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鬧廳

永春鬧廳音樂源於泉州南音,是永春縣民間音樂中具有獨特藝術風格、濃郁鄉土特色的一種合奏音樂。 鬧廳沒有演唱形式,是以打擊樂、吹奏樂、管弦樂相互交替進行的合奏音樂。 音樂由三大樂段組成,首尾呼應,以打擊樂、吹奏樂、管弦樂相互交替進行的合奏音樂。

永春鬧廳音樂源於泉州南音,是永春縣民間音樂中具有獨特藝術風格、濃郁鄉土特色的一種合奏音樂。 唐宋以來,永春宗教發達,廟宇祠堂興建甚多,每逢慶祀之時,皆有音樂助樂。古時民間在大廳為亡靈“做功德”,恐怕鬼神來搶焚燒的“金銀紙錢”,因為”鬼”是半夜三更出動的,而且害怕鐘聲、鑼聲,便採用“鬧廳”方式防止鬼神來搶奪。後來在神佛生日、觀燈做照、香會迎神、報恩做敬、追思功德時,也用鼓樂鬧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把永春鬧廳引進吉祥場合,營造熱鬧氣氛。
清代鼎盛時期,永春的南音相當發展,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南音的“郎君會”,民間樂師、樂手會集於樂館或祖宇鬧廳奏八音。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泉州南音得到皇帝御封,身價倍增。民間鼓樂手、宗教音樂手,經常與南音樂師、樂手以藝會友,互搓技藝,在清末和民國年間,便將永春鬧廳的鼓樂與南音的“八音”結合起來,組編新的永春鬧廳,一直延續至今。
鬧廳沒有演唱形式,是以打擊樂、吹奏樂、管弦樂相互交替進行的合奏音樂。鬧廳樂隊由打擊樂隊和管弦樂隊構成,一般15人左右,不能少於10人,人員充足時可以一種樂器多人操作,也可以加入北琶、板胡、黑管等樂器。音樂由三大樂段組成,首尾呼應,以打擊樂、吹奏樂、管弦樂相互交替進行的合奏音樂。開頭是狂歡樂段,宏亮激昂的吹打樂,中間是抒情樂段,婉轉悠揚的管弦樂,結尾是激情樂段,各種樂器齊鳴的合奏樂。演奏由司鼓指揮,節奏的快慢均聽司鼓的鼓點。各樂段的組合具有一定的規律,結構相當嚴謹,演奏內容豐富,各樂段銜接前均由噯子獨奏引接,在第二樂段為合奏,各個轉折部分使用打擊樂按不同“鑼鼓經”連綴,藝人們概括為“龍頭鳳尾麒麟身”,比喻其色彩斑璨,豪偉雍容,形象地說明它在民間器樂演奏中的華貴地位。
如今永春鬧廳和南音一樣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音樂,不僅各種慶典、祭祀活動有鬧廳出場,許多民眾文藝晚會,鬧廳成為“壓台戲”,成為永春民間音樂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