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533畝(其中:田1830 畝,地 3703 畝),人均耕地 1.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13850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37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1.6畝,主要種植 茶.柑橘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599畝,其中養殖面積299畝;草地 1600 畝;荒山荒地 3863畝,其他面積 67080畝。
基礎設施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 49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99戶;建有小水窖9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10戶。全村有1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8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1367.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62.75萬元,占總收入的63.09%;畜牧業收入231.32萬元,占總收入的16.9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308頭,肉牛124頭,肉羊59頭);漁業收入 39.88萬元,占總收入的2.91%;林業收入51.74萬元,占總收入的3.78%;第二、三產業收入130.22萬元,占總收入的9.52%,其它收入51.94萬元,占總收入的3.8%。農民人均純收入322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 業、畜牧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82人(占勞動力的4.42%),在省內務工70人,到省外務工1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柑橘、養豬等,主要銷往省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4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6.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蔬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蔬菜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33戶,共鄉村人口2804人,其中男性1494人,女性1310人。其中農業人口2804人,勞動力172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 漢族1866人,彝族186人,其他民族168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1人,占人口總數的 1.9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92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1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1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 所,校舍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208人,距離鎮中學1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8人,其中小學生171人,中學生37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171人,距離 鎮中學1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8人,其中小學生171人,中學生37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2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77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3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30000元(人均10.94元),一事一議籌勞5000元(勞均1.82元)。
年末集體總收入5.6萬元,有固定資產21.3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1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帳務、村固定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