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辛孜

1895年冬在蘇州商務公司任副帳,1896年夏改任蘇經絲廠會計,1897年12月兼代該廠經理。 1907年後,絲紗兩廠改組,蘇經絲廠由森記公司承租經營,汪存志正式出任經理。 翌年任蘇經絲廠會計,兼代經理。

汪存志,字辛孜,一字竟卿,別號葵庵,出生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農曆1月28日),原籍安徽休寧,世代經商。1895年冬在蘇州商務公司任副帳,1896年夏改任蘇經絲廠會計,1897年12月兼代該廠經理。1907年後,絲紗兩廠改組,蘇經絲廠由森記公司承租經營,汪存志正式出任經理。1927年再次改組建立源茂東西兩廠,汪負責西廠業務。1928年2月正式辭職。他汪存志在蘇州經營繅絲工業長達34年之久,是頗負聲望的早期工廠企業領導者。1959年7月18日逝世。
在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支持下,成立了蘇州商務局,下設商務公司,正式開辦蘇經絲廠和蘇綸紗廠,由地方官紳協定籌資五十五萬七千六百兩規銀,當年勘定盤門外吳門橋東首官荒地,計蘇經絲廠33.31畝,蘇綸紗廠65.55畝,作為廠基。至1896年夏兩廠落成,蘇經絲廠率先試車開工,初創時有義大利式大X直繅絲車208台,職工共五百餘人,並聘請意人皮杜納為總工程師。至1897年絲車增為336台,職工增加到857人。這是江蘇省首先使用動力機械的一家繅絲工廠,蘇州最早的產業工人就在這裡誕生。
汪存志年高德隆,在蘇參加興辦省內最早的一家近代繅絲企業,數十年如一日,以志不逾,極盡勞瘁。他事業有成,不愧為我蘇工業界的早期先驅者,也是一位踏實苦幹、有所作為的絲綢企業家。他的遺作《葵庵年譜》傳世,經葉聖陶作序後提供給蘇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保存,是一份頗有借鑑價值的地方史志資料。

人物生平

汪存志,字辛孜,一字竟卿,別號葵庵。崑山巴城人。世代經商,幼年就讀私塾。光緒十一年赴湖北謀生,先後任厘金局、藩署校對、庶務、辦事員等職。十九年赴台灣,先後任台澎道鹽務局稽核,軍械局收發委員,安平、嘉義鹽館會計,台東府駐台南辦事員等職。期間納粟入監,為國子監監生,授台東府經歷銜。二十一年離台返鄉,同年冬任蘇州商務公司副帳。翌年任蘇經絲廠會計,兼代經理。二十七年在戶部納粟為分省縣丞,加五品銜。三十一年因勸捐案,由吏部保奏以知縣用補缺。三十三年起任蘇經絲廠經理。民國元年(1912)蘇經絲廠改組為源盛公司,辛孜繼續負責,年再改組為源茂東西兩廠,他負責西廠。前後20年間,他銳意經營,籌資擴充,增添設備,建立原料基地,創設蠶桑場、制種場、繭行等,卓有成效。民國9年、12年被推選為蘇州商會會董、商事公斷處評議。13年與他人合資創設恆大典當,17年辭去絲廠職,20年赴上海開設同豐絲棧。抗日戰爭期間,汪辛孜避居上海,所經營恆大典當毀於戰火,同豐絲棧因市場不景氣而告失敗1959年夏逝世於上海,終年9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