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名稱:沂水岩群
地層名稱(英文): Yishui Gr
階代碼: Ar2
地區代碼: 16
命名:
山東地礦局地質八隊等1986年命名。命名地點位於山東沂水縣城東附近。
沿革:
50年代末、60年代初,本區變質岩系曾統稱為泰山群。1986年,山東地質礦產局地質八隊發現該區變質岩系有別於郯廬斷裂帶以西的泰山群而創立沂水群,它由下而上包括石山官莊組和林家官莊組兩個岩組。1989年以後,徐惠芬等改稱沂水雜岩。1993年曹國權又改稱為沂水岩群。本典同意曹國權的意見,稱為沂水岩群。
特徵:
根據1∶5萬沂水幅地質圖資料,沂水岩群分布於該圖幅的東半部。圖幅之南和北尚有一定分布範圍,組成了郯廬斷裂山東部分內的汞丹山地塊。該岩群自下而上原劃分為兩個岩組:石山官莊組和林家官莊組。石山官莊組分布於嚴家官莊之北,主要為輝石麻粒岩(含黑雲母和角閃石)、紫蘇(或二輝)黑雲斜長片麻岩夾紫蘇鐵英岩組合,有時還見有紫蘇斜長角閃岩,厚度大於720m。紫蘇鐵英岩具成層性,含鐵礦。林家官莊岩組分布於嚴家官莊之南,為紫蘇斜長角閃岩、黑雲變粒岩和角閃變粒岩組合,厚度大於893m。整個岩群已遭受到高溫區域變質作用,石山官莊岩組已達到麻粒岩相,林家官莊岩組達到高角閃岩相至麻粒岩相。似乎從北到南變質作用稍有降低的趨勢。岩群內變形構造比較複雜,大致能區分出4—5期變形構造幕,疊加的韌性剪下帶發育。岩群中變質岩的原岩具有多樣性。超基性成分的輝石麻粒岩的原岩相當於橄欖質和玄武質科馬提岩,基性成分的輝石質麻粒岩大多相當於拉斑玄武岩,少部分接近鈣鹼性玄武岩的邊界線。中酸性組分的麻粒岩部分屬火山成因,少部分為沉積成因,總體上為一套火山沉積建造,形成於大陸邊緣的陸棚環境。本岩群和有關的紫蘇花崗質岩石已測有多組同位素年齡數據。林家官莊南的二輝(或透輝)斜長角閃岩全岩的Sm-Nd等時線年齡為2997±78Ma(張宗清,1992),另據1∶5萬沂水圖幅資料,北部羊圈一帶紫蘇花崗岩的鋯石U-Pb一致線年齡分別為2770Ma和2706Ma,羊圈東5個黑雲二輝斜長片麻岩的全岩Rb-Sr等時年齡為2760Ma,雪山一帶紫蘇花崗岩中鋯石U-Pb一致線年齡為2500Ma,說明侵入於麻粒岩相表殼岩中的紫蘇花崗質岩石分別形成於2700Ma和2500Ma,它們均屬新太古代。間接證明麻粒岩相岩石應老於2800Ma。結合全岩Sm-Nd等時年齡,時代應屬中太古代。根據岩石組合和岩性特徵、變質程度和同位素年齡數據,本岩群大體上可與華北克拉通北緣的遷西岩群相對比。
備考:
本岩群老於魯西地區的泰山岩群,但目前尚未見到它們之間的接觸關係。
編撰者: 沈其韓
作者1: 曹國權
年份1: 1993
系名: 太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