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科鑽

汶川地震科鑽一號孔終孔——汶川地震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汶川地震科鑽一號孔終孔——汶川地震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地震,全中國一片悲慟。地震震驚了世界,也給地質學家提出了新的課題。研究汶川地震的成因、探索地震發生髮展規律就成了地質學家們迫不及待想解決的課題。
國際地學界普遍認為,科學鑽探是研究地震機制和監測地震變化趨勢的有效方法。通過科學鑽探,有可能獲取地震癒合和破裂期地震摩擦熱、滲透性、流體作用、應力狀態等重要科學證據,還可通過在鑽孔中安放儀器監測地應力等地震信息變化。
於是,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項目應運而生。這一項目由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震局共同組織實施。中國科學院許志琴院士擔任這一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這個項目是我國第一次在地震發生後通過科學鑽探研究地震斷裂和地震機理的重要工程。自去年11月份開始,百餘名地學科學家,奮戰在崇山峻岭間,在龍門山斷裂帶上,實施著我國地震科學鑽探。
2009年8月,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項目一號孔順利終孔,孔深1201.15米。這次鑽孔任務由四川省地礦局403地質隊承擔,這一項目採用了鑽探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新材料,以95.43﹪的取心率,頂角變化每百米0.2度的高質量,為地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實物樣品,達到地質設計要求。
隨後的12月15日,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三號孔的開鑽,標誌著科學鑽探進入一個新階段。
目前汶川地震科鑽一號孔(WFSD-1)和三號孔的先導孔(WFSD-3P)已經完鑽,二號孔(WFSD-2)正在施工中。三號孔(WFSD-3)的開鑽設計孔深1200米,終孔直徑150毫米。
項目實施至今,已經在國內外發表論文32篇,特別是獲得了探索地震機制極為珍貴的高質量的岩心和地應力、地溫、流體等資料。
不僅如此,汶川地震科學鑽探項目建立了由構造地質學、地震地質學、地震學、地層學、岩石學、礦物學等多學科組成的綜合研究平台,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各學科專家利用該平台共同研究汶川地震。目前已與美國、法國、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的科學家進行合作,國內有25家研究單位的257人共同參與研究工作,培養帶動了一批地震科學研究的優秀團隊和優秀科學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