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區

江川區

江川區隸屬於雲南省玉溪市,在省中部偏東,地跨東經102°35′~102°55′,北緯24°12′~24°32′之間,東南與華寧、通海兩縣交界,西南與紅塔區接壤,西北與晉寧區、澄江兩區縣相鄰,區府大街街道海拔1730米。東西最大橫距31.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5.7公里,總面積850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4個鎮、2個鄉。 2014年末,江川完成生產總值612796萬元、增長9.8%;財政總收入8.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96億元;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619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74元。2014年末,江川常住人口28.53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31人。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江川區 江川區

先秦時期屬古滇國地。

西漢元封二年(前109)置俞元縣,屬益州郡。

三國蜀漢屬益州建寧郡。

西晉至南朝梁屬寧州興古郡。

北朝周屬南寧州。

隋屬南寧州總管府。

唐貞觀八年(634)置絳縣,屬劍南道姚州屬黎州;南詔時稱量水州;唐憲宗上元元年(760),南詔向東兼併黎州等地後,河陽郡屬下有江川縣,屬拓東節度。江川縣之名始於此。

宋大理國時屬步雄部,隸善闡府。

元憲宗六年(1256),改為步雄千戶所(江川千戶),屬羅伽萬戶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設江川州,領雙龍縣;至元二十年(1283),雙龍縣併入江川州,改江川州為江川縣,屬澂江路。

明為江川縣,屬澄江府。崇禎七年(1634),縣治由古城(今龍街鎮)遷至江川驛(今江城鎮)。

清初沿明制,為江川縣,屬澂江府。雍正八年(1730)七月,澂江府屬迤東道。

民國元年(1912)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江川縣以下設十鄉:榮富、古城、甸頭、牛摩、西山、海西、上雙龍、普妙、下雙龍、九寨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江川縣屬雲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駐彌勒縣)。

1950年,江川縣屬玉溪專區。1950年9月,將華寧縣寧海、維新兩鎮共149平方公里劃歸江川縣;同年10月,縣治從江城遷大街。1954年2月,原屬江川縣的祿充鄉、立昌鄉等11個自然村,85平方公裡面積劃入澂江縣管理。1956年1月,將華寧縣雄關、麥沖、上壩、中壩4鄉共161平方公里劃歸江川縣。1958年1月,江川縣劃出關嶺、乾海、新寨3個鄉入晉寧縣。1960年9月13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03次會議通過:撤銷江川縣,將原江川縣的行政區域並歸玉溪縣(1958年10月1日撤併)。1962年3月27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15次會議決定:恢復江川縣,以合併於玉溪縣的原江川縣行政區域為江川縣的行政區域(1961年11月)。1970年屬玉溪地區。1997年屬玉溪市。

2015年12月3日,國務院(國函[2015]208號)批覆同意撤銷江川縣,設立玉溪市江川區,以原江川縣的行政區域為江川區的行政區域,江川區人民政府駐大街街道寧海路34號。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全縣轄1鎮、11個區,69個鄉。1996年,全縣面積850平方公里,轄7鎮5鄉:大街鎮、江城鎮、龍街鎮、路居鎮、前衛鎮、九溪鎮、伏家營鎮、翠峰鄉、後衛鄉、大莊鄉、雄關鄉、安化彝族鄉。縣政府駐大街鎮。

2000年末,江川縣轄大街、江城、龍街、前衛、九溪、伏家營、路居7個鎮和翠峰、安化(彝族鄉)、後衛、大莊、雄關5個鄉,73個村(居)委會。

2001年12月3日,經省政府《關於江川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雲政復[2001]203號),同意江川縣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銷了翠峰鄉、江城鎮、龍街鎮,設立江城鎮;撤銷了前衛鎮、後衛鄉,設立前衛鎮;撤銷了大莊鄉、大街鎮、伏家營鎮,設立大街鎮。行政區劃調整後,江川縣所轄鄉鎮由原來的5鄉7鎮調整為2鄉5鎮共7個鄉鎮。2001年末,全縣轄5個鎮、1個鄉、1個民族鄉:大街鎮、江城鎮、前衛鎮、九溪鎮、路居鎮、雄關鄉、安化彝族鄉。

2006年末,全縣轄5個鎮、2個鄉,69個行政村、3個社區,345個自然村,463個村民小組。

2011年,撤銷大街鎮,設立大街街道。調整後,江川縣轄1個街道、4個鎮、2個鄉:大街街道、江城鎮、前衛鎮、九溪鎮、路居鎮、安化彝族鄉、雄關鄉。縣政府駐大街街道。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江川區轄1個街道、4個鎮、2個鄉:大街街道、江城鎮、前衛鎮、九溪鎮、路居鎮、安化彝族鄉、雄關鄉。區政府駐大街街道寧海路34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川區位於雲南中部偏東,地跨東經102°35′~102°55′,北緯24°12′~24°32′之間,東南與華寧、通海兩縣交界,西南與紅塔區接壤,西北與晉寧區、澂江縣相鄰,區政府駐地大街街道,海拔1730米,距省會昆明市100公里,距玉溪市政府所在地州城21公里。東西最大橫距31.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5.7公里,總面積85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江川區由湖泊、盆地、中低山脈組成,四周高、中部低,西部九溪略向玉溪傾斜。山脈多為南北走向和東西走向,東北走向較少;海拔最高點2648米(翠峰谷堆山),海拔最低點1690米(九溪河口村);城區海拔1730米,壩區海拔一般在1740米左右。

氣候

江川區屬中亞熱帶半乾燥高原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乾濕季分明。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江川區 江川區

江川境內有主要河流16條,河道總長184.8公里,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洪水流量315立方米/秒,多數為季節性河流。星雲湖為南北向不規則的橢圓形,南北長10.5公里,東西平均寬3.8公里,湖岸線長36.3公里,容水量1.84億立方米,面積34.71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米,平均水深7米,正常水位海拔1722米。縣境內還轄有全國第二大淡水深水湖泊撫仙湖,形如葫蘆狀,南北長約30公里,東西寬約10公里,湖岸線長90.6公里,總容水量185億立方米,總面積212平方公里,江川占水面總面積的32.5%,共68.9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約150米,平均水深80米。

土礦資源

2005年底,江川有耕地132057畝,占土地面積的10.36%。土壤狀況多屬紅壤、棕壤、紫色土、水稻土4個土類。已探明的礦產有石灰岩礦、白雲岩礦、磷塊岩礦、石英砂岩礦、粘土礦、含鉀岩礦和褐煤礦等12種之多。其中,磷礦石儲量大、品位高。

人口民族

江川區 江川區

2012年末常住人口初步預計28.3萬人,城鎮人口9.9萬人,城鎮化率35.0%。按公安戶籍人口統計的年末總人口為27.6萬人,比2011年增長0.3%。其中:農業人口22.6萬人,非農業人口4.9萬人。本年出生人口2572人,死亡人口181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7‰。在總人口中,漢族人口25.7萬人,占總人口的93.2%;少數民族人口1.9萬人,占總人口的6.8%。

2014年末,江川常住人口28.53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31人。 漢族和彝族是本地人口最多的兩個民族。

經濟

綜述

2014年末,江川完成生產總值612796萬元、增長9.8%;財政總收入8.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96億元;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619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74元。

2012全年完成地方生產總值(GDP)486945萬元,比2011年增長12.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3990萬元,增長6.9%,占GDP的比重為25.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0.0%;第二產業增加值148148萬元,增長17.7%,占GDP的比重為30.4%,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1%;第三產業增加值214807萬元,增長13.0%,占GDP的比重為44.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2.9%。人均生產總值17219元,比2011年增加1914元,增長12.2%。

2012年產業結構發生明顯改變,第一產業比重下降,第二、三產業比重明顯上升。三次產業結構由2011年的27.5:29.6:42.9調整為25.5:30.4:44.1,第一產業比重比2011年下降2%;第二產業比重比2011年提高0.8%,第三產業比重比2011年提高1.2%。

全年非公經濟增加值262134萬元,比2011年增加31148萬元,增長13.6%;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3.8%,比2011年提高0.2%。

第一產業

農業經濟平穩增長,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2012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99582萬元,增長18.1%。其中:農業產值120572萬元,增長20.1%;林業產值3122萬元,下降3.2%;牧業產值64184萬元,增長17.8%;漁業產值6579萬元,增長5.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5125萬元,增長10.9%。

2012 年江川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總產量

面 積(畝) 畝 產(公斤) 總 產(萬公斤)
2011年 2012年 增減 2011年 2012年 增減 2011年 2012年 增減
數量 %
總播種面積 349915 355538 5623
1、糧食 80733 79418 -1315 522 498 -24 4216 3958 -258 -6.1
(1)小麥 11028 9407 -1621 264 238 -26 291 224 -67 -23.0
(2)蠶豆 6817 6273 -544 181 164 -17 124 103 -21 -16.9
(3)洋芋 11525 10869 -656 506 484 -22 583 527 -56 -9.6
(4)稻穀 27906 27887 -19 716 667 -49 1999 1860 -139 -7.0
(5)包穀 17419 19071 1652 623 594 -29 1085 1133 48 4.4
2、油料 38219 37883 -336 197 193 -4 754 731 -23 -3.1
3、烤菸 101108 104675 3567 144 148 4 1461 1552 91 6.2
4、蔬菜 122513 125375 2862 1932 2028 96 23665 25427 1762 7.5
5、花卉 6808 7697 889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55538畝,比2011年增加5623畝,增長1.6%。其中:糧食播種面積79418畝,比2011年減少1315畝,下降1.6%。油料播種面積37883畝,比2011年減少336畝,下降0.9%。烤菸栽種面積104675畝,比2011年增加3567畝,增長3.5%。

江川收購菸葉1435.3萬公斤,上等煙比率71.75%,比2011年下降3.84%;收購單價為23.6元/公斤,比2011年提高3.79元/公斤;收購金額為33874萬元,比2011年增加5326萬元,增長18.66%。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5000畝,特色經濟林12650畝,核桃移植5400畝,防護林2350畝(旱冬瓜、杉木),封山育林20000畝。共育種木苗20.5畝,可供苗木87.7萬株,義務植樹61.2萬株,零星植樹61.2萬株。

畜牧業生產規模擴大,產品產量增加。肉蛋奶總產量39129.7 噸,比2011年增長9.3%。其中肉類總產量29706噸,增長9.6%。年內出欄肥豬271996頭,增加18839頭,增長7.4%;全年出售行銷仔豬1052581頭,減少107691頭,下降9.3%;生豬存欄253707頭,減少8435頭,下降3.2%。其中:能繁殖母豬45009頭,增加3393頭,增長8.2%。

全年水產品產量3806噸,其中:星雲湖1910噸,撫仙湖486噸。

第二產業

2012全年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460834萬元,比2011年增加120705萬元,增長3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50394萬元,增加64675萬元,增長34.8%;規模以下工業產值210440萬元,增加56030萬元,增長36.3%。在全部工業總產值中,輕工業產值162593萬元,比2011年增長46.6%,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5.3%;重工業產值298240萬元,比2011年增長33.6%,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4.7%。

2011年江川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單位 2011年 2012年 增減
數量 %
磷礦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 982041 926417 -55624 -5.7
精製食用植物油 1921 1771 -150 -7.8
小麥粉 6146 5299 -847 -13.8
農用肥料 9311 9123 -188 -2.0
黃磷 20539 30222 9683 47.1
機製紙及紙板 17752 24132 6380 35.9
紙製品 36765 48760 11995 32.6
水泥 589172 903568 314396 53.4
萬塊 13100 15393 2293 17.5
糕點 207 201 -6 -2.9

完成工業增加值105778萬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9044萬元,比2011年增加18551萬元,增長26.2%。

完成建築業增加值42370萬元,比2011年增加2018萬元,增長3.2%。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生產性投入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發展後勁增強。全年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5419萬元,比2011年增加79777萬元,增長45.4%,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15654萬元,減少13400萬元,下降10.4%;工業投資完成61834萬元,增加47699萬元,是2011年工業投資的3.37倍。

第三產業

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業進一步發展。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32614萬元,比2011年增加3409萬元,增長6.6%,增速比2011年下降8.8%。公路建設成效明顯,客貨運輸發展平穩。年末公路總里程達881.24公里,其中:一級公路15.07公里,二級公路54.16公里,三級公路196.54公里,四級公路575.47公里,等外公路24公里。年末全縣擁有載貨汽車7956輛,載客汽車134輛。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674萬元,增加116萬元,增長20.7%。電信業務總量1945萬元,增加322萬元,增長19.8%。年末電話用戶23346戶,其中:公用電話1115戶,住宅電話9330戶,流動市話198戶,行動電話12703戶。

貿易、住宿、餐飲業和消費物價

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增長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096萬元,比2011年增長14.3%。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6221萬元,增長14.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7875萬元,增長14.2%。按行業統計,批發貿易業消費品零售額8314萬元,增長10.0%;零售貿易業消費品零售額92033萬元,增長15.1%;住宿業消費品零售額8979萬元,增長21.0%;餐飲業消費品零售額24769萬元,增長10.6%。按經濟類型統計,公有經濟消費品零售額30257萬元,增長12.0%;非公有經濟消費品零售額103839萬元,增長14.9%。

批發業銷售額24412萬元,增長20.0%,零售業銷售額105256萬元,增長21.7%,住宿業營業額13925萬元,增長26.7%,餐飲業營業額36510萬元,增長24.7%。

居民消費價格比2011年上漲2.5%,商品零售價格比2011年上漲2.2%,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比2011年上漲8.0%。

2012年江川城鎮居民消費價格分類指數

單位 與2011年12月對比 與2011年全年對比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 101.5 102.5
1、食品 % 101.0 104.5
2、菸酒 % 100.3 100.2
3、衣著 % 101.4 101.2
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 100.1 99.4
5、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 % 100.1 100.3
6、交通和通信 % 102.9 103.5
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 98.0 101.5
8、居住 % 104.7 101.8

對外經濟和旅遊

全年招商引資項目共實施28個,其中:續建項目8個,新建項目20個。

2012年內實際利用縣外國內資金145700萬元,比2011年增加31025萬元,增長27.0%,其中:市外國內資金139060萬元,增加33815萬元,增長32.1%;省外資金120510萬元,增加24827萬元,增長26.0%。利用外資3100萬元人民幣,為外資企業境內人民幣投資(約合490萬美元)。完成市政府考核指標300萬美元的164.0%。

共接待遊客189.31萬人次,比2011年增加18.01萬人次,增長10.5%。旅遊總收入達到81396.35萬元,增加 14028.91萬元,增長20.8%。

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總收入51133萬元,比2011年增收8154萬元,增長19.0%。地方財政收入40529萬元,增收6756萬元,增長20.0%。地方財政支出118773萬元,增支18808萬元,增長18.8%。

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餘額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30340萬元,比2011年增長14.2%,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64601萬元,增長19.3%。各項貸款餘額445293萬元,增長25.3%,存貸比為61.0%,比2011年提高5.4%。

社會事業

教育

江川區 江川區

2012年,江川共有公立學校78所,其中:鄉鎮中心完小12所,村完小42所,一貫制學校5所,教學點3個,鄉鎮中學11所,普通高中2所,職中1所,進修學校1所,縣幼稚園1所。有教學班1209個,其中:幼兒學前班210個,國小631個,國中265個,普通高中70個,職業高中33個。在校生49108人,其中:在園(班)幼兒數6827人,國小22073人,國中13471人,普通高中5309人,職業高中1428人。國小毛入學率113.04%,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99.96%,輟學率0.31%,畢業率99.93%,國小畢業生升學率98.83%,年鞏固率99.77%,新招一年級新生受過一年學前教育率100%,學前幼兒毛入園(班)率81.7%,15周歲初等教育完成率99.87%。國中毛入學率116.14%,國中畢業率99.48%,國中輟學率2.11%,年鞏固率98.31%,17周歲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98.92%。現有教職工2672人,其中正式教職工2408人,臨時教職工207人,保全57人;專任教師合格率高中達99.63%、國中達99.4%、國小達96.96%。

醫療

江川區 江川區

2012年末,江川共有衛生機構12個,其中醫院2個、衛生院7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檢驗機構1個。衛生技術人員44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95人,註冊護士141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724張。鄉鎮衛生院7個,床位267張,衛生技術人員151人。村級衛生室75個,鄉村醫生273人。有233182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73%。

科技

2012全年共向國家、省、市推薦申報科技項目和科普專項共32個,其中:國家級科技項目3個,省級科技項目10個,市級科技項目4個,縣級科技項目2個,國家級科普項目2個,省級科普項目3個,市級科普項目8個。申報成功的國家、省、市各類科技項目10項,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3個,市級4個,縣級2個;科普專項獲得立項的9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2個,市級5個。培育全縣農業產業化企業31個,累計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個、綠色食品認證3個、有機食品認證2個。全年申請專利35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2 件,實用型13件,外觀設計20件;專利授權量30件,其中:發明專利4件、實用新型專利7件、外觀設計專利19件。

體育

2012年,江川七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社區均成立了全民健身領導小組,掛牌成立了“全民健身指導站”,擁有晨晚訓練點39個。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25人,其中:國家級2人,一級6人,二級112人,三級105人。2012年承辦市級以上體育比賽活動 3 次,舉辦縣級體育比賽活動18次,組織基層體育比賽活動8次,全縣體育人口達37 %。舉辦全民健身活動11次,人數3萬人次;年末全縣擁有體育場地299個,體育局擁有體育場地2個,年內開放使用6萬人次;舉辦培訓班3期,參加培訓181人次。競訓體育有省布傳統游泳項目1個點,在訓運動員28人;市布傳統訓練項目(田徑、柔道、腳踏車)3個點,在訓運動員67人;縣布訓練項目(籃球、武術)2個點,在訓運動員35人。全年參加體育達標學校26所。

就業

2012年末,在崗職工14192人,比上年末增加2775人,其中:國有單位在崗職工6545人,增加107人;城鎮集體單位在崗職工362人,增加160人;其它單位在崗職工7285人,增加2508人。全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2724元,增加1224元,增長3.9%,其中:企業單位47005元,增加6978元,增長17.4%;事業單位42657元,增加1400元,增長3.4%;機關單位44315元,增加2309元,增長5.5%。2012年共開發就業崗位408個,新增就業1922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7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4%,有序組織勞務輸出702人,實現打工經濟收入56餘萬元。

社保

2012年末,共有373戶企業8550人參加養老保險統籌,全年共發放養老金4258萬元;有253戶6465人參加失業保險統籌,發放失業救濟金109.52萬元;有13563人參加醫療保險統籌,支付醫療保險金2727.13萬元;參加農村養老保險169857人,支付農村養老保險金2582萬元;參加工傷保險統籌企業353 戶8052人;參加生育保險統籌企業169戶3309人。全年對城市低保受益戶3508戶4328人發放低保金1018.61萬元。對農村低保受益戶9310戶10166人發放定期生活救助1024.73萬元,對農村五保戶681戶721人發放定期生活救助262.6萬元。年末共有優撫對象10021人,全年共對3015人發放各類補助金1002.49萬元;兌現義務兵家屬優待金266人87.78萬元。

文化

2012年末,江川共有大小文藝隊319個,全年舉行文藝比賽23次;組織文藝活動110次;現有文化廳室89個,全年共舉辦展覽46期,舉辦各種培訓班65期。

交通運輸

2012年,江川共有縣鄉道路293條,總里程達884.6 公里,新建、改建鄉村公路196.6公里,7個鄉鎮72個行政村和345個自然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共擁有客貨運站8個,其中二級客運站2個。

風景名勝

江川區 江川區
碧雲山,坐落在江城鎮明星村後,前有撫仙湖掩映,右邊是“應山歌”,左邊是“抗浪魚洞”。碧雲山上碧雲寺,又名“武當別院”,乃湖北武當山分院,建於清乾隆年間。
江川區 江川區
明星魚洞,百餘個魚洞依石壁之下的泉眼分布在近千餘米長的撫仙湖沿岸。每年的3-9月,是撫仙湖特產抗浪魚捕撈的主要季節。當地漁民用木製的水車從綠樹掩映的石洞泉眼裡把泉水車出,經過溝道流入湖內,泉水與湖水的溫差和流速恰好迎合了爭強好勝、喜歡清水的抗浪魚的生活習性,魚兒便群集搶水而上,鑽人了漁民們預先放置在流水溝道里的竹籠而被捕獲、這種捕魚方法歷代沿襲,古老而獨特,人們稱之為“車水捕魚”。
江川區 江川區
孤山,原名瀛海山,位於距江川城區約17公里的撫仙湖江川水域之中。明代以前瀛海山傍有一小島,兩島之間有一鐵橋相通。明末一夕地震,小島及虹飲橋沉沒,唯瀛海山屹然獨存,孤山由此得名。孤山成於宋,盛於明,曾建有八殿五閣三亭一堂一庵一塔。
江川區 江川區
界魚石屬碳酸鹽岩石礫塊,石塊壁面上有經地質時期溶蝕形成的溶孔。界魚石背靠野牛山,面臨連通星雲湖撫仙湖的玉帶河。石塊所在的北岸山坡林木茂密。玉帶河寬70m,水深3-4m,長約2.1km,在界魚石上題刻有“界魚石”,及清江川縣令李密題書“石怪鱗驚”,鐵嶺竺文人兆鵬題書“魚各有性”。
江川區 江川區
明星景區位於撫仙湖的西岸,江川區與澂江縣的交界處,距離祿充12公里,在澄江至江川公路西側百米處有座碧雲山,從山腳登499級石階而上,轉36道彎便可到達碧雲寺,這座寺院又稱為武當別院,寺內大多是道教仿古建築。每到農曆三月初三,是碧雲寺的廟會日,屆時大多滇中人來此-。
江川區 江川區
台山書院位於城區北5公里的星雲湖西岸,原為台山寺,始建於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共有主殿四座,即觀音殿、明倫殿、正殿及財神殿、豬神殿,占地3500平方米。寺內懸有光緒乙未年間雲南督學、河南項城高約中所書的“台山書院”。院內有羅漢松古樹一株,樹幹古老蒼勁,其樹之大為滇南少見,康熙年間已被列為古樹,勒石記人寺碑。該院房屋完全建在海螺殼堆積起來的山丘上,周圍有七個小山巒環繞,名曰“雲星拱月”;山上屋內外均長有不可合抱的青香樹和紅蓮頭樹,是鷺鷥棲息之所,當地人也稱台山為鷺鷥山。
江川區 江川區
星雲湖位於江川城區以北1公里處,與撫仙湖一山之隔,一河相連,俗稱江川海。湖水碧綠清澈,透明度約1.5米。星雲湖還盛產聞名全國的“江川大頭魚”、銀魚。
江川區 江川區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位於昆明以南,江川境內,距離昆明約110公里,於1994年建成開放,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博物館。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共建造設定了8個展廳,現開放有兩個青銅器展廳和一個書畫展廳。書畫展廳主要陳列的是當代江川籍書畫家的作品以及曾參觀過博物館的一些知名人士的書畫作品。青銅展廳集中陳列展出了館藏2000餘件文物中的279件,其中包括青銅器、金器、玉器等。

地方特產

江川區 江川區
酥餅又稱“滿油餅”,選用上等白糖、紅糖、蕎面、飯豆為主料,加上芝麻、玫瑰等,用熟豬油攪爛心子,再加菜油精製,然後入爐烘烤而成。
江川區 江川區
江川星雲湖特產碌魚,俗稱“大頭魚”,學名柏氏鯉,為鯉科魚類。一般個體重在300—400克,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江川區 江川區
鹽水魚可長期保存,味道獨特,既有醃魚的香辣味,又有活魚的鮮甜味,且肉質細膩,吃起來格外爽口。
江川區 江川區
九溪糍粑,用糯米泡水一日左右後蒸熟,倒入石臼中舂爛至八成,撒入事先碾碎的黃果皮、花椒和白糖,接著舂到看不到飯粒即可。

著名人物

曲煥章:“雲南白藥”創始人。

唐淮源:陸軍上將。

金漢鼎: 滇軍代總司令、代理雲南省長。

魯子材:被孫中山譽為“邦家之光”的中將。

普文治:書畫家。

劉永富:江川縣政協第一、第二、第三屆委員。

楊嘉善:巴拿馬世界書法大賽第二名獲得者,曾任過縣政府財政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