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南京市建鄴區江心洲]

江心洲[南京市建鄴區江心洲]

江心洲街道位於南京市建鄴區西部,四面環水,北望南京長江大橋,南眺南京長江三橋,東隔夾江毗臨河西新城,西跨長江主航道遙望浦口區,距市中心直線距離6.5公里,處於沿江開發和跨江發展的重要位置,是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現已被中國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合作整體開發為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 江心洲位於南京市建鄴區與浦口區之間,是長江下游的沖積沙洲,因狀若青梅,故又稱梅子洲,全洲南北長12公里,東西平均寬度1.2公里,全洲陸地面積14.3平方公里,轄白鷺、永定、洲泰三個行政村,常住人口1.5萬餘人。 江心洲原來是焦山寺僧收租地,故名和尚洲,和暢洲,1949年改今名。著名的古白鷺洲就位於江心洲東部,由於地貌變化現已與陸地相連了。洲內氣候濕潤、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綠化覆蓋率47%,是城市中的綠洲,素有“長江綠寶石”之美譽,島內盛產葡萄,每年舉行葡萄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江心洲是南京長江中的一座島嶼,島嶼呈西南東北走向,形狀像一枚瘦長的梅子,歷史上曾稱梅子洲。江心洲是由長江中泥沙淤積而成,在宋代基本形成如今的輪廓,清代始,洲也大量開墾,按開墾先後有棋桿洲、壽代洲、永定洲、風林洲、龍門洲等5個島上居民居住地,形成自然村20多個。

歷史的清代以來,安徽省無為籍居民在江島中生活時間較長人數較多,隨著長江之中島嶼的此消彼長,在民國之後大量無為籍居民登上江心洲,直至現在島上的許多居民還保留著無為人許多口音方言、民風民俗和生活民慣。

民國38年(1949年)1月-4月,江心洲從第十二區劃出,劃入第十五區,江心洲屬江勝鄉,江勝鄉包括雙閘鄉的大勝關,區公所移至江心洲的永定洲。

南京解放後,江心洲上沿襲民國時期的區劃設定,1949年6月,江心洲又劃歸十二區;1949年11月,江心洲成立東宏、棋桿、永定三個鄉,在此之前設一個鄉,即:江心洲鄉;此時,江心洲由南京市第十二區又劃到第十一區;1953年7月,又劃歸江寧縣第八區;1956年2月又劃歸雨花台區,3個初級社必為3個高級社,後合併一個高級社。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中,江心洲又改為江東人民公社的一個大隊。1963年又由一個大隊改為3個小公社,後合併為一個大公社,“文化大革命”中,江心洲先是成立公社革命委員會,後改為公社管委會,1983年4月成立江心洲鄉人民政府。

2001年6月8日江心洲撤鄉建鎮。

2002年10月21日區劃調整,由雨花台區劃入建鄴區。

江心洲 江心洲

2003年2月18日,撤鎮改設街道辦事處。

管轄範圍

南京市建鄴區江心洲街道辦事處駐永定村,江心洲面積15平方千米,現轄3個社區:白鷺村、洲泰村、永定村。

經濟發展

綜述

江心洲街道自1995年開始形成開發旅遊業的構想,期間,曾委託南京市規劃設計院為江心洲作"梅子洲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並陸續邀請有關領導及專家學者來江心洲調研,一致認為江心洲依託農業資源優勢開展觀光旅遊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廣闊的前景。

在1997年8月,江心洲組織推出了"江心洲一日游"嘗試性活動,以"看大江風貌,賞田園風光,嘗應時鮮果"為主題,吸引了廣大市民遊客來江心洲觀光旅遊,半個月內上島遊客達5萬多人次,旅遊總收入100多萬元。這次活動提高了江心洲的知名度,並且得到了各方面領導的認可和新聞界的好評。同年,江心洲旅遊開發被南京市旅遊局列為南京九五旅遊重點開發項目。

1998年江心洲又被南京市政府確定為都市農業發展示範基地。自98~99年間,江心洲先後建成了千畝葡萄園、千畝蝦池、千畝蔬菜園、精品果園和千畝韭菜園等農業園區,純農業園區逐漸過渡成觀光型的旅遊景點。並且江心洲範圍內的旅遊接待設施逐步完善,為今後的旅遊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屆葡萄節

1999年8~9月份由雨花台區政府主辦、江心洲承辦的"江心洲第一屆葡萄節"正式推出,通過政府的搭台,企業的操作,景點民眾的參與,各類分項活動為亮點吸引了眾多的遊客。活動期間遊客量達到了10多萬人。由於人氣的上升,也促進了旅遊開發,農業園區進一步完善。民營投資的紫光田園、大自然度假村、農趣館、奇根館等景點也相繼建成。

第二屆葡萄節

2000年7月同樣由雨花台區政府主辦的江心洲第二屆葡萄節開幕。一個多月的時間,上島遊客達20多萬人次。農民參與旅遊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在政府的引導下,農家飯店達到60多家,個體旅遊交通營運戶達300多戶。農民自己投資興建了具有農村民間特色的民俗村、以農家為單位的農家美食一條街也逐步形成。旺盛的人氣也吸引了眾多投資商的目光,紛紛想在江心洲興建旅遊項目。政府考慮到旅遊項目發展的有序性、科學性和標準性,於下半年委託紐西蘭貝卡爾公司開始為江心洲作全面的旅遊發展規劃,目前此項工作還在進行當中。

第三屆葡萄節

江心洲的旅遊工作開展的更早,春季針對學生春遊推出了學生務農活動,"五一黃金周"又舉辦了農家游活動。7月份,在南京市旅遊局和雨花台區政府的主辦下,江心洲第三屆葡萄節隆重開幕,一個多月的葡萄節吸引了26萬多人次上島遊玩。今年旅遊活動開展的早,旅遊景點增多,政府對交通、餐飲等體系進行了整治和完善,對旅遊從業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因此旅遊服務質量有所提高,遊客滿意度也較高。隨著江心洲旅遊人流的逐年增多,很多投資商堅定了投資信心,桃花島客棧、望江樓公園、江島休閒中心等旅遊項目逐步興建起來。

接待狀況

從1997年開始,江心洲提出了把旅遊業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思路,即面向南京市民,以田園風光、大江風貌的資源為基礎,以中低檔消費層次為定位依據,以社會投入為主體,以政府搭台搞葡萄節為拉動,走農業和旅遊相結合的道路。以發展都市農業來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以旅遊業的發展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功能定位在農旅結合,集生產與生態、觀賞與休閒、民俗特色與娛樂參與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旅遊勝地。圍繞這個功能定位,區、鎮兩級政府在運營接待上做了以下工作:

旅遊景點狀況

幾年來,江心洲在對農業園區進行改造、美化使之更適合觀賞遊覽的同時,為克服單純農業觀賞既顯單調又受季節轉換和植物自然生長規律等因素制約、適游期短的缺陷,積極吸納社會各方資金,加快景點建設步伐,增加活動內容:投入300多萬元建成1.2萬平方米的汽渡市民廣場,也是全市第一個鎮建市民廣場;在江邊的百畝柳林之中投入700萬元建成可盡享大江風貌、百舸爭流、田園畫卷的紫光田園,目前該景點與南京多所中國小校建立聯繫,作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投入300多萬元建成充滿濃郁鄉土氣息、展示民風農俗,包含農趣館、茶藝館、作坊館、染藝館、婚俗館、奇根館、育嬰館等8個小館組成的民俗村;另外還有投入500萬元年底建成的望江樓公園及其它一些項目。通過建設這些既不破壞田園綠野、自然生態的原汁原味又突現種飼農耕、民俗風情、休假消遣生活情趣的景點,進一步豐富和最佳化旅遊產品,增加江心洲旅遊活動的趣味性、知識性、參與性,使江心洲的旅遊從一季游向四季游轉變。

基礎設施狀況

在農業改造取得較好成效的基礎上,為了更方便遊客上島觀光遊覽,江心洲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1)道路建設上: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幾年來江心洲在上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江心洲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共投入6000餘萬元,全面完成了24.38公里長的長江防汛堤的標準化工程,標準堤路面的硬質化以及排澇系統的更新、改造擴容工程,使之可以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建成環洲公路。在環洲大堤沿防洪牆一側種植花卉苗木,使之充分發揮既能防洪,又能通行,更能觀賞的綜合功能。洲中還建有長約15公里的穿洲公路,路的兩側栽有觀賞性很強的水杉,形成兩道"綠色長廊",且與環洲公路連線,使全鎮道路呈"三縱八橫"的格局,為旅遊線路的安排,遊客的分流創造條件。(2)環境整治上:鎮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穿洲公路景觀帶兩側的雜樹進行清障工作,種植石榴、柿子、梨樹等果樹和薔薇、月季等花草;對兩側的房屋進行美化、亮化改造,使之成為"綠色長廊"景觀的補充,加上淳樸的民風,交相輝映,形成穿洲公路新的景觀帶。江心洲在景區中建有垃圾池200多個,設有專業市容隊伍及保潔人員,進行全天候保潔;洲上在主要的農業園區建有公廁3座,另外在各遊覽景點均設有免費的旅遊廁所,計廁位58個,滿足遊覽高峰期時遊客的需要。

旅遊配套設施狀況

為了滿足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各方面的需要,這幾年江心洲逐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建設。(1)交通上:加大整治力度,堅決取締了200多輛存在諸多問題的馬自達,現島上有60輛面的,6輛中巴車,4輛電瓶車,同時還出租單人騎腳踏車40輛、2-3人騎腳踏車30餘輛,另外還有黃包車、人力車及雅高巴士公司開出的空調旅遊專線等,基本滿足了旅遊旺季遊客的需要。同時加強對交通車輛的管理工作,實行明碼標價,杜絕欺客、宰客現象。(2)餐飲上:為解決遊客島上就餐問題,江心洲規劃建設了農家餐美食一條街,到目前為止,已建有20家農家餐廳,實行統一收費標準、統一衛生檢疫、統一技能培訓的管理模式,並且在以新鮮價廉的農家菜為基本特點的基礎上鼓勵自創特色,形成精品。另外還有景點飯店3家,商業區飯店5家,強化管理,讓遊客吃得衛生、吃得放心、吃得舒心。(3)住宿上:吸引民眾投入,現已有5家農家住宿和2家景點配套住宿。目前島上正在規劃建設桃花島客棧,年底建成的望江樓也配有住宿設施,進一步增強遊客接待能力。(4)遊覽服務上:為進一步方便遊客,讓遊客玩得順心,江心洲在全洲的三個渡口都設有大型旅遊指示牌,對全洲的道路、景點進行說明,洲上設有各種路牌、路標、景點說明牌、燈箱共100多個,方便遊客遊覽;在靠近渡口的江心洲中心集聚地設有遊客接待中心,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接待遊客諮詢、回答遊客提問,處理遊客投訴等問題;洲上的江心洲旅遊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團隊接待、導遊、出租交通工具、設計遊覽線路等服務;在各景點內都設有公共休息場所,提供給遊客休息的設施。

旅遊運營的管理狀況

為使旅遊運營能更加協調和高效,變政府操作為企業操作,1999年江心洲成立了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江心洲的景點及向遊客提供接待、諮詢服務。隨著江心洲旅遊景點和服務單位的增多,鎮政府又成立了旅遊管理辦公室,對江心洲旅遊企業統一管理,負責江心洲旅遊項目的審批、資格審定、等級劃分和物價管理,為江心洲旅遊企業提供服務及監督,同時要進行旅遊市場培育、旅遊發展調研等工作。至此江心洲的旅遊管理和運營形成政府搭台,主抓旅遊的發展規劃、項目的引進和旅遊宣傳工作;旅遊管理辦公室作為政府職能部門,主抓旅遊經營單位的管理、服務與協調工作;旅遊公司作為經濟實體,進行企業化運作,進行旅遊營運與接待。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江心洲發展的是農業旅遊,其中許多景點還是農民投資興建的,因而在整個旅遊活動中遊客與農民的接觸就在所難免,處理好農民和遊客的矛盾就顯得非常重要。江心洲在旅遊發展到初具規模時就及時對農民的價值觀進行正確引導,突破小農經濟的局限,加強思想道德素質、法律法規、環境衛生等方面的教育,逐步引導農民樹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讓遊客舒心的鄉村環境,並提供訓練有素的初級接待服務。幾年的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遊客投訴大大減少,2001年被南京市人民政府評為"南京市安全文明鄉鎮"。

取得成果

江心洲農業旅遊經過幾年的發展,旅遊市場已初具規模,旅遊宣傳促銷有了一定的影響,在南京市及至江蘇省內有了較高的知名度,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

為把江心洲建成南京市的大菜園、大果園、大花園、大公園,江心洲在糧改菜的基礎上,已由特色農業發展為都市農業,堅持"一產帶動三產,三產促進一?quot;的發展思路,並由都市農業向旅遊農業發展。從1997年以來,在市、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結合江心洲原有農業的基本格局,用了2年的時間建成了四千畝葡萄園、千畝精品果園、千畝蔬菜園、千畝韭菜園、千畝水產養殖基地等五個農業園區,使農業生產格局趨於合理化,並向規模化、效益化方向發展。園區內做到溝、渠、路硬質化,農業管理現代化,種植管理的技術化和園區的美化、綠化、園林化,為發展農業旅遊奠定基礎。1998年,江心洲被南京市政府確定為都市化農業示範基地。在這幾年農業旅遊發展過程中,江心洲不斷進行農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業發展在旅遊上下功夫,為旅遊發展安排農業項目,逐步使農業項目體現出旅遊功能。經過多年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產業結構為"二、一、三"產的順序排列;而隨著近幾年農業旅遊的拉動,使農業和三產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已經形成"一、三、二"的產業格局。

農業旅遊的發展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1997年江心洲於八月中下旬推出江心洲"一日游"嘗試性活動,半個月內上島遊客5萬多人次,創旅遊產值達100多萬元;1999年舉辦首屆"江心洲葡萄節暨綠色江風一日游",活動期間遊客量達8萬多人次,創總收入180萬元;2000年在總結上屆葡萄節的基礎上繼續推出了第二屆葡萄節,為期一個月的活動吸引了25萬遊客上島遊覽,旅遊總收入達900萬元,農民人均增收500元,全年上島遊客30萬人次,其中外籍遊客5000人,團隊遊客2萬人。今年"五一"期間上島遊客達3萬多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50萬元。今年推出以"綠色江風、紫色田園、民俗欣賞、回歸自然"為主題的第三屆葡萄節,上島遊客達26萬人次,創旅遊總收入2000多萬元,其信┟衽┎?吩鍪?00多萬元。旅遊的繁榮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真正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業旅遊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旺盛的人氣,不僅使旅遊業受益匪淺,而且也有力地促進了江心洲商貿業、交通業、餐飲業、娛樂業及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發展農業旅遊吸引了一大批農民從單純的農業勞作中解脫出來,他們有的自己投資辦景點、開餐館,有的轉向交通營運,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增加了500多個就業機會,積極幫助殘疾人就業,對維護社會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推動了江心洲兩個文明的建設;農業旅遊的發展同時也推動了相關行業基礎設施的改進,如江心洲三個汽渡環境的改善,促使所屬輪渡公司為了提高接待量,投入資金更新渡船。另外,農業旅遊的發展也展示了南京南郊旅遊業的形象,為江心洲今後旅遊業及外向型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形成了幹部、民眾努力發展旅遊的共識

旅遊的發展給農民帶來實惠,也轉變了農民經營思想意識。江心洲旅遊業發展之初,由政府購買葡萄新品幼苗讓農民進行種植得不到農民的理解,而現在農民自己積極引進新的優良品種,鑽研葡萄種植技術、學習先進經驗,提高葡萄品質;鑽研旅遊理論知識。以展示中國各個時期、地區多種農具為主題的農趣館館主魯維勝多方收集資料,鑽研中國農業發展史,走南闖北收集各式農具;以展示中國茶禮、茶具等茶文化為主的茶藝館館主周愛玲在鑽研中國茶文化的基礎上,為更好地為外賓提供服務努力地自學英語……幾年農業旅遊的發展,形成了"政府工作主抓旅遊,幹部認真鑽研旅遊,農民積極投資旅遊"的良好氛圍。

所得經驗

江心洲農業旅遊至今已經過了幾年的發展歷程,回顧這幾年的工作開展情況,江心洲的旅遊能夠得到迅速發展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現總結幾點經驗如下:

發掘自身特色,發展農業農俗旅遊

以發掘自身的個性特色為根本,大力發展農業旅遊、農俗旅遊。

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自然景色秀麗、人文資源豐富。要在南京的旅遊市場上分一杯羹,沒有自己的特色是行不通的,所以江心洲在認真的調研、考察、分析後決定大力發展有別於城市旅遊的農業旅遊。抓住農業結構調整的契機,創都市農業品牌,進行農田改造、調整農業結構、鞏固提高特色農業,形成集生產性、觀賞性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和旅遊勝地;旅遊活動的開展,有力地拉動了江心洲經濟的發展,使農民投資旅遊的熱情高漲,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積極引導農民,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發展農俗旅遊,並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幫助。由政府邀請有關民俗專家進行規劃設計的,農民投資興建的各個具有鄉土氣息民俗小館組合成了江心洲"民俗村",並成為江心洲旅遊業中另一個亮點,通過了國家旅遊局"國家AA級旅遊風景區(點)"的評審驗收。島上提供的有別於城市公園、風景名勝區的景觀和各類旅遊活動,對遊客尤其是城市居民產生了巨大的誘惑力和吸引力,使江心洲的農業旅遊得以快速發展。

做好資源開發保護,樹立旅遊品牌形象

以旅遊規劃為依據,做好資源的開發、保護工作,策劃特色旅遊活動,樹立旅遊品牌形象。

自1997年區、鎮兩級功能定位後,江心洲農業旅遊逐步興起,為充分利用資源,同時做好資源保護工作,江心洲邀請了有關專家上島進行了調研、座談,並委託南京市規劃局、規劃設計院作了《梅子洲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1998年委託省農科院作了《江心洲都市農業規劃》;2000年又委託紐西蘭貝卡爾公司作全島的旅遊發展規劃,目前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通過這些專業規劃,理清了發展思路,明確了發展方向,少走了彎路,同時對資源、環境進行了有效的保護,為以後的發展預留空間,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要吸引遊客,拉動人流,僅靠規劃還是遠遠不夠的。江心洲充分利用農業資源葡萄這個載體,精心策劃了"江心洲葡萄節"活動,使活動內容新穎、豐富、注重趣味性、新奇性、參與性、知識性,使旅遊常游常新,不斷有旅遊亮點來吸引遊客,拉住他們的目光,激發他們的遊興。連續幾年來葡萄節活動,使得江心洲的葡萄在南京乃至更廣泛地區都有了一定知名度,樹立了江心洲葡萄節的品牌形象。

大力吸引社會投資,進行市場化運作

以創新機制、營造環境為立足點,大力吸引社會投資,進行市場化運作。

江心洲在1997年發展旅遊業之初便瞄準社會資金,大力吸引社會投資,走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市場化發展路子。近三年來,省、市、區、鎮投入7000萬資金,築環洲大堤,修洲內道路,改造農業園區,美化環境,建設旅遊基礎配套設施,為旅遊業的發展創造物質基礎條件。同時,對上島投資者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只要是投資於旅遊項目的,做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另外,管理者感覺到既然是發展農業旅遊,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非常重要。在政府的引導下,不少農民參與到旅遊餐飲、旅遊交通等旅遊服務行業中來,近幾年又吸引了農民資金進行農俗景點的開發建設,僅農民投資興辦旅遊項目就達500多萬。因此,目前洲上的旅遊景點基本上都是由島上農民、島外企業及私人投資興建的。在吸納社會資金興辦旅遊的情況下,各景點開發的企業、個人均是獨立的市場主體,責、權、利相統一,風險與收益都由企業、個人自身承擔,使企業、個人作為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使他們在景點建設、市場開拓、經營管理等環節上下功夫,促使各景點出奇、出新、出精品來吸引遊客,並充分利用本地的農產品在包裝、改造後作為旅遊商品進行銷售,既解決了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又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獲得最大收益。而政府在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的同時,對市場競爭和產業發展進行合理的引導和調控。

大力開拓旅遊市場,擴大知名度

以宣傳促銷為主要途徑,大力開拓旅遊市場,擴大江心洲的知名度。

江心洲在做好規劃、加快景點開發的同時,積極向社會推出旅遊節慶活動,並通過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等新聞媒體適時、動態、多視角、全方位地進行宣傳,讓遊客及時了解江心洲各方面的變化及旅遊活動策劃情況,使江心洲成為廣大市民閒暇時出遊的首選地。以2000年葡萄節為例,此次活動分四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在節前兩個月就開始早期的宣傳,主要介紹本屆葡萄節與往年的不同之處,各類活動的策劃、景點的介紹,服務管理措施等;第二步在節前一個星期舉辦新聞發布會,進行密集宣傳,介紹活動內容,強化遊客印象;第三步是節日期間新聞的跟蹤報導;最後一步則是在活動尾期,邀請專家、記者發表各類評論文章。通過這四步全方位的、由淺入深的宣傳,提高江心洲葡萄節的知名度,帶來了大量的客源,也就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另外,江心洲積極參加各種旅遊促銷會,組織旅行社老總上島觀光遊覽、與旅行社合作,多方面宣傳江心洲旅遊。江心洲葡萄節開幕前在江蘇電視台《超級震撼》欄目及各大新聞媒體進行宣傳,開幕當天就吸引遊客2萬餘人。

交通設施

過江公路

夾江大橋

南京長江隧道

公交

552路

486路

軌道交通

南京捷運10號線江心洲站

江心洲有軌電車(規劃)

南京捷運4號線和南京捷運13號線研究在江心洲設站可能性

新聞

南京江心洲最新版規劃出爐 捷運4號線13號線都將設站

龍虎網訊 日新月異的江心洲島將會變成什麼模樣?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以下簡稱“江心洲”)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25日起在南京市規劃局進行批前公示。根據新版規劃,江心洲島近一半面積進行城市建設開發,緯七路沿線將成為島上的“新街口”,四號線二期將在島上設站。

規劃修編:江心洲居住用地213.35公頃,人口11萬

江心洲規劃總用地面積約為15.21平方公里。從用地現狀上看,現狀已建和在建的城市建設用地為298.28公頃,占總用地的19.61%,用地構成以道路交通設施用地、居住用地、研發產業用地、綠地廣場用地以及公共設施用地為主。目前島上還有村莊建設用地約93.75公頃,占總用地的6.16%。此外,非建設用地及已平整待建設用地約1129.31公頃,占總用地的74.23%,用地以農林用地、生態綠地以及水域為主。江心洲的規劃要求控制城市建設規模,保護生態基底,適當保留鄉村風貌。從發展規模上看,江心洲規劃總建築面積約740萬平方米;規劃常住人口約為11萬人。

打造環島生態綠鏈和五大功能區

從整體空間布局上看,江心洲將規劃形成五個主要功能片區,分別是低碳體驗島、科技發展島、綜合服務島、文化創意島和休閒旅遊島。

在產業布局上,江心洲將形成以生態環保產業、信息科技產業、文化旅遊產業為支柱,現代都市型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其中,生態環保產業集聚區主要布局在漢中路過江通道沿線、緯七路以北的環島西路沿線;信息科技產業主要布局在洲中緯七路兩側;文化旅遊產業主要布局在洲頭洲尾等環境資源較好的區域;現代都市型服務業主要布局在中新大道沿線交通條件較好的區域。

緯七路兩側將成江心洲地區中心

不少市民關心江心洲學校、商業等生活配套何時跟上。該規劃指出,在公共服務設施方面,江心洲的地區級中心規劃在緯七路兩側,以科研設計、商務辦公、生態公園等功能為主,形成地區性研發、商貿中新。全島設定3處居住社區中心,設定12個基層社區中心。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將結合軌道交通站點建設。在教育設施方面,江心洲將設定高中1所、國中3所、國小6所、幼稚園11所。

在交通系統方面,江心洲規劃了“兩快六主十三次”的道路網路結構,兩快是指緯七路和長江五橋,六主是指漢中西路過江通道、綠水街、利民路、青奧北路、中新大道和環島西路。在公共運輸方面,島上的捷運包括有捷運10號線(已運營,設有江心洲站)、捷運4號線二期(規劃中,十三五期間將建)、捷運13號線(遠期規劃中,預留設站)。值得一提的是,江心洲將打造覆蓋全島的相對獨立的慢行路網,這一慢行系統將覆蓋堤頂路、林蔭路和濱河步道等。在綜合防災規劃上,江心洲島的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

榮譽

2001年,被南京市人民政府評為"南京市安全文明鄉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