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腫瘤醫院

基本信息

江蘇腫瘤醫院概況

江蘇腫瘤醫院創建於1971年,有著30多年發展的歷史,自創建以來,江蘇腫瘤醫院始終堅持“科技驅動,招攬人才,自力更生,靈活開放”的發展原則,時刻牢記“懸壺濟世,上善若水”的行醫理念,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不負人民的寄託和國家的信任,到2002年併入南京四五四醫院時,已發展成為一家省內領先的腫瘤專科醫院。南京四五四醫院為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白下區公費醫療定點醫院,南京市居民醫保雙向轉診定點醫院,南京市急救站分站,南京市勞動能力鑑定檢查定點醫院,南京市“三信三優”單位,江蘇省衛生廳愛滋病檢測初篩實驗室,白下區洪武路街道軍民共建殘疾人康復站。是第二批預備太空人選拔定點醫院,南京軍區精神病立體定向外科治療中心,南京軍區臨床航空醫學中心,南京軍區藥劑中心。醫院率先導入國際先進的質量管理體系並通過ISO9001-2000國際認證。
醫院設有專業科室38個,病區12個,臨床實驗室6個,並設有數字口腔診療中心、重症監護、血液透析、腫瘤無創治療、體外碎石、創傷急救、航空醫學6個臨床醫療中心,是軍區藥劑中心、臨床航空醫學中心、精神病立體定向治療中心。承擔第四軍醫大學、江蘇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皖南醫學院等10多所軍、地醫學院校的教學實習任務。現有核磁共振、全身螺旋CT、大型彩色B超機、C型臂X線數字減影機、FEP-BYO2高能聚焦超聲腫瘤治療機、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治療系統、功能神經外科立體定向治療系統、外周血幹細胞分離機、電子腹腔鏡、電子超細胃鏡、腸鏡、電子十二指腸鏡、經顱多譜勒儀及肌電誘發電位儀等大型設備。

科室介紹

腫瘤生物治療中心

中心介紹

技術先行爭當生物抗癌先行者
解放軍第四五四醫院作為國內首批引進生物治療技術的三甲醫院,率先引進“DC+CIK腫瘤生物治療”技術,並投入巨資購進大批先進的實驗設備,成立腫瘤生物診療中心。
2012年中心再次在省內率先進行行業技術突破,在DC-CIK生物免疫治療的基礎上開展了NK細胞、γδT細胞、CD3AK細胞,從原來的2種細胞擴增到5種細胞,通過細胞相互協作,聯合多種免疫細胞在各自殺癌的基礎上,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增強機體免疫能力,共同對腫瘤細胞形成全方位立體殺傷局勢,實現腫瘤治療效果的全面提升。
  專家領航為腫瘤患者續寫生命
解放軍第454醫院腫瘤生物治療中心本著“樹醫院品牌,聚八方名醫”的原則,通過採取內引外聯、多種渠道培養的途徑,使一批經驗豐富、醫術精湛的醫學人才成為醫院專家群的骨幹力量。中心擁有以多細胞免疫治療領導者王繼光、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會員駱益宙、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會員王學義為帶頭人的臨床專家團隊,經驗豐富,醫術精湛,為腫瘤患者提供最強大的醫資力量,促進腫瘤治療效果和五年生存率的不斷攀升。
開拓創新腫瘤有效率達90%以上
醫院全面開展高標準、高活性、高療效的腫瘤生物細胞治療的臨床套用,並取得了顯著療效,據臨床實踐證明,解放軍第四五四醫院腫瘤生物細胞免疫治療的臨床有效率在90%以上,超出國內平均水平30%左右。同時,醫院長期與美國Temple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等國內外著名科研院校、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以保證生物抗癌技術能不斷地、穩健地發展。
GMP標準確保免疫細胞品質良好
為了保證生物免疫治療效果,南京第四五四醫院腫瘤生物治療中心引進流式細胞儀、PCR儀、超速、高速、低速離心機、液氮裝置、血細胞自動分離機等尖端設備,擁有符合美國GMP標準的潔淨體外細胞培養實驗室,標準化系統下進行細胞採集、培養以及檢測,操作過程實行嚴格的標準和操作規範,確保免疫細胞品質良好。

中心特色技術

生物細胞免疫治療於2003年正式臨床套用,現被衛生部批准成為第三類醫療技術,但是開展治療要求較高,該技術僅在部分三甲醫院進行普及治療。南京生物診療中心作為國內較早研究生物治療技術的三甲醫院,於2010年5月率先引進“DC+CIK腫瘤生物治療”技術,並投入了巨資購進了大批先進的實驗設備,成立了生物診療中心。DC+CIK腫瘤生物治療技術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的第四大腫瘤治療模式,諾貝爾獎、世界重量媒體報導、上萬成功案例,無數光環的環繞,生物細胞免疫治療被公認為是21世紀腫瘤治療模式中最活躍、最有發展前途的一種治療手段。
根據長期的臨床經驗,腫瘤生物診療中心在“DC+CIK腫瘤生物治療技術”的基礎上推出更為先進的“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該技術將回輸給患者的免疫細胞從原來的DC、CIK兩種發展成DC、CIK、CD3AK、NK、γδT、CIK五種,通過該技術可以對不同癌細胞形成更全面的殺傷力,針對不同腫瘤實施“個性化”免疫細胞治療方案,進一步提高了治療效果。
1.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是通過提取人體抗擊腫瘤的多種關鍵免疫細胞,通過體外培養、激活、誘導、增殖,回輸到患者體內,從根本上可以改變腫瘤細胞的生長環境來抑制腫瘤的生長和增值,達到殺滅腫瘤和抑制腫瘤復發轉移的治療方法。
2.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治療過程:
提取:無菌條件下抽取患者40—50ml血液;
分離、純化:利用貼壁篩選法,密度梯度離心法,流式細胞法分離,純化細胞;
培養:在特異抗原作用及無菌條件下培養;
擴增:待細胞融合會傳代後,將其沖洗,消化後按比例繼續培養擴增;
回輸:培養成功後通過腰穿,動脈介入等方法植入患者體內;
術後監護:自體植入後8小時—2天內監護體溫、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徵
3.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治療原理
DC細胞最先進入人體調動機體免疫系統,對腫瘤抗原進行標記,然後指揮免疫細胞群CIK細胞、NK細胞、γδT細胞和CD3AK細胞進行殺傷。CIK細胞具有廣譜的殺傷癌細胞功能,對標記的癌細胞進行廣泛殺傷,NK細胞可以有效殺傷腫瘤幹細胞,同時也具有殺傷成熟癌細胞功能,γδT細胞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又與DC細胞互為補充,對DC無法識別的癌細胞進行標記殺傷,CD3AK細胞針對病毒癌細胞具有超強殺傷力。五種細胞聯合作戰,覆蓋面廣,能夠對不同的癌細胞進行殺傷,極大的提高了治療效果。
4.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的優勢

(1)從源頭上清除癌細胞防轉移及復發
多細胞免疫治療是多層次、立體、網狀的對腫瘤進行全方位剿殺,對血液、淋巴中殘存的、散在的、或處於休眠狀態中的癌細胞都可以徹底清除,最大限度地防止復發和轉移,杜絕後顧之憂,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在DC+CIK的基礎上,針對性更強,多細胞免疫治療的NK、γδT能夠消滅腫瘤幹細胞,從根本上消滅復發轉移根源。
(2)延長生命周期實現帶瘤生存
重建和提高患者自身的機體免疫功能,全面識別、搜尋、殺傷腫瘤細胞,延長患者生命周期,實現帶瘤生存;
(3)迅速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多細胞免疫治療在腸癌、病毒性腫瘤、黏膜性腫瘤的治療效果上要比DC+CIK雙細胞提高近一倍。在保障顯著的治療效果的同時,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大多數患者治療後自己就會明顯感覺疼痛減輕、有力氣、食慾好、精神狀態好。
(4)輸液式治療治療輕鬆痛苦小
治療僅需採集患者外周血,經實驗室培養後再將這兩種細胞分8次回輸到患者體內,與普通輸液沒有區別,整個治療過程患者痛苦小,大多數患者均可接受。多細胞治療的NK細胞4小時內就起到強勢腫瘤殺傷的效果。
(5)持久性,一次治療終身起效
部分細胞具有終身免疫效果,可持續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起到持續殺瘤的作用。並且一次CLS多細胞免疫治療相當於多次DC/CIK治療。
(6)適應症廣,大多數實體瘤都可接受
多細胞培養治療技術是世界腫瘤治療最前沿技術,體現了醫院強大的科研技術實力。有效治療大多數實體惡性腫瘤,對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腎癌、宮頸癌等患者都有顯著的療效。
5.適用範圍
聯合治療者:生物治療聯合手術、放療、化療,減少毒副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病情較重者:對不能承受手術、放療、化療者,生物治療安全、高效,控制病情;
晚期腫瘤者:生物治療能延長生存時間,提升生活質量,提高5年生存率近一倍。
6.適應症:
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腎癌、膀胱癌、卵巢癌、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實體瘤手術後防止復發,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復發。

7.發展歷程:生物免疫治療技術大事記
1992年,美國FDA正式通過將生物免疫療法視為癌症基本療法之一的議題,該療法在美國臨床得到廣泛套用。
2000年,美國Yamazaki博士等人在《柳葉刀》雜誌報導了生物免疫療法治療肝癌的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該技術能夠有效預防腫瘤的轉移和復發。
2009年3月,中國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技術臨床套用管理辦法》中,將“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納入第三類技術進行管理,同時通過審批的醫療機構可開展臨床套用。
2011年4月,CCTV《新聞聯播》對CLS生物免疫治療技術進行了報導,指出生物免疫療法治療腫瘤取得重點突破,早期癌症三分之一可治癒。
2011年10月,法國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因“發現樹突狀細胞和其在後天免疫中的作用”獲得諾貝爾醫學獎,標誌著生物免疫治療成為癌症治療的新型療法。
2012年3月6日,中國衛生部正式將生物免疫治療癌症納入技術管理辦法中。
2012年4月15日,中國政府正式將治療技術生物細胞免疫入醫保,標誌著生物免疫療法正式進入國內醫療保障體系。

中心專家團隊.

王繼光
個人簡介
王繼光,男,副主任醫師,江蘇省著名腫瘤治療專家,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首席專家。
1984年畢業於第一軍醫大學醫療系,從事腫瘤臨床工作近30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省內率先開展腫瘤生物治療技術,致力於生物治療技術的套用研究及臨床推廣工作。始終倡導“多學科聯合抗癌”的治癌理念,創造性地將手術、放療、化療與“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相結合,根據腫瘤的類型、分期、大小、轉移情況等制定科學規範的治療方案,實現針對性、系統性的個性化治療。
擅長疾病
擅長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完善相關監測系統,觀察評價治療效果、進行治療預後評估,建立了完善的腫瘤生物治療體系。尤其是在中晚期腫瘤的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巧妙地運用多學科聯合治療,使腫瘤治療有效率高達90%以上。多年來,累計幫助5000餘名惡性腫瘤患者延長生命周期,2000餘名患者實現帶瘤生存。
獲得榮譽
在四五四醫院工作期間多次榮立三等功,曾被評為第二軍醫大學優秀帶教老師。在地方及部隊專業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近五年,曾獲得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江蘇省重大重點項目、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等10餘項科研項目的資助,並已取得重大突破和顯著成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腫瘤的生物治療,所攻關的“多細胞生物免疫治療臨床套用”這一項目成果的多篇論文被SCI收錄,並獲得了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項。
駱益宙
個人簡介
駱益宙,男,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免疫學碩士、腫瘤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在多個學術團體中任重要職務:現為腫瘤專業協作組組長、放療中心行政主任,美國國家腫瘤綜合網(NCCN)會員,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會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會員,南京軍區化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從事腫瘤臨床工作20餘年,擁有極其豐富的臨床經驗,曾多次參與國家級、省級項目的研究,在腫瘤治療方面具有獨到的治療方法,在腫瘤細胞治療領域也頗有建樹。
擅長疾病
對食管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白血病、黑色素瘤等疾病的診斷與綜合治療有獨到之處。擅長運用氬氦刀、微波刀、PTCD等微創介入技術結合生物免疫治療技術治療惡性腫瘤。在日常的臨床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性治療方案,尤其在DC-CIK生物免疫治療的基礎上又開展了NK細胞、γδT細胞、CD3AK細胞,從原來的2種細胞擴增到5種細胞,極大地推動了腫瘤治療技術的進步。
獲得榮譽
2008年因臨床工作出色,醫德高尚獲得三等功一次;2009年獲“南京市市民信得過專家”稱號,2011年度獲得“軍區學習成才標兵”,2012年獲“軍區科研技術人才津貼”,“南京市慈善總會先進個人”。所領導的科室連續三年獲得支部建設先進單位。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SCI引用4篇。衛生部資助《化療自助手冊》(副主編),江蘇省資助《腫瘤細胞生物學》編委。
王學義
個人簡介
王學義,解放軍南京第454醫院生物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會員、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會員、生物細胞免疫分會會員。
畢業於蘭大醫學院,從事臨床工作與教學工作3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多次參與多項國內外相關臨床試驗,參與國家、省重點項目的研究。對於惡性腫瘤的生物治療有獨創的見解,尤其是對惡性腫瘤的自體細胞治療技術有著深入研究,在省內率先開展CLS-mct多細胞免疫治療技術。
擅長疾病
熟練掌握常見腫瘤的綜合治療原則,對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有獨到的見解,擅長肺癌、腎癌、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等常見腫瘤的綜合治療。長期致力於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的臨床工作及研究,對DC、CIK、NK、CD3AK等免疫細胞的培養及臨床套用有著深入的研究,在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與傳統手術、放療、化療的聯合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經驗,明顯地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精湛的醫療技術贏得患者一致好評。
獲得榮譽
多次主持並參加國際及國內臨床研究,多項研究結果成為我國制定腫瘤臨床診療規範的循證醫學依據。合編專著數部、發表論文二十餘篇,曾獲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科技部優秀論文獎等獎勵,以及南京市總工會經濟技術創新標兵、中國抗癌協會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