地面積合計1758畝,其中水田1610畝,旱地148畝。農作物年產量達1244噸。該村民眾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高,現已有基本成型的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兩個,即碰崬示範點和村上示範點。通村通組水泥路已基本硬化,交通便利,民眾已經實現了“喝乾淨水、上衛生廁、走平坦路”的夢想。

姓 名 職 務 聯繫方式
鄧南昌 黨支部書記
楊衛星 村委會主任
鍾冬發娣 計生專乾
朱學新 村委會文書
吳樂佑 出納
袁小蘭 婦女主任

紅光村轄14個村民小組,286戶農戶,1277人,勞動力總數為633人,其中外出從業人員301人,占47.5%。該村有耕地面積合計873畝,其中水田853畝,旱地20畝。農作物年產量達618噸。該村是沙心鄉袋裝香菇的發源地和集結地,村黨支部書記鄧慶金是袋裝香菇的種植專家和發起人之一。在他的帶領下,該村形成了全村種植袋裝香菇的良好氛圍,使廣大村民擺脫了低收入水平。

姓 名 職 務 聯繫方式
楊有生 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鄧冬生 村委會文書
邱奇宣 治保主任
袁春嬌 計生專乾

高屋村轄12個村民小組,290戶農戶,1272人,勞動力總數為633人,其中外出從業人員302人,占47.7%。該村有耕地面積合計1007畝,其中水田858畝,旱地149畝。農作物年產量達865噸。該村含有豐富的鉀長石、石英石礦產資源,於1997年開始開採,現有福建、廣東等地外商在該村進行鉀長石礦產開採,有力地帶動了該村乃至全鄉經濟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