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狀況
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已開發的13.13平方公里建設區內道路、給水、排水、供電、供熱、通訊等管網線路配套齊全,區內共規劃設立7個功能區:工業建成區、農副產品加工區、機械製造加工及其它工業區、中小企業標準廠房區、倉儲物流區、綜合配套服務區、生活區。 至2008年底,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共引進各類企業近400家,主要涉及的工業門類有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製造、精密鑄造、不鏽鋼製品、紡織服裝、出口漁具等。其中農副產品加工、不鏽鋼製品產業依託興化豐富的資源優勢和雄厚的產業基礎,已初縣規模,形成地方產業特色。“十一五”期末工業經濟超百億元。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投資服務中心秉承“一切為了客商、為了客商一切”的理念,為投資者從項目立 項、項目審批、規劃設計、土地報批、工程建設、生產經營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一條龍”服務。金融、工商、稅務、職業技術學校及會計、法律等中介服務機構齊全,為投資者提供便捷周到服務。
當前概況
總體概況
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 管委會創建於1992年6月,1993年11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6年4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江蘇省農林廳、江蘇省外經貿廳聯合批准在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內設立江蘇省興化農副產品加工區。2009年,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23億元,比上年增長22.7%。其中農業增加值0.59億元,工業增加值9.64億元,建築業增加值2.44億元,服務業增加值3.5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4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1.15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2%、42%。
規劃建設
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已開發的13.13平方公里建設區內道路、給水、排水、供電、供熱、通訊等管網線路配套齊全,區內共規劃設立7個功能區:工業建成區、農副產品加工區、機械製造加工及其它工業區、中小企業標準廠房區、倉儲物流區、綜合配套服務區、生活區。
產業基礎
至2008年底,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共引進各類企業近400家,主要涉及的工業門類有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製造、精密鑄造、不鏽鋼製品、紡織服裝、出口漁具等。其中農副產品加工、不鏽鋼製品產業依託興化豐富的資源優勢和雄厚的產業基礎,已初縣規模,形成地方產業特色。
投資服務
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投資服務中心秉承“一切為了客商、為了客商一切”的理念,為投資者從項目立項、項目審批、規劃設計、土地報批、工程建設、生產經營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一條龍”服務。金融、工商、稅務、職業技術學校及會計、法律等中介服務機構齊全,為投資者提供便捷周到服務。
發展規劃
總體概況
江蘇省興化經濟開發區規劃控制範圍:東起南官河,西至大界河、西外環路,北 起高王河、南至澄子河,總面積約36.06km2,已建成的15km2範圍內實現了七通一平,共分7個功能分區:綜合配套服務區、生活配套區、工業建成區、省級農副產品加工區、倉儲物流區、中小企業及配套廠房區,機械加工及其他工業區。
規劃原則
1、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因地制宜,合理開發,保證園區生態環境不被破壞。
2、貫徹“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分期實施”的原則,依據經濟發展模式,合理分布局部功能區,以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
3、合理確定用地性質和開發強度,突出控制性和靈活性的統一,適應市場運作的要求。
4、充分發揮開發區的政策優勢,注重揚長避短,選擇自身的發展方向和模式,遵循高效益、高技術、高創匯、低耗能、低污染的“三高兩低”原則,以推動興化市產業結構調整和整體工業產業水平的提高。
規劃理念
1、生態概念
結合道路、水系、高壓走廊建設生態網路,有機滲透到各地塊,創建層次分明、富有活力,人、自然、歷史和諧共生的人居環境。
2、經濟概念
對地價進行初步評估,將環境好、區位好、地勢高、相對方整的土地優先用於居住、公共設施一類工業,而將零星的用地用於綠化、市政建設,提高土地利用率。
規劃目標
科學合理地安排各類用地,全面高標準配套基礎設施,創造一個合理布局,配套完善,環境宜人的現代化工業園區。開發區的產業定位為:以高科技產業為引導,輕重工業並存發展,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機械、輕工、建材、紡織等輕污染,有良好效益,勞動密集型產業。
開發區業績
1、經濟快速增長
地區生產總值:2011年的251592萬元,增長22.7%;
工業總產值:從2000年的28527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103.2億元,年平均增長38.58%。
固定資產投資:2000年以來累計完成投資94.8億元,年平均投資7.9億元,年平均均長39.06%。
2、財政稅收成倍翻番
財政總收入從2000年組建開發區財政的482.93萬元起步,逐年增長,2011年財政總收入為5.4億元,年平均增長53.52%。工商稅收年增平均增幅為48.79%。一般預算收入年平均增長52.29%。
3、農民人均純收入大幅提高
2000年人均純收入為3338元,2011年達到12334元,年平均增長12.62%。
人均住房面積達45平方米。
4、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
2000年以來,新建、擴建、改造道路33條,總長度64235米,年平均建設道路8029米,使13.13平方公里的規劃區形成了五縱九橫的道路網路,路燈、給水、排水、供電、供熱、通訊等線路配套齊全,為招商引資打下了基礎。
2000年以來,新建圩口閘10座,排澇站4座,新增流量12個,提高了防洪保全能力。
5、社會事業發展迅速
有線電視入戶率95%。
農民參加新型合作醫療保險率為100%。
國中升學率100%。
新辦符合標準的幼稚園6個。
投資4500萬元,有80多個病床數、以骨傷專科為主的綜合醫院於2008年建成開業。
6、環境提升:
全區綠化覆蓋率達27%,園區綠化覆蓋率達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