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沈莊鎮
沈莊鎮概述
本詞條專指上海市浦東新區沈莊鎮(集鎮) ——一座江南水鄉古鎮。
說起沈莊鎮地名的來由,大家一定會說,該名主要因為元末明初金陵巨富沈萬三(原籍浙江吳興)的從兄弟沈維四(字公常)曾在這裡購置了一座莊園,名因此而得。這是欽連編的《南匯縣誌》留下來的一種傳統說法,對此,誰都是不會置疑的。
許多人讚嘆周莊的明清江南小鎮風韻,甚至有人肉麻地稱那裡的 空氣也帶著明清江南的氣息。沈莊從來就沒有因為 大畫家的巨作而成名過。有人來寫生,那多半是美院的學生,作畫僅 是為了應付老師的作業。
當越來越多的上海人厭倦了都市的喧囂,欲覓一處清閒之地時, 他們會去游周莊看同里逛直下桂林登泰山攀拉薩甚至兜新馬泰,他們熱衷於在廬山上搖扇子,還有人心甘情願地鑽在海南島的沙灘上生痱子,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其實滬郊原本也有許多很有格調的江南小鎮,河浜眾多,石橋座座。可如今河浜填了,石橋拆了,美其名曰老 鎮改造,可各鎮改造卻為什麼如此雷同?是求和諧還是一味克隆?好 東西不是不曾擁有,而是不曾珍惜;有人想珍惜,但更多的人不懂得如何珍惜。
沈莊也是這樣一個小鎮,老街的地上鋪著青 磚,雨天走路很容易摔跤,因為上面還長有青苔。蕭瑟的秋葉往往夾帶著蕭瑟的秋風,秋風吹過,總有絲絲寒意。這么多年過去了,老街 顯得有些蒼老,青磚的光澤已剝去許多,宛如老婦人臉上的黃褐斑。
沈莊位於周浦鎮與下沙鎮之間,滬南公路邊。沈杜公路由此向西,經過召稼樓、談家港、康橋、杜行到黃浦江邊的杜行渡口,交通發達。
沈莊現在雖是個小地方,但在南匯也小有名氣,無論歷史上和現在,都是個交通要地。古時水運十分方便。沈莊地區的歷史也比較長,從古地圖上,它早已出現,就可以知道它歷史的悠久。
沈莊的得名來自於沈維四。據南匯首任縣官欽連編撰的《南匯縣分建志》云:元末江南巨富沈萬三的堂兄弟沈維四(字公常)曾在這裡購置了一座莊園,“規模宏大,頗有名聲”,稱為“沈氏田莊”,名因此而得。據考證,江南巨富沈萬三在周莊有宅,但沒有這個堂兄弟。不管怎樣,元代,一個沈姓的有錢人曾經在此建莊園,留下了這裡的地名。
沈莊村
東與四高小區毗鄰,北與周浦沈西村以河為界,西同閔行區浦江鎮接壤,南與梅園村接連,滬南公路穿村而過,村區域總面積4.85平方公里。沈莊是原下沙地區第二集鎮位於下沙鎮北部邊緣,沈莊在宋代已有移民集居,沈莊之名起於元代,為元末富戶沈萬三田莊,規模宏大頗有名聲。集市即以“沈氏田莊”而得名“沈莊”。明代,朱氏稱盛於沈莊,北街關帝廟,鹹塘港東的城隍廟相繼興建,沈莊鎮漸趨興旺。明萬曆五年(1577年),都台浦(鹹塘港)等河道疏浚後,籍水上交通之便,各地舟楫來往頻繁,在此埠停靠,客商雲集,沈莊鎮日趨振興。 沈莊自南匯建縣之後,是基層鄉鎮一級行政所在地,故商貿業較為發達。解放後,建立沈莊鄉人民政府。1954年,成立沈莊區(區政府設於三角地)。1955年,沈莊商業劃入周浦供銷合作社領導。1957年,撤區並鄉,以沈莊塘為界,北為周浦鄉,南歸下沙鄉,沈莊鎮商業戶劃入歸下沙。1958年屬下沙人民公社七營,1959年改為沈莊生產大隊。1984年改稱沈莊村。2002年沈莊村、大橋村合併為沈莊村。由自然村沈莊村、大橋村組成。總人口8610人,本村戶數1862戶。其中:本村人口4619人,農保人口1975人,鎮保人口1416人,城保人口1228人;外來人口3991人。耕地2708.00畝,糧田179.00畝,常年菜田1440.00畝,林地197.00畝,魚塘45.00畝,畜禽場118.00畝,藕田270畝,蔥地180畝,水芹245畝。我村2008年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772.98萬元,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118.00元。
歷史
主要戰場之一
浦東(南匯)戰場當時一度曾是我國抗倭的主要戰場之一
王直,徽州人,出身無賴,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出海從事走私貿易後開始和倭寇勾結。開始時,其駐地在寧波的雙嶼港,後又遷駐於烈港。隨著其對我國沿海地區劫掠活動的擴大,其勢力日漸增強,不久即自封為淨海王,又稱徽王。開始時,舉凡海盜活動都是由他親自來指揮的,但是自他稱王,並將其駐地遷往日本肥前的平戶以後,其對我國沿海地區的劫掠已改由他手下的四員大將,蕭顯、葉麻(即《南匯縣誌》中的葉麻三)、徐海和陳東分別來指揮了。當時,這四支武裝的駐地均選在南匯一帶的沿海地區,蕭顯據下沙、新場,葉麻據周浦,陳東、徐海據拓林(今屬奉賢),他們相犄而據,四出焚掠,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幾及江浙整個沿海地區。
在這次倭寇的進犯中,南匯地區遭受的劫難是極為深重的,據我所見的資料來看,在倭寇慘絕人寰的焚掠下,當時南匯地區的那些已經頗具規模的集鎮幾乎已被焚毀殆盡。南匯城三次被破,三次遭洗劫,這裡已成一片斷垣殘壁,“無見炊煙”。瓦屑成了一片瓦礫之墟,從此有了這個地名。下沙古鎮鹹塘河西的鎮區已成一片焦土,而不得不在戰亂後將鎮區遷至河東。人口繁庶的周浦鎮在遭焚掠中,死的死,逃的逃,最後只剩下七戶人家,因而有了七家村之名。已有“賽蘇州”之譽、曾經的副省級城市新場鎮,往日繁華亦已成為“荒煙一片”,“市井蕩然,名跡無存”。
南匯地區的倭患在初期幾年中是極為猖獗的。在這段時期內,南匯一帶的地方武備幾乎形同虛設,不堪一擊,期間雖然曾出現過一些令人稍感鼓舞的戰鬥,如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二月的南匯城保衛戰、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的連筆華橋阻擊戰、三十四年(1555年)六月的新場偷襲戰和八月的白沙灣掏心戰等,都曾給了倭寇以一定的打擊,而且還湧現出了一些使南匯人永遠引為驕傲的英雄,如李府、李香(府次子)、李黍(府侄兒,不足二十歲,人稱李三郎)、周浦義丐朱夫和以大造化、月空為首的眾多少林寺僧人(俗稱少林寺僧人,不少實為蘇、魯和當地的僧人,留有姓名的尚有天池、一丹、玉田、大虛、性空、東明、古泉、大用、碧溪、智攜、大有、西堂、天移、古峰、了心、澈堂、一峰和真元等)。
在開始幾年中,當時領導政府軍在這一帶和倭寇作戰的是通政使趙文華。他雖出身進士,但沒打仗的經驗,且人品很差,是奸相嚴嵩的乾兒子,面對如此局面,如何應付得了。在此期間,他憑權勢不但從河北、山東、江蘇各地調來了許多正規化駐軍,而且還從邊疆調來了不少少數民族武裝,其中較為著名的即有粵西的瓦氏狼兵和四川苗族的葫蘆兵等。但是這些武裝由於都不黯這一帶的地理,再加上指揮上的無能,因此不久一個個不得不都鍛羽而歸了。這也就是《南匯竹枝詞》中所以有“趙文華豈不凡材”、“澧溪空說點兵台”之嘆的原因。
趙文華在這一帶打的是場節節敗退的仗,但是呈報給朝廷的卻是一份接著一份的具有“輝煌戰果”的戰報,在他弄虛作假下,他升了官,到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已官至右副都御史總督江南浙江諸軍事之職。
南匯地區的抗倭鬥爭直到南匯各地人民(包括廣大鹽民)紛紛揭竿而起,創立團練鄉兵紛起自衛,織成了一張全民抗倭大網以後,其形勢才開始有了轉機。當時留名於青史的最為著名的鄉兵團練即有六團、一團和二團的太學生喬鏜、盛際時和潘元孝(《明史》上所說的“抗倭三太學”)所領導的喬家兵、盛家兵和潘家兵等。在他們的有力打擊下,再加上明政府對戰爭的漸次重視,使這場戰爭最後才有了“震攝么魔向海馳”(見《南匯竹枝詞》),將倭寇趕出家門和國門之外的希望,而“沈莊之戰”也正在這一基礎上逐漸形成了。
2007年突然在《南匯史志》網上有篇“沈莊得名又一說”的文章。杜撰了關於抗倭寇戰爭中的所謂“沈莊之戰”。云:“沈莊之戰”(因戰場在沈莊地區,故名)發生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春夏之交。當時南匯地區的抗倭鬥爭已改由浙江總督胡宗憲來負責指揮了。又云:“沈莊之戰給沈莊地區帶來了深重災難,戰後,這裡已是一片荒蕪。”
其實浙江總督胡宗憲的所謂“沈莊之戰”是在浙江平湖,有史為證:
《明朝時期戰爭年表》(網上可查)載: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五月至八月乍浦、東沈莊之戰。
歷史沿革
沈莊鎮和談家港、召稼樓、杜行等集鎮在歷史上可看作是周浦的衛星鎮。
1927年南匯縣實行區自治制,這裡為第五區(區公所周浦)沈莊鎮。抗戰勝利後,1946年2月,南匯縣重新劃並鄉、鎮,這裡為第五區(又稱為周浦區)沈莊鄉。
解放後,1949年6月,周浦建市,這裡為周浦市沈莊鄉。
1951年11月,撤消周浦市建置,建周浦鎮和沈莊區。沈莊區包括周浦鎮周圍的所有農村地區。雖然稱為 沈莊區,但區公所設在三角地。這裡是沈莊區沈莊鄉(當時都是小鄉)。
1956年撤村並鄉調整區劃,把原下沙區部分併入沈莊區,這時的沈莊區比現在周康地區還要大些。但當時又把沈莊鄉撤消,一分為二,沈莊塘南劃入下沙鄉,沈莊塘北為中心(周浦)鄉,從此塘北為沈莊區中心(周浦)鄉,塘南為沈莊區下沙鄉。大概這時是沈莊名氣最響的時候。
1957年撤區並鄉,撤消了區一級建置。也就沒有了沈莊區的稱號,連沈莊鄉也沒有了。中心鄉由6小鄉、下沙鄉由7小鄉合併為大的中心鄉、下沙鄉。
1958年在兩鄉基礎上分別成為周浦公社、下沙公社。
1984年為周浦鄉、下沙鄉。
1989年5月,下沙鄉率先撤鄉建鎮為下沙鎮,1995年6月周浦鄉合併至周浦鎮。
2002年7月,下沙鎮、航頭鎮合併為新的航頭鎮。
自從1956年來,沈莊就成了塘南塘北兩個行政區劃的局面,都在邊界上。但現在主要部分在沈莊塘南,為沈莊村。
現在周浦鎮與航頭鎮以沈莊塘為界,橋北東西向的沈莊北街,延伸至滬南路西,屬於周浦鎮。
沈莊老街的記憶
沈莊老街
沈莊老街傍鹹塘港西岸,南北長約三里許;塘東的北五灶港和塘西的沈莊塘在鎮區北街會合於鹹塘港。北街西折有“典當街”約半里左右(屬於周浦鎮)。滬南公路於西市穿典當街南北而過。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於沈莊塘出口處建造永濟橋(此橋為石拱橋,是本地尚存古建築之一),現還完固,溝通了街道南北。北街過去還有永安橋跨鹹塘港、西街有關帝廟橋跨沈莊塘,南街有倪家橋跨鹹塘港,溝通村鎮交通,市賈得益非淺。
古時沈莊官宦學者不乏其人,推動了沈莊鎮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如曾任過江蘇省參議的朱子灝於光緒三十一年(1908)創辦沈莊崇實國小,嗣後有一批朱姓後裔也熱心於教育事業,朱叔源曾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過辛亥革命,後任國府外交次長之職。朱正中著有《四書正脈》,樂植梅自娛。朱風清(諸生)“藝海成園”、才多學博。在沈莊西自栽“梅園”,它產的梅子質佳而馳名遐邇,稱為西園。
沈莊清代後期復興較快,鎮上各行各業齊全,有些行業享有名聲,如朱關金的羊肉盛名浦東而九代相傳,成就了當代周浦羊肉的鼎鼎大名,沈莊鎮的竹器產品和鍾德堂德國藥均有百年歷史。明代所產的雞豆糕是沈莊鎮的特產,以香甜爽口著稱。
民國年代的商業又有發展,煙紙雜貨、茶米行、水作坊、糖坊、油坊、軋米廠等相繼競開,棉花加工業有恆大軋花廠。抗日期間,工商業一度畸形發展。抗戰勝利之後,市場趨混亂,集市日漸蕭條。
1955年,沈莊商業劃入周浦供銷合作社領導。1957年撤區並鄉、把沈莊鄉撤併,以沈莊塘為界,北是周浦鄉,南是下沙鄉,沈莊南部鎮上商業戶劃給了下沙鄉供銷社。目前沿滬南公路的一段街市,呈現著振興繁榮的景象。
沈莊北街,歷史記載上寫過去稱為“典當街”,大概過去有多家典當行。
沈莊北街向東的盡頭,是鹹塘港(南北向)、沈莊塘、五灶港(繼續向東)的交匯處,根據記載,以前這裡向東有座永安橋。 |
沿著鹹塘港南北向的是沈莊街,向北延伸入周浦鎮轄區。由於這裡行人很少了,青磚路面保護比較好。向南就是“永濟橋”,與沈莊塘南屬於航頭鎮的沈莊街相通,橋南橋北堍各有二十級左右。
永濟橋,建於康熙十一年(1672年),已經有300多年歷史了。2003年7月公布為南匯文物保護單位。兩邊的橋聯都是南無阿彌陀佛。每次行船過橋,都會念一念。 |
過橋後沈莊街河邊的水橋,過去有界石:“朱啟秀堂水橋為界”。在水橋上向北、向東望,鹹塘河東的周浦四高小區向南與航頭經濟適用房相連;向南望,一座公路橋上邊是沈杜公路,是沈莊中部東西向的新商業街,現在已稱為瑞和路。
在橋下通過繼續向南,沈莊街在鹹塘港西岸,南北有里許多保存相當好,但沈莊街南北兩端在建國後分別被兩家大廠建廠阻斷,如今北段連同北街被拆遷了,要建各地小吃一條街,南端又要受S32沈祝(申嘉湖、機場高速、A15)公路建設衝擊,又縮短了。沈莊街,冷冷落落,沒有了昔日的風彩。在鹹塘港上的沈莊南橋,古代這裡有座倪家橋,不知道在何處。
撥賜莊和沈萬三
?在宋末元初,原嘉定八都新華村(今浦東新區高橋一帶)出了一個叫張宣的人,他與崇明的朱清均都是海盜出身。元滅以後,張宣和朱清均歸順了元朝,並被封為金符千戶官,負責海上漕運,深受元世祖的器重。張與朱是以海盜起家,生活上很不檢點,在海上航行中亦多行不法,也引起了權貴們的忌恨,等元世祖駕崩之後,他倆的地位也開始大大的下降。這時有僧人將他倆的不法之舉整理為十大罪狀,上書新皇帝,這位新皇帝耳旁常常吹來有關張朱不法之舉,次年,他倆被處斬首,家族流放,產業全部充公。
雍正《南匯縣誌》中說:與沈莊相鄰的“撥賜莊”的地名來歷:“撥賜莊,在杜行南三里,元末籍沒朱清、張宣起運錢糧有餘萬兩,以此莊賜丞相脫脫。”就是說,這處的撥賜莊是元末抄沒朱清和張宣的產業再撥給脫脫而得名的。元朝建立於1271年(南宋滅亡是1279年),亡於1368年,共有97年的歷史,朱清和張王宣被處斬則在1303年,距元朝建立時32年,距宋滅亡時僅24年。所以那本《南匯縣誌》關於“撥賜莊”的記載就有所不同。說:“撥賜莊,邑西北六十里。元世撥賜百花公主之莊(按:百花公主乃順帝之妹,下嫁於丞相脫脫之子)。”看來撥賜莊在元代曾是蒙古人的大莊園。?
元王朝滅亡之時,中土的異族或外國人士紛紛改為一字之姓。或以賽為姓,或以丁為姓,後來再次改為唐和金。今天上海地區的金姓和丁姓中,大部分都可能是蒙古族的後裔。今浦東的三林是由東林、中林、西林三個村莊而得名據“撥賜莊”中講,西林有兩支同出一脈的金氏家族,另一支的村莊中有一棵羅漢松,故稱“羅漢松金”,其中一支的村莊中有一顆白果樹,故稱“白果樹金”,據此又可以推斷,浦東這支金姓也是與“撥賜莊”的蒙古人有密切的關係。
沈萬三,元末明初周莊人。其祖上世代為農,但到沈萬三時,這支江南沈氏已成江南第一富豪。但盛極必衰,僅僅才過了數十年,即遇鼎革,沈萬三被發配邊疆,其子孫雖然仍然還富有,但已呈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之勢。沈萬三是元明之間江南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舊時各種史料亦多有敘述,但也是各說各的,眾說紛雲。沈氏在江南到底置購了多少地產,恐怕誰也說不清。有一本資料說:“沈莊鎮,邑西北四十三里,當北五灶之 沖,列鹹塘西岸。相傳之為元代富人沈萬三田莊。後唯朱氏稱盛,今其鎮西首呼為‘朱氏梅園’”。
原來,沈萬三有一個堂弟叫沈維四,曾在元丞相脫脫手下作隨軍參謀,脫脫死後,他又協助張士誠據守關地,在張士誠兵敗時,沈維四又帶領周莊的部分沈氏族人逃到上海浦東的原脫脫產業的“撥賜莊”,總算躲過了明初對江南沈氏的迫害,並使這一支周莊的沈氏後裔得以在浦東繁衍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