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我國第一座大跨度懸索橋汕頭海灣大橋建成後,媽嶼島便成了這座大橋的一個橋墩,與海灣大橋連成一體,形成一道新的景觀。海灣大橋有通往媽嶼島的引橋,現在往返媽嶼島方便得多了。
媽嶼島長0.65公里,寬0.64公里,面積0.206平方公里,海拔39米,海岸線長2.3公里。由於地處汕頭內海向外海的出口,地理位置險要,解放後一直做為海防前哨,被列為軍事禁區,1979年才對外開放,闢為旅遊景點。
來到碼頭,海上有塊黑褐色的石頭,其貌不揚,當地人叫它媽印石,相傳為媽祖化神入海時的遺蹟。說來也怪,這媽印石不論潮漲潮落,總是浮出海面,不被海水淹沒。
島上最奇之處,莫過於一島有兩座媽祖廟。沿海漁民信奉媽祖本是平常事,但一島兩廟,且相鄰而立,香火相映,卻是此島獨有之景。
位於媽嶼島北面山麓的古廟是元代漁民從湄洲祖廟請來香火而創建的,後毀,1861年(清鹹豐十一年)重建,1928年重修,是粵東沿海最早的媽宮之一。古廟有正殿,三開間,廟內保存始建的二根梭型石柱。多少年來,人們出海前都要上島祭拜,帶活雞放生,以至島上雞群滿山,故媽嶼島亦稱放雞山。現廟前有座雄雞雕塑,色彩斑斕,正是這段歷史的寫照。
傳說,老廟的香爐不知何故,一連三次滾落山坡,引起人們的猜測,大概是媽祖住得久了,想搬新居。於是,在香爐落地處,又建起一座新廟。島上遂有新舊兩座“天后廟”。新廟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分門亭、下堂、龍虎天井、拜廳、正堂,規模較大。後兩廟皆失修傾塌,1981年重新修建。
重修後新廟體現了潮汕木雕、石刻、嵌瓷三大建築藝術特色,尤其是屋脊的薛仁貴征東、羅通掃北等6組嵌瓷塑像,久經海風日曬而不褪色,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令人叫絕。廟內天后娘娘像前,有一副對聯:“江河湖泊清波浪,通達遠近逍遙遊”,上聯七字全部以三點水做偏旁,下聯偏旁全部“坐船”,頗有特色。
鸞山有座“觀海亭”,因1962年陶鑄同志登島倡建,又稱“陶鑄亭”。1983年2月,著名書畫家劉海粟87歲時留下“媽嶼碧海飛白浪,天風海濤曲末終”題詞,現刻於醉潮樓前雕塑上。
島上最高處立有觀世音菩薩巨型石雕像,高12米,由大小105塊石雕砌成,從海灣大橋上過往時皆可望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