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滂村

沐滂村

沐滂村隸屬祥雲縣下莊鎮,地處下莊鎮東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25公里。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東鄰張泗村,南鄰紙房村,西鄰徐情村,北鄰老張村。轄沐滂、團山、夏家、海子沖、李秧田、太平村、羅房子等7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414戶,有鄉村人口5184人,其中農業人口5096人,勞動力274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52人。

年降水量786毫米,適合種植糧、煙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3696畝,人均耕地0.7畝,林地14937.5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2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1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面積3696畝(其中:田1699畝,地1997畝),人均耕地0.7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14937.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水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09畝,其中養殖面積60畝;有煤炭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12戶通自來水,有1293戶飲用井水,有10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3%)。有1326戶通電、有1176戶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8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9%、90.1%和91.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8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數51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52.4%和39.1%)。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全村共擁有汽車33輛,拖拉機34輛,機車392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150畝,有效灌溉率為58.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2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圈)的農戶9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4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963住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22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91萬元,占總收入的11%;畜牧業收入499萬元,占總收入的6.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822頭,肉牛8頭,肉羊100頭);漁業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0.1%;林業收入2.99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5783.03萬元,占總收入的85.0%;工資性收入28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1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06.6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0人(占勞動力的7.4%),其中在省內務工196人,到省外務工4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305戶,共鄉村人口5161人,其中男性2645人,女性2516人。其中農業人口5072人,勞動力272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5150人,彝族6人,其他民族5人。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354人,參合率85.8%;享受低保2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0平方米,有鄉村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27.6平方米,擁有教師17人,在校學生530人,距離鎮中學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10人,其中小學生530人,中學生180人。

全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2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44人,其中男黨員123人、女黨員21人。2002年被大理州委評為"三個代表"學習先進集體等。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2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0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5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65.1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15.02萬元,有固定資產242.7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林改後,林地的潛力有待進一步開發。 2、農民民眾的科技意識有待提高。3、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大,形不成一村一品的模式。。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1、大力發展養殖業,增強烤菸產業。2、加大對林地的開發利用。深挖潛力。3、加大科技培訓,提高村民科技意識。4、做好農民職業培訓,促進勞務經濟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