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永遠的田野》是2007年在向海湖畔拍攝的電視連續劇。由叢麗、闞小龍任製片,孫沙、闞小龍擔綱導演,馮延飛編劇,是曾經在央視熱播的《希望的田野》和《美麗的田野》的姊妹篇和結束篇,也是吉林戲劇的又一部登高之作。主創人員為把“田野系列”推向更高峰,為此,編劇、製片和導演們經過一年多的醞釀,開拍了第三部《永遠的田野》。《永遠的田野》講述了生活在中國最底層的普通農民對自己的土地的熱愛和捍衛,突出人和自然的關係,向海的美正是這種關係和諧相處的寫照。
主創
編劇馮延飛:
馮延飛自稱他有農民情結,他的劇寫的是農村的想像、農民的想像,不寫想像中的農民。《永遠的田野》的主題是‘記住恩情、忘記仇恨’,和以往農村題材相比,這部戲角度不同,更人文一些。
製片叢麗:
做過多年電視主持人的叢麗已經成功轉型為著名電視劇製片人,她對《永遠的田野》的認識是:這部戲不是常規意義的農村電視劇,它的主題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就是和諧。人與自然、人與生靈、人與土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這部劇的重點,所以這部劇表達的是國際化的大主題。選擇演員時都要求演員必須有一顆美好的心靈,要求他們愛動物、愛自然。
主演張延:
時尚靚麗的張延很少參演農村題材的電視劇,這次她在劇中扮演一個志願到向海養鶴以完成逝去愛人心愿的環保人士,這個人物對她觸動很大,他覺得這部戲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主題非常好。劇中人物真的是把他感動了,接這部戲,還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要扮演的這個角色。
主演艾麗婭:
艾麗婭在劇中扮演程煜的妻子金蘭,是一個非常善良的農村婦女。這部戲是把東北農村生活的精華提煉出來了。她也是東北人,她說在這裡拍戲有回家的感覺。
主演王新軍:
硬漢王新軍近期頻繁接戲,這次扮演農民,他承認自己有點私心,近期有兩部戲都要播出,一部扮演的是城市裡的大款,一部扮演的是有為的復轉軍人,這部戲演農民,他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演技,拓寬戲路。王新軍坦言,雖然在《永遠的田野》中扮演的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村硬漢,但在沒有硝煙的戰場,這個角色更具深遠的意義。這部《永遠的田野》把主題放在了人與自然、人與生靈、人與土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關心的不僅僅是農民的發家致富,而是把焦點對準了生態環境這個重要的主題,以破壞生態平衡導致村莊面臨是留是廢的生死抉擇為主線,比以往的農村題材站在了更高的高度來看待農村致富之路上所遇到的問題。王新軍提到導演在挑選演員時都要求演員必須有一顆愛心,愛動物,愛自然。王新軍也多次倡導大家都要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花絮
愛演戲的丹頂鶴
張延穿上大紅的衣服,要在草海中演一段和丹頂鶴親熱的戲。鶴群先是往相反的方向飛,很快就飛了回來,一群鶴從張延的頭上掠過,效果好得令導演連聲歡呼。最神奇的是,當張延又一次擺好姿勢時,一隻鶴幾乎貼著張延的頭頂展翅飛過。鶴群散去後,還有一隻鶴遠遠地站著向張延這邊望,大家戲稱這隻鶴一定想當演員,剛才演得還不過癮。孫沙導演說,片子出來,一定會有人問大家是怎么用電腦做出來的,其實全是真實的。
殺傷力十足的蚊子
向海的蚊子非常厲害,在外景地,劇組人員告訴記者小心,記者還有點不當回事,大白天的有什麼蚊子,沒想到不大一會後背就被咬了一口。和劇組人員交談,大家紛紛開始聲討蚊子的罪惡。有的眼睛被咬了,有的嘴還腫著,幾乎就沒有人沒被蚊子“親近”過。演員張延說起蚊子心有餘悸:大白天的就把臉咬了,簡直是太恐怖了。
“男人婆”變身東北外來戶
在劇組成員中看到了《粉紅女郎》里的“男人婆”張延,這個意外發現讓現場頓時變得熱鬧起來,不少觀眾與張延合影留念。張延表示,與“男人婆”相比,她在這部戲裡的角色更偏重感情,是一個為了愛而不顧一切的女孩。
主創理想
拍一部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的電視劇
———《永遠的田野》主創的理想
將“田野”系列拍成三部曲是製片人叢麗和導演闞小龍一直以來的心愿,繼《希望的田野》和《美麗的田野》之後,他們又拍攝了《永遠的田野》。
闞小龍的表述清晰而飽含激情:“中國的農村生產關係相對單一,在拍過多部農村戲後,我們覺得再在這方面繼續下去有點雷同,於是決定拓展題材範圍。其實我們這部戲拍的就是‘和諧’這個大主題。我們在這部劇里提出的就是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人與人的和諧,這才是大和諧。”
叢麗說,該劇的劇情是身處向海自然保護區中的望海村因為不重視環境保護,在一場洪水過後面臨集體遷出的命運,此時,生於斯長於斯的村民才發現家鄉是如此難以離開的地方。闞小龍說:“馮延飛的劇本有強烈的文學色彩,人物獨特,對普通民眾給予了最大的人文關懷。這使我們這部戲顯得與眾不同。”
人物形象
這部戲人物眾多,叢麗和闞小龍多方出擊,調動了大量實力和名氣兼具的資深演員,包括程煜、周小斌、吳軍、姜鴻波、王新軍、張延等。程煜扮演劇中的男主角黃榆,“這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在死之前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不讓家鄉在自己手裡消失。”而張延扮演的葉思語是一個環保志願者,在丈夫因保護丹頂鶴死去之後,她來到了丈夫工作過的地方,繼續丈夫未完成的心愿。闞小龍說:“在這部戲裡,我們用三個人物表達了三種承諾。黃榆是對人民的承諾,葉思語是對愛情的承諾,還有個為戰友守墓幾十年的老知青表達的是對友誼的承諾。所以從‘田野’系列上來說,這部戲大踏步地前進了。我們也想藉助這個題材,拍出一部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的電視劇。”
艱苦的拍攝
《永遠的田野》選景在通榆縣向海自然保護區。向海地處吉林西部,是中國著名的濕地,美則美矣,但是拍攝起來卻是另一番感覺。“這部戲比上兩部難度都要大,可以說是大多了。我們開玩笑說吳軍離不開羊,張延離不開鶴。人可以按照導演的要求進戲,但是動物不行。比如為了拍攝張延和鶴的戲,我們修了一條棧道,刷上色後鶴不認識了,不敢過來,我們只好等它們熟悉後才能拍。為了拍大雁,我們早上4點半就得起來。”向海是濕地,蚊子特別多,闞小龍說:“一次我在監視器中看見張延臉上有個黑點,我說怎么不弄下去,後來才發現是只蚊子,演員為了不間斷拍攝就那么挺著。”
闞小龍說:“‘田野’系列的主旨就是兩句話:將美麗進行到底,將善良進行到底。”
幕後
《永遠的田野》能有這么好的結果,是與這個創作集體分不開的,大家珍惜前兩部田野劇的成功才對這部田野劇如此傾情,工作熱情空前高漲。在選外景的一個星期里他們在一起渡過了無雨夏天的最後幾日,大家不分彼此,開動腦筋集思廣益,在不那么令人滿意的外景選擇中,在製片人和導演嚴格的要求下,大家紛紛出主意想辦法,利用一個村莊原始的地形地貌,加工出一個可供拍攝的自然村和村委會,特別是製片人提出的泥房粉飾和鳥島棧橋;美術提出的構建鳥島木屋;攝影提出水下攝影等等,不但反映了大家工作的主動,同時也說明了這個集體是有著深厚的創作實力和豐富想像力的。
農村題材電視劇大盤點
農村題材電視劇講述的故事,都是發生在農民身邊的事情。黨群關係、幹群關係、脫貧致富、計畫生育、保護耕地、進城務工……既涉及農村社會的種種問題,也關乎人的精神面貌的變遷,因而不僅讓農民,也讓城市觀眾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