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南村[浙江省溫州市龍灣海濱街道下轄村]

沙南村東與漁池老村相接,南至交杯橋與蟾鍾村相鄰,西到牛橋與永中滄河村交界,北到沙村犁頭嘴與建新村相依。清乾隆、光緒《永嘉縣誌》將沙村的南面稱門前,姜姓聚居,故稱門前姜。新中國成立後曾以序數名村,稱三村,因地處沙村最南端,改名為沙南至今。

全村469戶1858人,有外來人員3200。有水田628畝。村民以姜、陳姓為多。以農為主,海塗作業是其特色,最有名氣是踏“藍胡”(跳魚),推蝦、捉蝤蠓、蜻子等傳統作業。舊時民間流傳“囡兒嫁沙村,‘藍胡’成青尊”的俗語。

1986年,沙南村建成7間3層老人文化活動中心。1996年,籌資200多萬元在海濱街中心地段建成9間5層集商用、辦公為一體的村綜合樓。1997年,建成長600多米、寬30米的海濱第一大街——海濱街。2006年,在西河頭至建新村,建造全長300米河堤青石欄桿。2007年6月,投資50多萬元,重建沙南中路200米水泥路與橫路。11月,在村中心地段,建造占地約400平方米全民健身點,配置16件體育活動器材。沙南村1970年創辦全日制國小一所。2002年9月,校網調整,併入海濱一小。

村內有始建於明代的下垟觀,設戲台,定期11月初演戲。村中心沙前街路邊有兩棵古榕樹,其中一棵樹齡480多年,一棵100多年,綠樹成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