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民族
編輯
2010年末全縣總人口(戶籍人口)為270714人,其中瑤族人口171091人,約占全縣總人口的63.2%;比上年末增加1.02%。男性人口142126人,占52.5%;女性人口128588人,占47.5%。江永縣出生人口3052人,出生率為11.3‰;死亡人口1232人,死亡率為4.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76‰。
江永縣人口以瑤族為主,瑤族占全縣的63.2%,是全國瑤族人口占比及密度最高的縣,但至今還不是瑤族自治縣;除了瑤族,全縣還分布有白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地名由來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以境內永明嶺定縣名為永明縣。
建制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建營浦縣,縣東北部屬之。秦始皇二
古縣衙址--江永縣風景名
十六年(前221),王翦戍都龐,請準設營浦縣,屬長沙郡,縣北部為營浦地。
漢元鼎六年(前111),在縣西南置謝沐縣(境內有謝水、沐水,故名),屬交州蒼梧郡;同時析長沙郡,置零陵郡,營浦改隸荊州零陵郡。縣境西南部建謝沐縣,縣治先後設於甘棠、圳景、白塔腳、瀟浦(今城關鎮)。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至南北朝,謝沐屬臨賀郡(宋改臨慶國)。營浦屬營陽郡(西晉改零陵郡,梁改永陽郡)。
隋開皇九年(589),並謝沐、營浦為永陽縣,屬永州總管府(大業三年改零陵郡)。
唐武德四年(621)屬南營州。貞觀八年(634),置道州江華郡,縣省入營道縣;天授二年(691)復置永陽縣,屬道州。唐天寶元年(742),以永明嶺(今都龐嶺)定縣名,改永陽縣為永明縣,屬道州。
宋建隆元年(960),永明屬湖南路道州江華郡。宋熙寧五年(1072),分允山、允平、文德、謝沐、永川、崇福六鄉人營道,興化一鄉入馮乘(今江華),廢縣為鎮。元祐元年(1086)復置永明縣,屬湖南路道州江華郡。宋景炎二年(1277),永明縣屬嶺北湖南道道州路總管府。
明洪武元年(1368),永明縣屬湖廣布政司永州府。洪武九年,隸永州府道州。明復鄉、里(都)、甲。
清康熙三年(1664),永明屬湖南布政司(後改省)衡永郴道永州府。
清雍正十年(1732),永明屬湖南省衡永郴桂道。清設鄉、都。
民國元年(1912),永明縣屬永州府。民國4年,廢府州,保留道,縣屬湖南省衡陽道。民國24年(1935)改設區、鄉鎮、保、甲。民國26年12月,湖南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永明縣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4月,湖南省調整為7個行政督察區,縣屬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33年,黃沙灣及龍虎湖南街劃給恭城縣。
1949年11月21日,永明和平解放後屬永州專區。1950年5月,永州專區改稱零陵專區,永明縣屬之。1950年10月~1951年4月,富川縣朝東區和恭城縣栗木區劃歸江永縣轄。
1952年,撤衡陽、零陵、郴州專區,成立湘南行政公署,縣屬之。1954年,撤湘南行政公署,置衡陽、郴縣兩專區,縣屬衡陽專區。
1955年冬,江華沱江區、大路鋪區、白芒營區、橋頭鋪區和沱江鎮劃歸江永縣轄。
1956年3月,改永明縣為江永縣。1962年復置零陵專區,江永縣仍屬之。1979年,零陵專區改稱零陵地區行政公署。
1995年廢零陵地區改置永州市,江永縣隸屬至今未變。2000年,江永縣轄7個鎮、1個鄉、4個民族鄉。2001年末,全縣轄7鎮、5鄉,229村(居)委會。
2004年至今,江永縣轄7個鎮、1個鄉、4個民族鄉。
行政區劃
編輯
截止2015年11月,江永縣轄上江圩、瀟浦、夏層鋪、桃川、粗石江、回龍圩6個鎮,松柏瑤族鄉、千家峒瑤族鄉、蘭溪瑤族鄉、源口瑤族鄉4個民族鄉。[2]
名優特產
編輯
江永香柚
江永香柚即在清朝時從廣西傳入,它的原始品種是容縣的沙田柚。據《江永縣誌》記載,道光年間江永縣境內已是“桔柚凝煙翠”,到處是成片的柚園。至今,粗石江鎮還有二三十棵近百年歷史的老柚樹。經過數百年的精心選育栽培,形成了以桃川洞為主要產地的“江永香柚”。[8]
江永香芋
香芋是江永縣蔬菜品種中栽培歷史最久,面積最廣,產值最高的農產品。江永香芋在1999年、2000年、2001年連續三年分別獲上海科技節和湖南省第二屆、第三屆農博會金獎。[8]
江永香姜
江永產生薑有近千年歷史,清光緒《永明縣誌》載有“筠籃處處賣紅姜”的詩句。
江永夏橙
江永夏橙果實橢圓形或長圓形,中等大小,平均單果重150一190克,果皮橙黃至橙紅色,表面較光滑,但伏今夏橙皮較粗糙。多汁化渣,酸甜適度,富香氣,可合乎達75一80%,種子3一4粒或無核,可溶性固形物10.5一12.0%,每100毫升溶液中含糖9一10.5克,含酸0.95一1.1克,維生素C40一45.03毫克;夏橙於頭年春季開花,第二次夏季的4月底5月初成熟採收,結的果經過“三青三黃”,經歷了夏季的最高溫和冬季的最低溫,到第二年形成了獨有的“花果同樹”(第二年開的花與頭年結的果)、“果果同樹”(第二年謝花後結的小果與頭年結的成熟果)的獨特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