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青龍山森林公園

永登青龍山森林公園

永登青龍山公園的靈秀,不但是它承載了五千年的河湟文化,而且還因它是鑲嵌在浩瀚的荒山禿嶺中的一顆綠色明珠。一九八五年,永登縣委、縣政府將青龍山闢為公園,開始了再造秀美山川的嘗試。經過十五年的艱苦奮鬥,一個自然景色優美、人文景觀宏偉的人造怡園展現在人們面前。目前,公園裡噴泉吐翠,花木爭榮,樓亭廊閣,懷古頌今,吸引了大批的本地人、外地人、中國人、外國人。凡到此遊覽者,均讚不絕口,稱頌這是改造自然環境,繼承傳統文化的傑作,稱讚青龍山這個名字古老而新穎,神秘而浪漫。 青龍山公園建設於1985年,現有綠化面積750畝,栽培著油松、雲杉、蘋果、新疆楊等喬木樹種20多種20多萬株,玫瑰,檸條、紅柳、紫穗槐等灌木10多種12萬多叢,各類花壇5000多平方米。"常青樹-花灌木-草坪"、"喬木-常青樹-觀賞樹"等一系列最佳化組合種植模式初具規模,園內四季長青,風景優美。 在人文景觀方面,先後建成了眼光閣、玉皇殿、牌坊亭、蝴蝶亭、鴛鴦亭、三台閣、永寧寺、臥龍橋、騰雲橋、鐘鼓樓等十多處仿古建築。總建築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縱貫公園內的明長城和後山的漢長城遺址,顯示了永登的悠久歷史;革命烈士張振聲之墓告誡遊人勝利來之不易;鐘鼓樓集中追述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承載了永登人民的輝煌業績;臥龍、騰雲二橋展示了永登兒女熱愛愛家鄉的赤子之情和東西部人民相互支援,共同發展的深情厚意。青龍山公園已成為河西走廊門戶的遊覽勝地。 在甘肅蘭州永登縣城東側境內的諸多景點當中,如果把吐魯溝當作雍容華貴的大家閨秀,那么青龍山就屬於那種纖巧秀麗的小家碧玉。大漢王朝經略河西,驃騎將軍的慧眼使永登之城誕生在龍鳳穴上,得山水靈氣,蘊天地華英,龍山麗水,讓永登小城卓而不凡,秀絕西陲。青龍山在永登縣城之東,俗稱東山。古人稱東方為“青龍”,故名青龍山。又據有關人士講,其山形似龍故名。但是觀其山形,並非像龍,說其山名因山形而來,未免有點牽強。 永登人對青龍山有種很特殊的感情。

基本信息

永登青龍山公園的靈秀,不但是它承載了五千年的河湟文化,而且還因它是鑲嵌在浩瀚的荒山禿嶺中的一顆綠色明珠。一九八五年,永登縣委、縣政府將青龍山闢為公園,開始了再造秀美山川的嘗試。經過十五年的艱苦奮鬥,一個自然景色優美、人文景觀宏偉的人造怡園展現在人們面前。目前,公園裡噴泉吐翠,花木爭榮,樓亭廊閣,懷古頌今,吸引了大批的本地人、外地人、中國人、外國人。凡到此遊覽者,均讚不絕口,稱頌這是改造自然環境,繼承傳統文化的傑作,稱讚青龍山這個名字古老而新穎,神秘而浪漫。 青龍山公園建設於1985年,現有綠化面積750畝,栽培著油松、雲杉、蘋果、新疆楊等喬木樹種20多種20多萬株,玫瑰,檸條、紅柳、紫穗槐等灌木10多種12萬多叢,各類花壇5000多平方米。"常青樹-花灌木-草坪"、"喬木-常青樹-觀賞樹"等一系列最佳化組合種植模式初具規模,園內四季長青,風景優美。 在人文景觀方面,先後建成了眼光閣、玉皇殿、牌坊亭、蝴蝶亭、鴛鴦亭、三台閣、永寧寺、臥龍橋、騰雲橋、鐘鼓樓等十多處仿古建築。總建築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縱貫公園內的明長城和後山的漢長城遺址,顯示了永登的悠久歷史;革命烈士張振聲之墓告誡遊人勝利來之不易;鐘鼓樓集中追述了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承載了永登人民的輝煌業績;臥龍、騰雲二橋展示了永登兒女熱愛愛家鄉的赤子之情和東西部人民相互支援,共同發展的深情厚意。青龍山公園已成為河西走廊門戶的遊覽勝地。 在甘肅蘭州永登縣城東側境內的諸多景點當中,如果把吐魯溝當作雍容華貴的大家閨秀,那么青龍山就屬於那種纖巧秀麗的小家碧玉。大漢王朝經略河西,驃騎將軍的慧眼使永登之城誕生在龍鳳穴上,得山水靈氣,蘊天地華英,龍山麗水,讓永登小城卓而不凡,秀絕西陲。青龍山在永登縣城之東,俗稱東山。古人稱東方為“青龍”,故名青龍山。又據有關人士講,其山形似龍故名。但是觀其山形,並非像龍,說其山名因山形而來,未免有點牽強。 永登人對青龍山有種很特殊的感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