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雪峰山
戰雪峰山雪峰山,綿亘數百里,從東北至西南側對湘西,東臨資水,西靠沅江,地勢險要複雜,是湘黔桂間的天然屏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環抱在雪峰山中的芷江,是一座光榮的城市,這裡不僅有過著名的中日“芷江洽降”,而且發生過著名的中日決戰——芷江會戰,60年前,日軍為侵占我芷江空軍基地,向湘西發動了最後瘋狂攻擊,中國軍隊在援華美軍飛虎隊的配合下以雪峰山為屏障,成功地阻擊並擊敗了進犯的日軍,史稱湘西會戰,又名雪峰山會戰、芷江會戰,雪峰山和芷江因此而揚名天下……
為探究那段殘酷、血腥的戰爭史,我們驅車來到這片古戰場,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雪峰山到處都充滿了綠色,和平已成為該地的主題。
第一章末日降臨
1943年春天,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經歷了6個年頭之後,終於發生了有利於世界反法西斯陣線的轉折,蘇聯紅軍取得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偉大勝利,開始了戰略反攻。5月13日,北非戰場上最後一部分德意法西斯軍隊向同盟軍隊投降。7月10日,美英聯軍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登入,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被趕下台。9月3日,義大利政府向同盟國投降。至此,歐洲法西斯陣線土崩瓦解。
太平洋戰場的形勢也朝著不利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方向發展,美軍於1943年2月攻占了瓜達爾卡納爾島﹐從而轉入戰略反攻,迫使日軍轉入了戰略防禦。同年秋天起,中國戰區軍隊在敵後戰場開始對日軍實施局部反攻,在正面戰場則取得常德會戰的勝利,包括東北地區的關東軍在內的130餘萬人的龐大日軍部隊被困在中國大陸。日本法西斯面臨著徹底滅亡的命運。中國抗日戰爭已勝利在望,世界人民看到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曙光。
日本侵略者為了挽救其失敗的命運,改變其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不利態勢,阻止美軍的反攻,急欲儘快結束對華戰爭,以便從中國戰場抽調更多的兵力用於太平洋戰場。1944年,在中國大陸的日軍猶做困獸之鬥,發起了一場縱觀中國南北,代號為“一號作戰”的大規模戰役。日軍“一號作戰”攻勢自1944年4月至同年12月,歷經豫中會戰、湖南會戰、桂柳會戰等戰役(簡稱“豫湘桂戰役”),先後攻占了河南、湖南、廣西和廣東的部分地區,摧毀了衡陽、零陵、寶慶、桂林、柳州、丹竹、南寧等地的7箇中美空軍基地和36個飛機場。駐芷江中美空軍在保衛衡陽機場的戰役中,出動戰鷹1600架次,擊落日機66架,斃敵3000餘人,但在日軍不惜血本拚死搏殺下,中國空軍不得不放棄衡陽,退守芷江。1945年3月,日軍又發動鄂北老河口作戰,占領了那裡的美軍機場。此時,湖南芷江機場成了美國戰略空軍在華的唯一的前方機場。該機場規模宏大,停留了較多的中美戰機,駐有中美空軍戰勤人員2000多人,從這裡起飛的美軍重型轟炸機可直接打擊日軍在華的戰略目標。日本東京大本營認為,在日軍進行抗擊美軍登入中國沿海的作戰時,從側背芷江機場起飛的中美空軍,將會給日軍造成重大傷亡。因此,想拔除這顆釘子。
芷江與川黔桂鄂等省接壤,位於湘、資、沅三大水系中間,東臨長沙、衡陽,南瞰桂林、柳州,是進出黔、川,威逼貴陽,迂迴重慶的軍事要地。1944年11月上任的“中國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狂妄地認為中國軍隊戰鬥力不強,幻想發動會戰,進攻四川、昆明,摧毀中美沚江空軍基地,建立大陸要塞。
然而,日軍在1944年的“一號作戰”中已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戰略態勢更為不利,在其他戰場上和歐洲的德軍一樣連連慘敗。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空軍已所剩無幾,戰爭已逼向日本本土;印、緬戰場上,中國駐印軍及遠征軍已攻占了緬北的重要戰略據點密支那,日軍的失敗已成定局;中國敵後戰場上,各抗日根據地軍民先後展開了局部反攻,殲滅日、偽軍28萬餘人,並使日本打通的大陸交通線始終不能暢通;日本國內,國力枯竭、民生困苦、反戰情緒日益高漲。但侵華日軍的高級指揮官頭腦中仍存在狂妄的幻想,想做垂死的掙扎。
第二章決戰前夕
湘西會戰發起前,岡村寧次命令日軍第34師團集結在廣西集結,關根支隊在湖南東安集結,第116師團、第47師團一部和獨立混成第86旅團在邵陽以南地區集結,第47師團重廣支隊在黑田鋪地區集結,第64師團在沉江、寧鄉附近集結,任命第20軍司令官坂西一良為雪峰山作戰指揮官,投入4個半師團、8萬餘人進行雪峰山會戰,準備奪取芷江。其戰鬥序列概要如下:
第20軍,下轄:
第116師團,師團長岩永汪,轄步兵第109、120、133聯隊,騎兵第120大隊,野戰炮兵第122聯隊,工兵第166聯隊,輜重兵第116聯隊。
第47師團,師團長渡邊洋,轄步兵第131、91、105聯隊,騎兵第47聯隊,山炮第47聯隊,工兵第47聯隊,輜重兵第47聯隊。
第34師團,師團長伴健雄,轄第34步兵團,騎兵第34聯隊,野炮兵第34聯隊,工兵第34聯隊,輜重兵第34聯隊。
第64師團,師團長船引正之,轄步兵第69旅團的4個步兵大隊。
步兵第70旅團,旅團長川勝郁郎,轄步兵第54、55、132、133大隊。
關根支隊,支隊長關根久太郎,轄獨立步兵第65、115、116、117大隊。
具體作戰部署為:岩永汪中將指揮第116師團作為主攻部隊,從邵陽出發,沿邵榆公路西進,計畫將重慶守軍主力圍殲於洞口、武岡以北、沉江以東地區,然後突進安江,攻占芷江空軍基地。渡邊洋率第47師團與第68師團,下轄的關根久太郎率領的第58旅團為側翼掩護部隊,第47師團向新化、辰溪、漵浦方向進攻;關根久太郎率領的第58旅團匯合第11軍第34師團一部攻占新寧、武岡縣城和綏寧縣交通要道,然後再沿巫水攻洪江,直取安江,或沿武陽至瓦屋塘,經水口撲洪江,再協攻安江、芷江。
面對日軍的最後瘋狂,中國軍隊認真地作了戰略部署。蔣介石很清楚,芷江是湘西各地戰區軍需物資和兵源的集散地,還是訓練部隊、準備反攻的最重要基地。芷江失守,盟軍對日轟炸將受到極大影響,陪都重慶也必將受到威脅。蔣介石任命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為總指揮,由王耀武率第4方面軍駐守雪峰山一帶,死守芷江中美空軍基地。
其戰鬥序列如下:
第4方面軍總司令王耀武,下轄:胡璉的第18軍,轄第11、18、118師;韓璇的第73軍,轄第15、17師;施中誠的第74軍,轄第57、58、191、196師及暫編第6師;李天霞的第100軍,轄第19、51、36師;廖耀湘的新編第6軍,轄第14、新編22師。
第27集團軍總司令李玉堂,下轄:楊幹才的第20軍,轄第133、134師;丁治磐的第26軍,轄第41、44師及炮兵團;弁庭芳的第94軍,轄第5、43、121師及輸送團。
第10集團軍總司令王敬久,下轄:侯鏡如的第92軍,轄第142、21、暫編15師及炮兵團等。
以上中國軍隊均為中央精銳嫡系。其中第18、第73、第74、第94、新編第6軍等共15個師,系由美軍教官訓練、美軍顧問指導、全部美械裝備的部隊。僅這15個師的戰鬥力就優於日軍數倍,再加上另11個師,在兵力上中國軍隊與日軍相比占有絕對優勢。
截至6月,中國軍隊全部美械裝備和訓練的36個師陸續建成。每師兵員和火力與日軍師團相比要強得多。此外,其他部隊的裝備亦大為改善,炮兵和裝甲兵獲得加強。空軍方面,僅美空軍在華的各類戰鬥機、中型和重型轟炸機、偵察機等就有將近千架,雷達、通訊和導航等設備也較日軍先進,完全掌握了制空權。在配合地面部隊作戰時,美國和中國空軍對舊軍縱深200公里內可以實行完全的空中封鎖。陸、空軍綜合力量對比,中國軍隊盡占優勢。
第三章雪峰山決戰
湘西雪峰戰役從1945年4月9日開始,6月7日結束。
1945年4月9日,日軍分三路向雪峰山地區突進,岩永汪中將率第116師團作為中路軍由邵陽西渡資水進犯雪峰山;作為右翼的重廣支隊向雪峰山東麓的新化方面發動進攻;關根支隊為左翼向新寧、武岡地區進犯。企圖把中國軍隊消滅在雪峰山以東洞口、武岡西北地區。中國軍隊掌握了控制權,戰鬥意志旺盛,王耀武率第4方面軍對日軍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節節抵抗,給日軍以重大消耗。
王耀武(1903~1968)字佐民,山東泰安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生。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參加組織過台兒莊戰役、長沙會戰等,戰功卓著。
日軍中路軍不僅不能達到消滅中國軍隊主力,儘快占領芷江機場的目的,而且深深陷入崎嶇險峻山谷之中,糧彈缺乏,補給困難。5月3日,天剛剛放亮,疲憊的日本中路軍士兵頭戴鋼盔趴在戰壕里打瞌睡,雪峰山群峰籠罩在一片雨霧之中,一片寧靜。突然,遠處傳來嗡嗡之聲,打破了這裡的寧靜。瞌睡的日軍被這種可怕的聲音驚醒,睜大了眼睛、伸長脖子向遠處望去,看見許許多多小黑點從山頂處冒出來,原來是中、美空軍的戰鬥機、轟炸機、偵察機。日軍驚惶失措,丟下高射炮四處逃竄。中、美空軍轟炸機一次次地向日軍陣地俯衝下來,投放重磅炸彈與納帕姆彈,砸得日軍鋼盔啪啪直響,納帕姆彈著地立即燃燒,日軍陣地變成了一片火海,雪峰山成了火焰山,日軍被燒的鬼哭狼嚎,傷亡慘重。
4月27日,日軍左翼的關根久太郎第58旅團第117大隊對武岡發起了猛攻。武岡位於資水上游北岸,為中國守軍南線的戰略支撐點。戰前,中國守軍第74軍第58師用黃沙、細沙、石灰混合在武岡城內外構築了三道防禦陣地,以防守日軍進攻。日軍第117大隊大隊長永里偃彥對奪下武岡充滿信心,布置完攻城任務後,他對勤務兵說,收拾好東西,準備進城喝茶去。在十幾輛坦克的掩護下,日軍獨立步兵第117大隊從東、西、南三面向武岡城發起進攻,第一次進攻很快被中國守軍擊退。隨後,中國守軍在三天內連續擊退了日軍的十幾次進攻。面對久攻不下的武岡城,關根久太郎拿出毒招,派150名日軍“特攻隊”隊員,身綁百斤重炸藥,頭纏太陽徽號白毛巾,冒死衝到城下,拉響了導火索炸開城牆。中國守軍很快地堵住了城牆並再次擊退日軍。關根久太郎見“人肉炸彈”一招不行,又命日軍“特攻隊”用繩梯登城,中國守軍使用美式卡賓槍、湯姆機槍和火焰噴射器對爬城的日軍“特攻隊”隊員進行狂掃,日軍“特攻隊”隊員紛紛掉入護城河中,護城河染成了一片血色。一直到5月2日,武岡城依然在守軍手中。
日軍右翼重廣支隊組織了一支山地作戰特種部隊,偷越湘鄉縣境內的龍山,繞道向新化、漵浦直撲芷江機場。中國守軍第73軍第15師受命對其進行堵擊,兩軍在雪峰山南麓新化境內的衫木山相遇。15師首先搶占了洋溪西側山地,憑藉有利地形,阻擊日軍,經過一晝夜激戰,先後打退了日軍十餘次攻擊,日軍損失慘重,被迫退守洋溪洞裡(湖南有的地方稱山上平地為洞)的十餘個大小村莊中,固守待援。
為配合中國守軍雪峰山會戰,4月1日和2日,美第十四航空隊兩次襲擊上海機場,擊毀日機92架,擊損16架。4月初,陳納德從昆明飛到芷江指揮空軍對日作戰,日夜轟炸湘粵、湘桂鐵路和公路,極大地破壞了日軍兵力的集結和補給。開戰當日,芷江空軍基地派出中美混合團協助中國守軍作戰。4月10日,中美出動大批飛機對衡陽、邵陽、湘潭三角地帶大小橋樑進行轟炸,徹底破壞了日軍馳援。4月20日,中美混合團第五大隊出動全部飛機,輪番轟炸放洞、紅岩大廟、大黃沙等地及長沙、衡陽、冷水灘日占機場,給立足未穩的日軍以致命的打擊。
中國守軍經過艱苦奮戰完全擊退並包圍了日軍左、中、右三路進攻軍。正像日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給他家人寫信所說的一樣,雪峰山會戰“大日本皇軍成了中國軍隊案板上的肥肉”。5月6日,中國守軍第44師收復新寧,7日,馳援武岡,守城的第58師見援軍來了,頓時殺出城外對日軍117大隊進行反擊,日軍117大隊危在旦夕,岡村寧次立即命令其撤出戰鬥,向武陽靠攏。中國守軍急向美國空軍求援,美軍從芷江機場起飛14架戰機,對剛到武陽城外的日軍第117大隊進行輪番轟炸,日軍第117大隊被迫向高沙市逃竄,中國守軍立即派第74軍前往攔截,將其包圍在高沙市西北地區,全殲了第117大隊。
5月8日,中國守軍第73軍、第74軍、第100軍由正面向中路日軍第116師團發起攻擊,第18軍從側面在新化、山門一線對中路日軍發起攻擊,將日軍第116師團分割包圍。5月9日,岡村寧次下達了終止雪峰山會戰的命令,要求日軍適時撤回原駐地。12日,中國守軍第94軍收復高沙市,第5師在風神岩、茶鋪子圍殲了重廣支隊日軍殘部。
日軍防衛廳防衛研究所之戰史,對此次日軍之慘敗有如下敘述:“5月13日晨,第109團的先頭兩個營進入了馬脛骨,其餘主力進入其北側,但後方的兩個營被望鄉亭附近之敵切斷進路而陷於孤立,並遭到包圍攻擊,陷入苦戰。部隊因缺乏彈藥,只好進行白刃戰,糧食也已經吃完,只能以雜草和水充飢。連日激戰,損失極大,戰鬥力顯著減退。”“5月15日,步兵第109團,當時處境危殆以極,據副官生沼逸大尉回憶,5月14日彈盡糧絕,四周皆敵,團已準備‘玉碎’。”官崎參謀對日軍被迫中止芷江作戰的情況有如下回憶:“第20集團軍自4月15日開始了芷江作戰,而出乎預料的是敵人把美式裝備的新編第6師空運到了芷江。中國派遣軍方面,期待著在20集團軍進至沅江一線後能很好地指導作戰,為此一直注視著戰況的發展。但由於敵人的妨害,雪峰山脈的險阻,第47師主力前進緩慢,敵人的戰鬥力及集中速度之大等原因,第20集團軍的攻勢終於在雪峰山脈受挫”日軍第34師獨立第115營5月5日的情況是:“5日凌晨,在敵軍奇襲攻擊下發生混亂,結果被優勢之敵包圍而成潰亂狀態。6日,各隊逐次逃向龍煙山方向,但到該地又被包圍。7日—9日,各隊逐次向花園市退去,但又被敵人分割包圍在萬浮橋—灣頭—李溪橋—牛角嶺一帶。僥倖脫出者向武岡及花園市方向潰走,被包圍的各部隊到10日已不能進行有組織的抵抗……營長小笠原上尉雖然逃到了泡洞,最後還是戰死了。”這就是1945年上半年,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潰敗的一個側面。
至6月7日,中國軍隊收復了戰役開始前所失的地方,恢復了會戰前態勢,雪峰山會戰結束。此次會戰,中國守軍殺傷日軍28174人,俘官兵247人,馬347匹,大小火炮24門,輕重機槍100挺,步槍1333支,其他戰利品20噸。
6月15日,何應欽飛抵芷江,由王耀武陪同,到激戰地點之一江口東南的青岩視察,並接見了戰功卓著的第19師第57團團長鍾雄飛、第57師第171團團長杜鼎、營長李中亮等。7月4日,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向王耀武部發來嘉獎電,對戰功卓著的部隊授予了武功狀、榮譽旗等。美國政府專門授予第4方面軍40餘名軍官金字、銀字、銅字自由勳章。國民政府打破慣例,將王耀武由陸軍少將晉升為中將。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雪峰山會戰日軍指揮官坂西一良向王耀武呈遞了降書與戰刀。
雪峰山會戰是二戰即將結束時,中國戰場上一次較大的爭奪戰略要地的戰役,將永載於中華民族抵禦外辱的史冊。
第四章一紙降書落芷江
雪峰山會戰結束兩個月後,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軍民的全面反攻和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被迫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決定用最大的陣容來完成洽降手續,讓全體中國人共同分享百年來初受降的欣悅。當天,蔣介石致電日軍駐華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要求日軍派人到芷江洽降。當時,國民政府選擇芷江作為洽降地點,據當時報載有雙層意義:一是芷江是令日軍損兵折將、進攻未逞的戰略要地,是我方轉勝的起點,象徵著八年抗戰的最終勝利;二是中國在芷江駐有裝備精良的軍隊,新裝備的戰士荷槍站立,一派朝氣,日人見此,必有所戒懼。
19日下午6時岡村寧次電復蔣介石,表示“依照尊電辦理”。蔣介石立即指定陸軍總司令何應欽為中央的全權代表主洽降。洽降地點設在七里橋空軍5大隊14中隊俱樂部。
8月20日上午,國民黨各戰區和各方面軍長官陸續到達芷江。傍晚,何應欽及其參謀長蕭毅肅、行政院顧問團,以及新聞記者等50餘人,分乘4架運輸機飛抵芷江。
1945年8月21日,以侵華日軍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為首的日軍代表飛臨芷江乞降,11時15分,日機飛抵芷江機場,今井武夫走出機艙,立正請示,徵得答覆後,緘默無語、面帶戚容地走下飛機。下午3時,中方受降代表、列席代表、中外來賓齊匯會場。3時40分,日本降使今井武夫等入場,坐在下方投降代表席。下午4時,受降儀式正式開始,今井武夫向受降代表肖毅肅出示了證明身份的作戰命令副本;呈交了日本在華兵力配備分布圖;接受了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致岡村寧次中字第1號投降命令備忘錄。4時40分,今井武夫在“受降取證”書上籤字,太陽旗下的赳赳武夫,終於低首簽署投降書,呈上了曾經沾滿了中國人鮮血的戰刀。4時50分,日本降使退出會場。5時,日本投降典禮結束。今井武夫在回憶錄中描述自己在那段時間的感受說:“我覺得自從宣布戰敗以來,我們這幾天的行動,簡直象發生在另外一個世界上由別人扮演似的,使我深深地沉浸於傷感之中。”
今井武夫的沮喪尷尬,襯托出的正是四萬萬中國人的歡欣鼓舞。日本侵略軍代表即將要到芷江乞降的訊息傳出後,芷江這座曾為抗日戰爭作過貢獻的古城,頓時沸騰起來,人們奔走相告,互相慶賀祝願,大街小巷貼滿了“慶祝勝利,鞏固世界和平”、“抗戰勝利萬歲”等紅紅綠綠的標語和橫幅,縣城東門口兩旁貼著一幅鮮紅的巨型對聯——“慶五千年未有之勝利,開億萬世永久之和平”。今井武夫一行人來到芷江時,圍觀者成千上萬,儘管天氣炎熱,大家卻為爭睹殘暴的日本侵略軍的代表在洽降時之醜態,不僅不感疲倦,反以終於能揚眉吐氣為快。
“八年烽火起盧溝,一紙降書落芷江”,“芷江洽降”宣告了侵華日軍的徹底失敗,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寫下了我國近代史上抵禦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光輝一頁。
1946年2月,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史實,國民政府在洽降地建了一座“受降紀念坊”,以見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1995年8月,為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芷江建成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館”。2003年11月,芷江舉辦了“國際和平文化節”,來自烏克蘭、南非、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國的駐華使節、學者,美國援華空軍飛虎隊老隊員,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專家,與當地民眾一起探討國際和平話題,共同祈禱世界和平。正如芷江的《和平宣言》中寫到的那樣:
我們共有一個地球,地球需要呵護,呵護才能使地球健康長壽;我們同屬一個人類,人類需要和平,和平才能使人類安康幸福。我們有過不幸的歷史,兩次世界大戰和不斷的局部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太多的災難和痛苦的回憶;我們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它是我們地球人的全體所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周年的今天,我們相聚中國芷江簽署和平宣言,我們期待著人類未來:文明,自由;友善,和諧;富庶,幸福!
我們呼籲:
不同的民族,相互和善,攜手進步!
不同的種族,相互平等,攜手安寧!
不同的資源,相互共享,攜手發展!
不同的信仰,相互包容,攜手相安!
不同的語言,相互學習,攜手升華!
不同的制度,相互溝通,攜手未來!
不同的地域,相互合作,攜手繁榮!
不同的國家,相互尊重,攜手和平!
我們共同祈禱:
讓戰爭的陰霾遠離人類,讓和平的陽光擁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