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上

“沙上”,是指包括靖江西南沿江,與早先成陸的“老岸”相對的地區。 廣義上的“沙上”還可包括人文一脈的泰興七圩和江陰利港沿江。 從“沙上”這個稱謂,可知是由揚子江帶來的泥沙衝擊而成的土地。

“沙上”,是指包括靖江西南沿江,與早先成陸的“老岸”相對的地區。新橋、太和、東興、惠豐、八圩、城南等六個鄉鎮(現已調整為新橋、東興、八圩三個鎮),沿著揚子江畔一字排開,北倚橫港,南襟大江,西至新橋彎刀圩,東抵靖江濱江新城,人口和面積約占全靖江四分之一。廣義上的“沙上”還可包括人文一脈的泰興七圩和江陰利港沿江。
從“沙上”這個稱謂,可知是由揚子江帶來的泥沙衝擊而成的土地。大約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嘉慶、道光年間,靖江西南江灘漲起,加之時值太平天國戰亂,江南一帶,士民播遷,揚中(當時稱為太平洲)、鎮江一帶的居民,“一幅籮擔上沙”,渡江來此拓殖墾荒,築圩植葦,短短百年間將低洼的沙地建設成了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
要考察我佼沙上人更早的來源和歷史,多要溯源到揚中(太平洲)的歷史。東晉時,揚中地域始有小沙洲露出地面,宋代,沙洲長約30餘公里,呈“如意”形,始稱“小沙”。後來沙洲相連成片,最大的叫做太平洲。有宋一代該地聚沙成洲後,各地先民走到島上,在相互融合中形成了獨特的人文。
改革開放以來,沙上人奮發向上,團結拼搏,工業經濟蒸蒸日上,農業生產大幅革新,村鎮面貌翻天覆地,整體發展水平處於優勢——沙上大地湧現出光芒燃具、亞星錨鏈、標新久保田等一大批明星企業;圩田里的糧食生產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告別了過去捲起褲腿插秧、提上鐮刀收割的時代;一棟棟農家小樓拔地而起,諸如新橋孝化村的漂亮別墅群更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貫通沙上三鎮的公新公路打通了經濟的動脈,條條高標準的硬質道路通往每條圩隊。隨著沿江開發的推進和新橋城的建設,沙上的明天將成為揚子江畔的一顆耀眼明珠。
此外,蘇州市北緣瀕長江的張家港市,數百年來沿江漲出大片土地,約占全市一半以上面積,俗稱“沙上”。“沙上”之“上”吳方言讀如“朗(ldng)”,天然屬蘇州地區。這塊圍墾起來的沙地,居民形成了獨特的“沙上”文化(包括民俗),沙上語言也具有“南中有北”的特點,或者說是“蘇北辭彙加上江南腔調”,這種獨特的沙上文化正日益受到蘇州市、張家港市等當地政府的重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