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述
歷史上永康是榆次西部一個重要集鎮。永康鎮是古代榆次四大鎮之一{榆次四大古鎮:源渦(明·萬曆)永康(明·萬曆)東陽(明·萬曆)王胡(明·萬曆)【明·萬曆《榆次縣誌·鄉鎮》】;八鎮:原四大鎮基礎上添加北田(清·康熙)什貼(清·乾隆)懷仁(清·乾隆)鳴謙(清·乾隆)四鎮【清·康熙《榆次續志·都里》、清·乾隆《榆次縣誌》】;清朝末年民國初期又增加:長凝、南要、要村、六堡、使趙、大峪口六鎮,發展為十四個鎮【民國《榆次縣誌·鄉聚考》】} ,也是原榆次縣京陝官道三大驛站之一(另兩個為什貼鎮、王湖鎮),現有據可考的歷史可追溯至金朝---元中期。村中原有古建築及商鋪若干,有“十三個廟兒,八樂(ya)亭”的說法,現僅存東嶽廟(即東嶽廟,為晉中市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公布為山西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呂祖廟(榆次區登記備案文物)及許家大院一座。歷史遺存有村南京西官道(附近原有石制誥命貞潔牌坊一座,解放後拆毀);自然遺存有村北洞渦故道。另外有傳統特色小吃“瞪眼餅”。
2014年全村有人口3430人,1040戶。耕地面積6967畝;二三產業發展較為緩慢,全村經濟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玉米種植占80%以上,現已形成機械化規模的種植與收割。
歷史文化
早期歷史
永康歷史悠久, 古代榆次有十一鄉,永康屬開元鄉。永康村有據可證的最早記錄為金朝,據《元一統志》記載:“永昌觀,在榆次縣西南永康村,金大定三年建。”
到明朝中期,因俺答汗等蒙族內侵,榆次周邊村莊陸續修築高大的堡牆,最後形成十六堡五寨的格局。永康屬於十六堡之一,堡牆周四百丈(始建於嘉靖21年,即公元1542年),如今遺蹟難尋。
商業交通
永康村在歷史上屬於榆次城西大鎮,為京西官道上主要驛站鋪鎮之一。永康位於瀟河北岸,是本區域歷史時期主要的商業集鎮。經過幾百年發展,到20世紀初發展為重要的商旅集散地。 永 康鎮在民國時,屬榆次第四區第十二編村。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同蒲鐵路到徐溝曾在永康設站。《榆次市志》記載:永康村,榆次最早的大鎮之一,民國22年(1933年),同蒲鐵路一度通徐溝路經永康,設有火車站,為榆次西通徐溝的重鎮,當時鎮容壯觀,商業發達,逢雙日趕集,現在仍為僅次於張慶村的大村。舊火車站在鐵路改線後一直存在,直到21世紀才被拆除。
作為商旅集鎮及驛站重鎮,永康不乏像許家、侯家等晉商大家族興旺衰落歷史的演繹,也出現了不少代表晉商及整個山西文化符號建築與民俗的瑰寶。
民居商肆
商業集鎮的繁榮留下了不少鋪面及民居建築,現在在大街上還能看到這些歷經滄桑的古老門面,以及高聳的許家大樓(樓院於2015年開始修繕,當年主體修繕完工),當時是有不少的大院以及樓院存在。現在,街面上的鋪面雖然經過多次改建,但依然精緻大方。《蜀軺紀程》曾記載了清朝時期永康旅店一景:“初六日,天氣晴爽。自王胡乘馬行二十里,少歇;又二十里至永康村,早尖,店寓甚寬闊,畫壁雕牆,非常艷麗。” 可見當時永康的富庶與建築繪畫的精良。在現在永康學校的位置,曾經有一座許氏宗祠,這是許氏家族繁榮以後祭祀祖先的場所,現已無存。
公共建築
永康人經常流傳一句話:“十三埃廟兒八樂(ya)亭”或“十八埃廟兒四樂(ya)亭”,意思就是廟也多,戲台也不少。按老人們留下的印象,解放前幾乎每個月都有廟會,也幾乎月月都有戲看;反過來看,這也代表了一個集鎮的繁榮程度,所以周邊村落的人們也流傳說,那時都是以去永康趕會為大事。現在流傳下來可以確定名字及方位的廟觀寺院有:聖母廟(農曆四月十八奶奶廟花花求子會)、東嶽廟、呂祖廟、白爺廟、老爺廟、 老君廟、文昌廟、真武廟、三官廟、觀音廟(南)、觀音廟(東)、觀音廟(北),另外,鎮西門閣上另有關帝供像。除此之外,還有村西大寺及村東舊大寺各一座。泰山廟以東建有魁星樓一座。出村南,原來建有石制貞潔牌坊一座,舊時,大小官員路經此處須下馬下轎,走過以後方可上馬上轎。
但是現在這些古老的建築大部分都隨歲月消失了,只有極少的建築得以倖存;這一少部分,也讓我們有幸看到了這個曾經輝煌的集鎮古老的一面。
遺存典型
明清廟觀建築:東嶽廟、呂祖廟
明清民居建築:許家樓院、廟后街民居、許家街民居、畫兒街民居
明清鋪面建築:大街臨街鋪面、南街鋪面
民國風格建築:南街民居
蘇式風格建築:永康供銷社、劇場戲台
水利事業
永康臨近洞渦水(現在定名瀟河),所以歷史上發展水利事業也是圍繞洞渦水來進行的。歷史上的洞渦水下游幾度改道與泛濫,永康村也多次受到影響,但人們往往積極應對,築高牆高院、興修水利,將危害降到最低。所以,洞渦水給人民的生活以及農業發展帶來深重災難的同時,興修水利也讓這一帶農業有了長足發展。
據同治《榆次縣誌》卷六,河渠 篇記載,太原、榆次兩縣人民早在明洪武時就共同開鑿瀟水常安渠,他們從榆次縣之馬村開溝引洞渦(瀟河)水,經榆次的王郝村、永康鎮到太原縣之張花村、北格鎮灌田。清代順治至道光年間,多次維修加固,長期澆灌面積達4000餘畝。兩縣既共同開渠,又共同維護,長期協作、配合,互利互惠數百年。常安渠成了維繫太原、榆次兩縣人民良好關係的重要紐帶,成了兩縣人民攜手創業的友誼渠。明正德年間太原辛村人牛志春等從榆次馬村東開鑿白馬渠,也稱辛村渠,引洞渦(瀟河)水經永康鎮到太原辛村,渠長數十里,經清朝康、雍、乾、嘉歷世多次修護擴展,可灌田1.2萬畝。該地農民不僅注意開鑿新渠,而且特彆強調維護舊渠,長期以來為之而投入眾多的人力和財力,以圖舊的設施能使用長久,避免即興立廢。
建國後,永康水利事業有了長足發展,大渠支渠遍布田間地頭,新世紀以後,引入瀟河智慧型灌溉系統,大大增加了人們灌溉的便利程度。
風味小吃
風味小吃——豌豆瞪眼兒餅。榆次永康古鎮歷史傳承下來的豌豆瞪眼兒可與山西八大名點媲美,瞪眼兒以豌豆面合植物油和面製成圓餅,絲絲盤繞,中心圓孔狀再用土製烤爐燒烤而成,酥香可口,因其用豌豆面做成,如果吃得太快往往會被噎住,據說只有瞪眼使勁兒才能咽得下去,故起名為“瞪眼兒”。瞪眼兒代代相傳,且越來越受到人們喜愛,該食品特別利於糖尿病人食用,更是走親訪友和居家聚餐的美味佳肴。
城西鐵棍
晉中鐵棍看榆次,榆次鐵棍看張慶,張慶鐵棍看永康。永康鐵棍歷史悠久,涵蓋在城西鐵棍中,同徐溝鐵棍師出同門。永康尤以女子鐵棍文明晉中。
歷史淵源
鐵棍據傳起源於宋、元時期,興盛於明清,古代主要用於敬神祈福喜慶豐收年。鐵棍又稱為吉祥棍和喜慶棍,常用秧歌舞鼓點及喜慶八音會伴奏抬壓鐵棍和棍架上舞者踩著秧歌舞鼓點樂曲表演,每組一般14人是一種人數較多的群體民間紅火,傳承至今,久演不衰。永康獨有的“掏花步”更是在增加了鐵棍整體靈動感的同時,也讓抬棍的人步走龍蛇,增加看點與美感。
主要內容
鐵棍造型和樣式很多,大多帶有故事性。如三人棍、二人棍。三人者取材於二女一男,如白蛇傳中的白蛇、小青和許仙;二人者取材於一男一女,如西廂記中的相公張生和小姐鶯鶯或伴有兩位小姐者均有之。鐵棍的構成基本有底、座、鐵架、故事人物和抬、壓、桿者四部分。
鐵棍造型千變萬化,表演雄渾大氣,白天的陽光棍,夜間的燈棍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真是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腳底步走龍蛇,空中彩鳳亮翅,給人典雅新穎之感,充盈濃濃的藝術韻味,城西鐵棍 自創特色曾累獲殊榮,受到好評。
村鎮規劃
規劃中心理念為美化、淨化、綠化。
美化
嚴格保護古鎮街道格局及脈絡;基礎設施齊備有特色;歷史建築物整體修繕(修舊如故,因循舊貌,少做改動,杜絕推測),有保護標誌,突出歷史形象;新建建築外立面特色設計,與街道整體協調但相互不重複;店名牌匾特色設計,無違和感;一街一品;
淨化
街道整潔,無雜物堆放;管網齊全不積水;施工不占路,無揚塵;無土路,少泥濘;無影響美觀大型廣告污染;
綠化
適當補種樹木植被,鄉土樹種為宜;保護大樹、老樹;增建荒地為綠地,鄉土樹種為宜’;增建小公園綠地;鼓勵家庭庭院植樹,鄉土樹種為宜; 洞渦遺澤濕地恢復及綠化;營造園林村落景觀;(整體目的為調節小氣候,增加四季舒適程度)。
小氣候是由地形、植物、地表和建築形態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小氣候可能在幾米甚至更小的距離內發生變化。園林環境中小氣候現象無處不在,很容易被人感覺到,如在水邊、樹下、鋪地上,人對氣流、溫度、濕度等的感覺都有明顯的不同,這就是因為這些環境營造出的小氣候不同所致。由此可見,小氣候對園林環境影響的重要性。
(1)良好的小氣候環境能增強人的體感舒適度。建造園林景觀環境的目的就是給人們提供一個舒適、愉悅的空間場所,也就是景觀營造;
(2)可以在夏季營造清涼聖境,溫度得到調節,整體平衡運轉,濕度也保持平衡,對人的心情是一種滋養,同時也有利於人體生理機能的保養;
(3)保持水土保持,涵養水分,整體調節局部氣流平衡;
(4)保護鄉土物種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