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靖宇

簡介:

江靖宇(1903--1971),名澄,字中靖,原籍安徽懷寧,生於桐城。青年時期投身學生運動,國共合作時期,在安慶以社會主義青年團員的身份加入國民黨。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後,經薛卓漢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參加南昌起義,後回桐城開展地下工作。1936年赴延安,後隨項英等人去新四軍工作,歷任民運科長、來安縣委書記、路東省委委員、省農抗會總理事長、來六中心縣委書記、來六支隊司令員兼政委。抗戰勝利後,任山東軍區高級軍官教導副團長,華東野戰軍南下先遣縱隊政治部副主任兼七支隊政治部主任等職。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蕪湖。
5月10日,蕪湖市人民政府成立,李步新主持大會,江靖宇作《全市人民團結起來,建設新蕪湖》的報告,提出:“團結各界人民,協助政府粉碎敵人的封鎖,度過災荒,穩步建設”的任務。皖南、皖北行署合併成立省後,江任省政法委員會副主席兼民政廳廳長。1954年底,調任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直至1971年去世。其骨灰葬於南京雨花台。

人物生平:

江靖宇(1903~1971),名澄,字中靖,桐城縣大關鄉小園莊人。
江靖宇少時常放牧於麻山之麓,白沙河濱。13 歲入私塾讀書,17 歲考入省城安慶公立甲種工業學校,後因擔任學生聯合會工作,積極投入學生運動,被校方勒令退學。民國12 年(1923 年),考入安徽法政專科學校。國共合作時,以共產主義青年團員身份加入國民黨。民國15 年,在安慶西郊海角州從事農民運動,建立了海角州獨立區農民協會,轄11 個農會小組,組織“標槍隊”數百人。開展“二五減租”、“四六分租”鬥爭。民國16 年,國民黨在安慶製造了“三·二三”事件,血腥鎮壓革命,大批屠殺共產黨人,在這一嚴峻關頭江靖宇毅然投入黨的懷胞,成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同年7 月至南昌,在賀龍部任職,8 月1 日,參加震驚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先後任二十軍直屬六團一營副官、二十軍三師六團副營長、營長。翌年2 月,奉命回桐城領導地方武裝鬥爭,遵安徽省臨委王步文指示,與季子鹹、倪鳳舞等出任國民黨桐城縣黨部委員,以合法身份,組建了桐北、城郊、桐南、桐東農民協會。民國18 年,中共桐城縣委成立,江靖宇為委員。民國25 年6 月歐家嶺武裝起義失敗後,潛往上海,後轉赴北京,經柯慶施介紹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民國27 年,同項英、周子昆赴南昌,任新四軍民運部第一科科長、兼皖南特委巡視員。民國28 年,隨葉挺、羅炳輝到江北組建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擔任五支隊黨委書記、民運科長、新四軍駐來安辦事處主任、來安臨時縣委書記。民國29 年3 月,調任路東省委委員、省農抗會總理事長。江靖宇從事部隊民運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善於團結社會各階層人士,共同抗日。來安縣劉元智、紀立綱、葉品三等均為國民黨縣級要員,在他引導下,先後改變立場,投身革命陣營。
民國34 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江靖宇任皖南行政督察專員。民國35 年,任山東區高級軍官教導團副團長、團長。民國36 年7 月,任華東野戰軍南下先遣隊政治部副主任、兼七支隊政治部主任。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任蕪湖市副市長、市長,皖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皖南行署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政法委員會副主席兼民政廳長。1954 年底,任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直到1971 年5 月14 日病逝。江靖宇骨灰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 此為江文瑋7月2日編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