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蘇軾
【朝代】:北宋
【體裁】:詞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
鳳凰山下雨初晴②。 水風清, 晚霞明。 一朵芙蕖③, 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④。忽聞江上弄哀箏⑤。 苦含情, 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⑥。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⑦。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格律
十年生死兩茫茫。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不思量,自難忘。
仄平平, 仄平平。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縱使相逢應不識,
(仄)仄(平)平平仄仄,
塵滿面,鬢如霜。
平仄仄,仄平平。
夜來幽夢忽還鄉。
(平)平(仄)仄仄平平。
小軒窗,正梳妝。
仄平平,仄平平。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料得年年斷腸處,
(仄)仄(平)平平仄仄,
明月夜,短松岡。
平仄仄,仄平平。
注釋
①熙寧七年 (1074) 作。湖:指杭州西湖。張先:著名詞人。 ②鳳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 ③芙蕖:荷花。 ④娉婷:姿態美好,此指美女。 ⑤江上:宋袁文《甕牖閒評》引作“筵上”。 ⑥湘靈:湘水女神,相傳原為舜妃。《楚辭·九歌》有《湘夫人》。 ⑦欲待三句:化用唐錢起《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句意。《甕牖閒評》載:“東坡倅錢塘日,忽劉貢父相訪,因拉與同游西湖。……有小舟翩然至前,一婦人甚佳,見東坡自敘:‘少年景慕高名,以在室無由得見。今已嫁為民妻,聞公游湖,不避罪而來。善彈箏,願獻一曲,輒求一小詞以為終身之榮,可乎?’東坡不能卻,援筆而成,與之。”倅:副。蘇軾時為杭州通判,是知州副職,故稱。
賞析
作者富有情趣地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者的美麗與音樂的動人。詞中將彈箏人置於雨後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與景色相映成趣,音樂與山水相得益彰,在對人物的描寫上,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襯托的手法。
開頭三句寫山色湖光,只是作為人物的背景畫面。“一朵芙蕖”兩句緊接其後,既實寫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收到了雙關的藝術效果。從結構上看,這一表面寫景,而實則轉入對彈箏人的描寫,真可說是天衣無縫。據《墨莊漫錄》,彈箏人三十餘歲,“風韻嫻雅,綽有態度”,此處用“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的比喻寫她,不僅準確,而且極有情趣。接著便從白鷺似也有意傾慕來烘托彈箏人的美麗。詞中之雙白鷺實是喻指二客呆視不動的情狀。
下片則重點寫音樂。從樂曲總的旋律來寫,故曰“哀箏”,從樂曲傳達的感情來寫,故言“苦(甚、極的意思)含情”;謂“遣誰聽”,是說樂曲哀傷,誰能忍聽,是從聽者的角度來寫;此下再進一步渲染樂曲的哀傷,謂無知的大自然也為之感動:煙靄為之斂容,雲彩為之收色;最後再總括一句,這哀傷的樂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湘靈,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詞寫到這裡,把樂曲的哀傷動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這樣哀怨動人的樂曲非
人間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樣的神靈之手。與此同時,“依約是湘靈”這總綰樂曲的一句,又隱喻彈箏人有如湘靈之美好。詞的最後,承“依約”一句正待寫人,卻又採取欲擒故縱的手法,不僅沒有正面去描寫人物,反而寫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人不見,數峰青”兩句,用唐代詩人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是那樣的自然、貼切而又不露痕跡。它不僅意象動人,而且在結構上還暗承“依約是湘靈”一句,把上下用典結合起來。“數峰青”又回應詞的開頭“鳳凰山下雨初晴”描寫的雨過山青的景象,真可謂言盡而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