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綠茶

永泰綠茶

永泰綠茶,福建省永泰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永泰縣範圍內種植茶樹的鮮葉,在永泰縣境內特定的地理環境栽培種植和以獨特的加工方式,經殺青、揉捻、做形、烘乾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外形條索緊結、勻整,色澤綠潤毫顯;香氣栗香顯、帶花香,滋味鮮醇甘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綠亮勻齊的品質特徵。

2015年11月0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永泰綠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信息

產品特點

外在特徵:永泰縣範圍內種植茶樹的鮮葉,在永泰縣境內特定的地理環境栽培種植和以獨特的加工方式,經殺青、揉捻、做形、烘乾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外形條索緊結、勻整,色澤綠潤毫顯;香氣栗香顯、帶花香,滋味鮮醇甘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綠亮勻齊的品質特徵。

內在品質指標:經檢測永泰綠茶含有茶多酚10—30%,咖啡鹼2—4%,採用水解法測出胺基酸總量為100—220克/千克。

永泰綠茶 永泰綠茶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永泰位居閩中,地處閩江支流大樟溪中上游,戴雲山脈東北麓,總面積2241平方公里,有福州“後花園”的雅稱。2014年永泰通過國家驗收,成為福州市首個生態縣。永泰縣區域地勢高峻,雲霧繚繞,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森林覆蓋率達76.8%。永泰地質屬浙閩粵火山活動帶閩東火山活動亞帶內,受火山作用強烈,又受後期造山運動新構造升降和震盪影響,境內群山林立、溝谷深切、溪流縱橫。全縣地理概貌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勢高峻,層巒疊嶂,大部分地區海拔在500米以上,使得永泰縣茶樹種植區域具有高海拔茶園相對低溫、高濕和多雲霧的特徵,促使永泰茶葉優質品質的形成。而且有相關研究表明,茶多酚和兒茶素隨著山地海拔高度的提高而減少,而胺基酸則是增加,這為茶葉的鮮爽甘醇提供涼物質基礎。永泰縣主要以紅壤為主,沙性好,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養分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強,尤其是西山片區的同安、紅星、白雲等高山鄉鎮,空氣濕度高,晝夜溫差大,立體氣候明顯,極宜發展茶葉生產。

水文情況

永泰縣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溫和濕潤,年平均降雨量在1400—2000毫米之間,雨量充足,生長在保護區域的茶樹,由於濕度和霧珠的增多,使可見光中紅黃光得到增強,有利於提高茶葉葉綠素和胺基酸的含量,這對於提高茶葉色澤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質。區域內溪河縱橫交錯,成網狀水系。最大溪流——大樟溪發源於戴雲山脈,從德化縣水口入境,西東走向,流徑9個鄉鎮,至閩侯縣江口匯入閩江,境內長達127公里,是閩江下游重要支流之一,整個流域面積4843平方公里,最大流量127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39.80米(羅星塔零點),其主支流有後亭溪、長慶溪、青龍溪、潼關溪、七際溪、清涼溪等,積雨面積均在200公里以上。永泰境內沒有工業污染,水資源保持良好,水質清澈、純淨,是理想的農業用水。

氣候情況

永泰綠茶 永泰綠茶

永泰縣位於福建省中部,適處溫、熱帶的過渡帶,是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雨量充足,四季分明,立體氣候顯著。雨量充足年降雨量在1400—2000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4.6—20.7℃,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5℃—11℃,歷史極端最低氣溫-5.4℃左右,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0℃—29.0℃,歷史極端最高40.9℃左右,年均無霜期近300天,年日照時數為1445—2193小時,年活動積溫5000℃以上,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溫度決定著茶樹體內酶的活性,進而影響到茶葉化學物質的轉化和積累,茶樹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在20.56℃附近,由此可見永泰是茶樹生長的適宜區。

歷史淵源

永泰縣茶葉種質資源豐富,永泰縣梧桐鎮丘演村芹菜湖自然村,東經118°40'38″,北緯25°44′14″、東經118°41'15″,北緯25°44′46″、東經118°41'29″,北緯25°44′24″的範圍內發現茶樹樹樁直徑80厘米以上2株,60厘米茶樹2株;茶樹葉型有大葉型、中葉型、小葉型;芽葉色澤除綠色外,還有紫芽等幾種類型。永泰具有悠久的產茶歷史,早在唐代就有生產佳茗記載。永泰茶葉生產歷經幾度興衰,並逐步孕育出“永泰綠茶”。

1999年9月,永泰縣茶葉協會成立,會員86個,其中企業30家,年再加工茶葉0.2萬噸,產值達1.2億元,其中規模企業有12家。

永泰綠茶 永泰綠茶

茶葉是永泰縣的特色產業,是永泰縣農村的一大支柱產業。

生產情況

永泰綠茶 永泰綠茶

截至2015年,永泰縣茶葉種植面積達3.28萬畝,年產綠茶4023噸。

產品榮譽

永泰綠茶 永泰綠茶

2015年11月0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永泰綠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永泰縣所轄樟城鎮、城峰鎮、葛嶺鎮、清涼鎮、梧桐鎮、嵩口鎮、大洋鎮、同安鎮、長慶鎮、塘前鄉、丹雲鄉、白雲鄉、紅星鄉、盤谷鄉、霞拔鄉、東洋鄉、蓋洋鄉、洑口鄉、富泉鄉、赤錫鄉以及嶺路鄉共21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3′—119°12′,北緯25°39′—26°05′。

質量技術要求

永泰綠茶 永泰綠茶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5-03-1752。

安全要求

永泰綠茶產品質量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相關標準。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應據茶樹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選擇土壤pH4.5—6.5的結構良好的紅黃壤,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平均海拔高於500米,生態環境條件良好,自然植被豐富,空氣清新,水源清潔,土壤未受污染,5公里內無污染源,土層深厚,坡度在25度以下,與工業小區、居民生活小區、交通幹線距離500米以外,周圍有河流、森林作為天然屏障的山場,建設標準茶園。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選擇優良性狀,生長勢強、產量高、品質好、無病蟲為害的茶樹,作為繁殖材料,對於種植時間較長、優良種性出現退化的茶樹要進行提純復壯,保持永泰縣茶樹品種的抗逆性強、品質優良產量高、適應性好的優良特性。如福雲系列、永泰菜茶等優良品種。要求茶苗粗壯,根系發達。

3、生產過程管理與控制技術:

3.1、生產控制:永泰縣茶葉生產的全過程,包括山地選擇、園地開墾、品種選擇、苗木定製、田間管理、鮮葉採摘等都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程》執行。其中田間管理的農業投入品有肥料與農藥,採取源頭控制,全程跟蹤,嚴禁施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和淘汰的農業投入品。施肥方面提倡以施放腐熟有機肥為主,複合肥為輔;病蟲害防治方面以農業和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辦法,嚴格規定化學農藥的使用劑量、施用次數,嚴格執行安全間隔期,提倡施用生物源、礦質源農藥;同時,督促企業和茶農做好生產過程記錄檔案,即在茶葉生產過程中,各項農事活動,農業投入品的購買、使用情況,產品的加工與銷售情況,如實記錄造冊,逐步建立永泰綠茶質量可追溯制度。

3.2、產後處理:堅持采養結合的原則,根據永泰綠茶不同系列對原料的不同要求,分批、分期、分次按標準適時採摘茶樹頂部的嫩芽梢。採茶時採用提手采或小剪采的方式,用清潔、通風的簍筐盛裝,防止鮮葉變質或與其它有害物質混合。採摘的鮮葉做到不擠壓、不破損、分類堆放、運輸,運輸器具要清潔衛生、通氣,避免污染和混裝,鮮葉進廠要分批次、分品種、分老嫩葉、分加工茶類,要求及時驗收堆放。產品加工在衛生、清潔、無污染的加工廠房內進行。加工綠茶按照:茶青驗收→殺青→揉捻→做形→乾燥→篩分→風選→揀剔→包裝成品的加工工藝流程;加工時嚴格按各環節的技術要求精製細造,最後按不同等級包裝進倉。

專用標誌使用

1、包裝:永泰綠茶按照規定應當按GH/T1070-2011《茶葉包裝通則》要求包裝銷售。

2、標識: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永泰綠茶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