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添倉節

基本信息

簡介

汾西添倉節,又稱“天倉節”或“填倉節”,是漢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約起源於西周至春秋時期,它的相關習俗集中反映了漢民族農耕區域民眾的原始信仰和自然崇拜,以及人們的民俗心理和思想情感。汾西添倉節民俗活動從活動時間上,可分為“小添倉”、“大(老)添倉”;從活動的組織方式上,可分為以家庭個體為單位的民間習俗和以村社為單位的祭祀儀俗;從活動的形式上,可分為以曬種子和整理農具為代表的生產習俗,以添水、添炭、捏面燈和撒五穀為代表的生活習俗與禁忌,以供拜祖宗和各路神仙神位為代表的家庭祭祀活動,以廟堂請神、打穀場“安神”、“轉九曲”祭神(游地燈)以及“送神”為代表的集體祭祀活動和以地燈秧歌、瓮鼓表演等挨家(串院子)表演和“扎場”表演為代表的娛神娛人的民間文藝活動。不同時段、多種組織方式和民俗活動形式既有時間上的交叉滲透,又有空間上的互為補充,經過漫長歷史時期的演進融合,使得汾西添倉節形成了一整套祭祀、崇拜、禁忌和生產生活習俗相結合的複雜的民俗活動現狀、典型的民俗事項。添倉節作為冬春之交的重要節日,其本身是春節活動的延續,也是元宵節活動的擴展,同時於,相關生產生活習俗又為即將開始的春耕活動提供了心理緩衝和精神準備。然而,隨著時代變更,添倉節失去了其傳承的民間基礎,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汾西添倉節民俗活動有著完整的儀式規程和複雜的祭祀活動,對它的發現、挖掘和整理無疑將填補這一空白,豐富中華民族的節俗文化。

歷史淵源

添倉節,汾西民間又稱“天倉節”或“填倉節”,根據相關傳說和史料記載,添倉節約起源於西周至春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據汾西民間傳說,添倉節是為了紀念一個倉官。那么這個倉官是誰呢?在民間有兩種傳說:一說西漢淳于衍,他曾做過倉官,後遭人陷害被判死刑入獄,經女兒抗訴赦免,後人為了紀念他,定正月二十五為添倉節。另一傳說是,很久以前,我國北方遇到連年乾旱,赤地千里,顆粒無收,但皇家苛捐雜稅不斷,導致民間餓殍遍野,怨聲載道,看守皇家糧倉的倉官目睹這一慘景,毅然開倉濟民。他自知這樣做王法難逃。於是,一把大火燒掉皇倉,連同他自己也被活活燒死,這一天正好是正月二十五日。後人為紀念這位放糧救災民的無名氏倉官,就把這天定為添倉節。

基本內容

每年春節過後,從正月二十日起,“小添倉”祭祀活動就拉開了序幕,從這天開始,男人們便起早挑水擔煤,添滿水缸、煤池,女人們則要架驢磨麵,添滿面瓮,男女老少齊動手,開始正常生活。全家人不再食用節日美餐,而開始食用家常便飯,主要是用玉米、小米等粗糧製作的發糕或小米乾飯,以示勤儉持家,早謀劃生計,保證家有餘糧,能夠抵禦災荒。農曆正月二十五日是“大添倉”的日子。

主要活動程式有:

一是打掃院落。人們要打掃院落牆壁,掃除昆蟲以防蟲害,燒紙焚香祭奠,以祈消災滅難、祈禱五穀豐收和人財興旺。

二是畫糧囤。在大小添倉日,要在院內打灰窖,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勻敲打再在地上撒出三環套或五環套圓圈,意為糧倉或者糧囤,再在灰窯旁邊撒畫出耙子、掃帚、扇車等圖案。小添倉日的灰窯,象徵夏糧豐收,要在圓圈中心放夏糧;大添倉日的灰窯,象徵秋糧豐收,圓圈內則要放秋糧,然後用磚石將糧食蓋住,稱為壓倉,再將鞭炮點燃放在圈內爆響,意為糧食爆滿糧倉。“糧倉”中的糧食要在儀式之後餵給家禽家畜吃,既作為對過去一年勞作的獎賞又作為即將開始一年的鼓勵。

三是祭倉官,添倉節夜晚村民都要點燈燒香供奉添倉官並大聲喊“天倉爺添倉來,糧食元寶添到咱家來”,以此紀念倉官、祈禱幸福生活。

四是祭倉神。在添倉節,農戶都要在晚間點燈以祭倉神,凡是與飲食有關的地方均要放置燈,俗稱“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添滿倉”。一般是按照家庭人口數和各人屬相,用面捏成相應的本命燈後再捏上兩條狗、一條魚、若干盤子、倉官老爺、酒盅、酒壺、銀錢、元寶、馱炭毛驢等。夜晚將這些面燈注油點燃分別放置,其中,本命燈放置家中炕上、狗燈放置大門口、雞燈放置院中,魚燈放置浮水缸、驢燈站畜圈、倉官老爺掛在天窗,其餘均在家中擺。擺燈時口中還要高呼相應的吉利發財語言,如“倉官老爺送糧來”、“雞娃雞娃多下蛋”等等。

五是不外借東西。添倉節這一天,各家各戶均不互相借東西,已成為風俗。

六是找“添倉蟲”。這天晚上,民間習慣打著燈籠,在院內各處找“添倉蟲”(即各種復甦的小蟲蟻),發現的越多,兆頭越好。

主要價值

添倉節,是漢民族的一個古老節日,是農耕文化和原始信仰的集中反映。體現了漢民族農耕區域人們的原始信仰和自然崇拜以及人們最為本初的心理狀態和思想情感。同時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吸納了原始宗教、道教和佛教以及儒家文化的各種色彩,隱現著原始先民的信仰崇拜和智慧。既具有傳統農耕民俗中娛神媚神的色彩,又有著民間文化的娛樂意義。汾西添倉節是春節活動的延續,也是元宵節活動的擴展,同時,又為春耕活動提供了心理緩衝和精神準備,不僅有其歷史意義,更有著很深的現實意義:添倉節提醒人們及時從春節節慶活動中走出來,及早投入新一年的生產生活之中、傳承勤儉持家及素食養生的優良傳統。也充分體現了“一年之際在於春”的觀念,經過漫長歷史時期的演進融合,使得汾西添倉節形成了一整套集祭祀、崇拜、禁忌和生產生活習俗相結合的典型的民俗活動,具有深厚的歷史性和濃郁的地域性。具有積極的意義和重要的傳承的價值。

瀕危狀況

目前,添倉節正瀕臨逐步淡化並且消失的危險:在汾西縣農村,賴以傳承這一年節禮俗的自然條件正逐步離我們遠去:村村自來水入戶,村民不再到井上挑水。沼氣、電磁爐、太陽能等新型燃料正逐步普及替代傳統煤柴取暖做飯;當地煤炭資源經世代挖采已經瀕臨枯竭,加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村民已不再挑煤;麵粉已經石磨改為電磨碾制,由少量改為批量,也不需要經常磨麵添面了。添倉節食用發糕、小米乾飯等硬食的習俗已基本消失,年輕人大多既做不了、也不喜歡單純食用這類飯食,即使食用也是粗糧細作,力求美味,失去了原始風味。

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並傳承中華民族這一古老的文化傳統,汾西縣近年來做了大量的工作並進一步制定出了2010—2014年五年保護計畫,保護內容。

一是對這一古老年節禮俗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和訪查,蒐集整理出更豐富、更符合汾西民間傳統習俗的歷史資料;利用各種媒體開展廣泛宣傳;

二是將這一年節禮俗與新時期黨和政府倡導的勤儉節約、勤勞致富、艱苦奮鬥、脫貧致富奔小康等號召緊密結合起來,賦予其時代意義。

保護措施包括:

一是汾西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和研究小組,配合縣民俗研究會,進一步研究、挖掘、發揚。

二是將汾西縣添倉節列入汾西縣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申報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三是多渠道措籌資金,確保開展保護活動活動所需經費,確保護計畫實施落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