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中國有機辣椒第一鎮--永樂鎮,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東部 ,東鄰湄潭縣,南接三渡鎮,西界新舟鎮,北抵綏陽縣。距 歷史文化名城遵義中心城區70公里,離遵義新舟機場15公里、蝦子辣椒市場35公里,全鎮鎮域面積222.2平方公里,轄13個村(居)276個村民組,總人口42411人。
1949年為茅坡鎮。1952年改置7鄉。1958年合併建茅坡公社。1961年析建茅坡、永樂、官田、工農、驪龍、民群、飛雲7公社。1984年改置1鎮、6鄉。1992年合併置永樂鎮。有中國小33所。鎮人民政府駐地茅坡,在黃泥坡下。海拔940米。因山得名。清代發展成鄉場。設農貿集市。小辣椒有名。新舟-茅坡公路終點。
自然地理
永樂,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全鎮海拔在739至1588米之間,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5℃、降雨量1100毫米、日照1110小時、無霜期271天,鎮內可耕地面積達10.6萬畝,常用耕地面積4.9萬畝,特別適合辣椒、烤菸等農作物生長,打造的“茅坡”牌有機辣椒已成為全國首家有機乾辣椒。
永樂,山川秀麗,生態良好。境內山巒疊翠起伏,丘崗連綿逶迤,森林覆蓋率50.6%,空氣品質上乘,是遵義縣東部的“天然大氧吧”,原生態的永樂水庫是洗肺避暑的好地方,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永樂,資源豐富,人文俱佳。境內礦產、水能和旅遊資源較為豐富。以煤礦、鐵礦、大理石等為主的礦產資源儲藏量大;以永樂水庫為代表的小型水庫5座,蓄水量600餘萬立方米;有以茅官河、永樂水庫和水巴石電站為主的自然風景旅遊資源,還有以清朝甘肅都司陶光秀故居和清朝鹹同年間古軍事囤堡-山虎城為主的歷史人文旅遊資源,蘊藏開發潛力。
社會經濟
近年來,永樂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鎮人民,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增長、農村和諧”的總體目標和“最佳化結構促增收、搶抓項目強基礎、改善民生構和諧、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奮力拚搏,鎮域經濟較快增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民生保障明顯增強,社會事業不斷進步,黨的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一個開放、富裕、文明、和諧的新永樂已曙光初露。2010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46億元,同比增長15%;實現地方財政收入768.8萬元,同比增長27.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398萬元,同比增長45.6%;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1.5億元、鄉鎮企業增加值551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1.2%、44.7%,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9449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409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2.7%、50.6%;農民人均純收入4811元,同比增長15.7%.
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是實現永樂富民強鎮升位目標的關鍵期、機遇期和黃金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發展、團結、奮鬥的旗幟,按照“增比、進位、突破”的要求,以“奮力提速趕超,推動翻番跨越”為主基調,以“強一攻二興三,富民強鎮升位”為主戰略,以“生態立鎮、旅遊興鎮、辣椒強鎮”為主旋律,以“思想解放、結構調整、環境改善、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圍繞“最佳化結構促增長、搶抓項目強基礎、改善民生構和諧、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強化措施,克難攻堅,狠抓落實,奮力推進永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努力把永樂建設成為現代農業強鎮。
永樂特產
永樂大理石
永樂鎮是一個多山的鎮,鎮內到處是山,經有關專家鑑定,鎮轄內大理石儲藏豐富,早在80年代,該鎮就開有一間設備齊全、成規模的大理石廠,正常經營五、六年後,由於經營不善、加工技術落後等多方原因,導致企業停產,致使永樂大理石資源未得到最合理、最有效的開發。在永樂鎮建大理石廠,可就地取材,大大減小材料的開採、運送成本,隨著近年永樂交通的飛速發展,生產出的大理石外運也顯得順暢便利。
永樂鎮薯類
永樂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老鎮,鎮內地貌以中山谷地為主,平均氣溫13.4-14.5℃,年積溫5000-5500℃,無霜期240-271天,年降雨量1000-1100mm,很適合薯類植物的生長。全鎮擁有耕地總面積49725畝,其中田30135畝、土19590畝,林業用地18.6萬畝。
全鎮農民主糧以生產稻穀、玉米為主,而馬鈴薯、紅苕種植則是當地農民種植最為普遍的作物,據不完全統計,全鎮每年種植馬鈴薯1.5萬畝,可產2.7萬噸;種植紅苕1.4萬畝,可產2.8萬噸。除去農戶自食和留種部分,全年可出售馬鈴薯1.8萬噸、紅苕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