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鎮隸屬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地處粵西地區陽江市西北部邊緣,陽春市西部山區,與信宜市毗鄰,總面積362平方公里 ,漢族人口居多,居民使用涯話,另有4個瑤族村。 永寧鎮是陽江市的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傳統農業鎮。擁有優質稻、柑桔、春砂仁、西山羊、生豬、本地雞、經濟林等特色農業產品。

建置沿革

隋大業二年(606年),廢西城、流南縣,併入銅陵縣;屬信安郡,永寧屬銅陵縣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春州,並置流南縣,永寧為其屬地。

唐武德五年(622年),並歸陽春縣,永寧為其屬地。南漢沿唐制,復置流南縣屬春州。北宋開寶六年(公元972年)廢羅水、流南縣併入陽春縣。

大中祥符九年(1016)春州併入新州,陽春改為新春縣,西山歸新春縣。

天禧四年(1020年)復置春州,新春縣復稱陽春縣。

熙寧六年(1073年)撤春州,陽春縣屬南恩州,西山屬陽春縣地。元朝至明萬曆四年(1576年)以前,西山仍屬陽春縣。

民國五年(1577年),兩廣總督凌雲翼,既平羅旁“瑤賊”,羅定州新置東安縣。

民國四年(1915年)東安縣改稱雲浮縣,因而“西山’’又稱“雲浮飛地",被列為雲浮縣第六區。

1949年12月中旬末,西山解放,由陽春縣設西山特別區代雲浮縣管轄。

1949年10月22日陽春縣城解放,陽春縣人民政府代雲浮縣接管西山地區,成立西山特別區人民政府。

1950年8月永寧歸屬陽春縣第七區管轄。

1950年8月7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西山劃歸陽春縣屬,列為第七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將永寧、八甲(現新江片)和廟龍合併為毓秀鄉,下設聯保辦事處,各聯15個保。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秋,又將毓秀鄉分開,恢復原來的永寧、八甲、廟龍三個鄉。

1951年7月,陽春縣土地改革工作團第八大隊進駐永寧、八甲、廟龍三鄉。代行第七區政府職能,開展土改運動。

1952年4月,由第七區分設第八區。永寧為八區,轄下永寧、八甲,廟龍等三個片共16個鄉。同時,雙江鄉劃入雙滘鄉,隸屬三甲區管轄。

1953年7月,土地改革工作全面結束。第八區轄下21個鄉。

1956年11月,將永寧區下轄21個鄉並為10個鄉。

1957年4月21日撤區,將原10個鄉並為廟龍、永寧、新江和硤石4個鄉。

1958年4月,永寧,廟龍、新江、硤石4鄉合併稱永寧鄉。同年9月改稱為永寧人民公社。同年10月,永寧與圭崗合併稱西山人民公社時,永寧為西山人民公社轄地。永寧地域劃為新江、廟龍,永寧,硤石4個生產管理區。同年11月,西山公社改稱圭崗人民公社。

1961年4月由圭崗公社分設永寧公社,淡盪大隊劃入圭崗公社管轄。同年11月設區,區下轄分設永寧,新江,廟龍、硤石4個人民公社。

1963年1月14日,撤區並社,將原永寧、新江、硤石、廟龍4個公社並為永寧公社。全社劃為24個生隊,共727個生產隊。

1983年8月,公社改稱為區,鄉下轄92條行政村。

1987年1月,區改為鄉鎮,稱永寧鎮,把原下轄24個鄉,村下設村民小組479個。

2011年,永寧鎮下轄1個居、2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永寧居。

區劃詳情

2014年,永寧鎮下轄1個居、24個村,有8個老區村。具體為:三岸村、林灣村、高寨村、那陳村、坡樓村、文村村、鐵垌村、雙底村、橫垌村、廟龍村、雙南村、棠梨村、新合村、新沙村、沙田村、新江村、湖垌村、沙坪村、馬山村、硤石村、紅光村、造和村、那漓村、信蓬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永寧鎮位於陽春縣城西部的三甲頂、石船頂、筆架山下,距縣城41公里,是個山高嶺陡的山區。東至遣和與馬水鄉石根村的分水嶺,西至山坪鄉長沙分水嶺的三尖,南至信篷村的鉤髻頂與潭水鎮,馬水鄉毗鄰,北至與信宜縣的分水嶺筆架山為界。永寧鎮中心地理座標為111°35’52”,北緯220°15’45”。總面積362平方公里。

氣候特徵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總的特點是光熱充足,冬少嚴寒,夏少酷熱,季風明顯,濕度大,雨量多。年平均溫度,最冷月平均為13.3度;最熱月平均為28.35度。年降雨量為2171.8毫米,蒸發量為1699.3毫米,少於降雨量,屬溫濕地帶。但是,由於地處低緯度,又是沿海地區,既受熱帶海洋氣團的影響,每年4月至9月份多大雨、暴雨。7月至10月份易受颱風侵襲。造成內澇、風災。9月底以後,還有較強的冷空氣入侵。會帶來寒露風芹,低溫霜凍,連續低溫陰雨等。

地形地貌

永寧鎮是西山的一部分。南北西三面,高山環繞,東面丘陵連綿,是個山高嶺陡的地方。高峰林立,西北部三甲頂海拔E1211.5米,北部石船頂,海拔1200.7米,筆架山海拔1159米;西部大河頂海拔909米,西南部雙髻頂海拔943米;南部鉤髻頂海拔895.5米。

水文

永寧鎮屬縣內山區,地勢較高,是漠陽江支流西山河的發源地。境內永寧河為西山河的上游。主流從發源地三甲頂向東南流,經新合、廟龍、林灣、三岸、紅光、新江、那漓入圭崗境河皮至水口匯合稱西山河流入漠陽江。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止2014年,永寧鎮擁有金、銀、鉬、鉛、鋅、銅、鐵、瓷土礦、水晶礦等10 多種礦藏。

水資源

永寧鎮水系發達,漠陽江水系第二大支流西山河發源於鎮域西北面的山地,雨量充沛,洪水量大。水力資源蘊藏量5.5萬千瓦。

人口民族

2014年永寧鎮全鎮總人口5.9萬,外出人口近3萬人,轄1個居、24個村,有8個老區村,人口1.8萬人,4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少數民族人口4000多人。 截止2014年,永寧鎮漢族人口居多,另有4個瑤族村。

交通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鎮位於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西部山區,東接馬水、三甲等鎮,西接信宜市新堡鎮,有縣道 591 作為對外通道,該縣道起點K0+000位於牛坡嶺,沿路經過信蓬、硤石、紅光、永寧居委、終點K14+085位於三岸橋。路線全長14.085公里,按二、四級公路標準標準改造。路基寬6.5-8.5米,水泥砼路面寬6-7米。 2014年建成硬底化村道23公里。

經濟發展

綜述

永寧鎮經濟與產業發展經濟總量小,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不高。2014年,永寧鎮,國地稅總收入639.83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70.05%,其中實現國稅收入383.24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70.91%,完成全年任務的152.6%,地稅收入256.59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68.76%,完成全年任務的162.4%。

第一產業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鎮是傳統農業鎮, 具有良好的農業基礎,種植業和養殖業較為發達。以水稻、柑桔、春砂仁、油茶、南藥、西山羊、黃牛、本地雞、生豬、經濟林等為主。 2011 年,永寧鎮工農業總產值為 3.93 億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為 6587 元,低於陽春市、陽江市的平均水平,約為廣東省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 70%左右。

截止2014年,在硤石建成蔬菜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帶動周邊村民種植蔬菜。繼續推廣油茶種植,新種植油茶1000多畝。推廣種植涼粉草,新增涼粉草種植面積1000多畝。

第二產業

截止2014年,永寧鎮工業以水電和風電為主,全鎮建成投產的小水電站67座,總裝機容量4.8萬千瓦,是陽江市的一個小水電大鎮。建成投產的風力發電場總裝機容量1.5萬千瓦。

第三產業

截止2014年,永寧鎮第三產業發展以傳統的生活服務業 (商貿流通、酒店餐飲、交通運輸等) 為主,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緩慢。 有飛來寺、塔石船、頂三甲頂等旅遊景點。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2010年投資6000萬元興建了功能設施齊全、可容納4000多名中小學生就讀的民族希望學校,率先在全市完成教育資源最佳化整合。開展各項送溫暖活動,對少數民族村分教點組織開展送桌椅、書包、圖書及其他教學設備等活動,完善少數民族村的教育條件。建有永寧中學、永寧中心國小、造和國小等學校。

截止2014年共獎勵33名優秀教師、44名優秀學生,獎勵金額共10萬元,對26名貧困學生髮放了助學金共2.8萬元,一對一幫扶貧困學生68名,幫扶金額共13.6萬元 。

社會保障

2014年,永寧鎮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續繳費完成率90.15%。完成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泥磚房改造281戶。

醫療事業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截止2014年,永寧鎮醫療衛生設施主要是鎮衛生院婦產科綜合樓。 陽春市永寧衛生院主要經營製劑,醫療,衛生。陽春市永寧鎮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位於永寧鎮府。

文化事業

2014年獲得“廣東省少數民族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在鎮文化樓建成民族之家活動室,成立了民族之家文藝演出隊,免費下村為民眾演出,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

風景名勝

飛來寺塔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永寧[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

飛來寺位於陽春市城西94公里的永寧鎮沙田村崗尾嶺,寺院坐北向南,香火旺盛,飛來寺塔高十四米,七層八面中空,為磚灰結構。塔身外表八面分別盪上赭、灰、佛青、淡黃、淡紅、綠、白等七種顏色,由於年代久遠受風雨剝蝕,大多數已經脫落。據陽春文物志載,飛來寺塔為清朝建築,1984年被定為陽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船頂

石船頂位於廣東省陽春市永寧鎮雙底村,海拔1201米,為信宜與陽春的界山,是雲霧山脈中段,余脈直通高州市。 此山非旅遊景點,只有當地居民時或登上,極少外人登臨。山頂上有一個石頭,十分似一隻大木船,長五丶六米左右。

三甲頂

三甲頂位於廣東省信宜市新堡鎮東南部上峰村,海撥1211米,為信宜與陽春的界山,呈北東南西走向。是雲霧山脈中段,山地由加里東期混合岩化花崗岩組成。其山頂平坦或渾圓,坡度和緩,三甲頂遠看山體呈三峰而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