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與京派文人的魅力

沈從文與京派文人的魅力

《沈從文與京派文人的魅力》是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生濱。

圖書信息

作 者: 李生濱 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 寧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7037309 出版時間:2008-03-01 版 次:1 頁 數:450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文學 > 文學評論與研究

內容簡介

復旦大學文學博士李生濱先生十餘年批評研讀“京派”文學和“京派”文人,體貼入微地讚嘆說:“沖淡平和不掩人性的光芒,拘謹狹小不傷做人的本分。”

在這《沈從文與京派文人的魅力》里,你會找到許多性情美好的人,他(她)們經歷過曲折,但他(她)們的人生收穫卻五彩斑斕。《沈從文與京派文人的魅力》以翔實的資料和大量珍貴的照片向讀者展示了全新的“京派”文人及“京派”文人的藝術魅力。

“知識同權力,我願意選擇知識……”這不僅是沈從文的人生信條,也可以說是所有“京派”文人的追求。

“京派”文人最隱蔽卻最應該釐清的一個特徵,雖然都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群體的凝聚,但“京派”文人圈子具有更強烈的超功利的文化自覺,表現為藝術獨立和純文學的批評立場。

“京派”文人與作家,最後留存星雲核心的,是一些溫和保守的自由主義或傾向自由主義民主立場的現代知識分子。

“京派”文人與批評家所肯定、欣賞和提攜的作家、學生、詩人,大多具有古典傾向和鄉土特色,但因為追求文學的獨立和純粹,又深深地浸染著現代主義的藝術色彩。

也就是說,他們在最大限度地認同西方現代人文精神的同時,卻又深情地懷戀並探究著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在古典的文化長廊里發掘具有現代價值的審美資源和人文精神。他們的成就和豐富,也源於此;他們永遠的魅力和意義,也源於此。

·查看全部>>

作者簡介

李生濱,1966年9月生,青海湟水人,祖籍天津。本科、碩士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復旦大學文學博士。寧夏大學人文學院現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郭沫若研究會、魯迅研究會、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會會員;寧夏作協會員,《黃河文學》特約批評理事。

先後求學於古城西安、上海復旦,遊學于山東、四川、河南,訪學於北京、英國,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近現代文學方向博士後。

近年發表學術論文四十多篇,有專著《雕蟲問學集》行世。正在承擔完成國家、省級、學校重點和學校教改科研項目各一項。近年來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文學和鄉土文學的批評研究,崇尚審美批評的“性情說”。

·查看全部>>

目錄

開篇:沈從文不是“京派”文人

第一章 人文主義思潮和“京派”文人圈子

第一節 新文學流變和人文主義思潮

第二節 北平的寂寞和“京派”的重組

第三節 “京派”文人圈子和京派作家的審美追求

第二章 從周作人、楊振聲到廢名——性情特別的文人和現代作家

第一節 難以評說的周作人

第二節 “京派”元老楊振聲

第三節 詩意吟唱的鄉土作家廢名

第三章 “鄉下人”的現代傳奇——沈從文的人生追求和文學理想

第一節 湘西少年獨自上北京

第二節 沈從文文學創作的黃金歲月

第三節 時代變遷的動盪與寧靜

第四節 鄉土特色和審美追求

第五節 見棄時代的幸與不幸

第四章 映日荷花別樣紅:凌叔華和林徽因

第一節 明秀出眾的閨秀派作家凌叔華

第二節 建築美學家的才情文字

第三節 青烏不傳雲外信:驚鴻一瞥林徽因

第五章 蕭乾和《大公報·文藝副刊》

第一節 未帶地圖的人生採訪者:蕭乾

第二節 “京派”興盛時期的後起之秀

——《大公報》“文藝獎金”和“漢園三傑”

第三節 建國後蕭乾的命運及其文化活動

第六章 “京派”文學創作與批評的多面手:李健吾

第一節 生平及其文學創作活動

第二節 心靈探險的審美批評家

第三節 從舞台到書齋的人生姿態

第七章 “京派”文學的理論家和批評家(上)

——“京派”文學的理論旗手朱光潛

第一節 回望朱光潛

第二節 朱光潛的美學思想和批評主張

第八章 “京派”文學的理論家和批評家(下)

——“京派”理論批評的雙子星座

第一節 象徵主義詩學批評家梁宗岱

第二節 才情汪洋的文學批評家李長之

第九章 永遠的“京派”。永遠的汪曾祺

——20世紀最後一個文人作家

第一節 新時期文壇的第一縷清風

第二節 文人情懷和他的散文

第三節 汪曾祺小說的和諧美

附錄

一 附錄按語

二 郭沫若《斥反動文藝》

參考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故鄉湟水岸邊的魯薩爾小鎮有一處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在深冬臘月零下二十幾度的高原荒寒中,幾十位僧人就在寺內某個封閉濕冷的廟宇里創作巨幅酥油花。酥油極易融化,僧人們必須將手一邊浸泡在冰水裡一邊用秘不外傳的精湛技藝捏制,歷時兩個多月只為正月十五晚上酥油花展覽聖光一現的華美,哪怕等待他們的可能是此後一生身體的瘡痛乃至殘疾。我想只有對藝術和宗教的無上虔誠和純粹的信仰才能使他們如此專注如此忘我,而我心目中的偉大作品也將是這樣一類將生命、心靈和信仰徹底融化在自己創作中的藝術品,無論這一作品是具體藝術形態或是生命個體本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