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鐘鼓峰
鐘鼓峰,其中一座頂部渾圓平禿,象一個圓鼓;另一座腰大頂尖,鐘鼓峰就象一口懸掛著的洪鐘。鐘鼓兩峰對峙而立,面對"馬氏仙姑廟"。每年正月和六月,百丈岩廟會,道士吹起"錫角",聲在山谷迴蕩,仿佛鐘鼓和鳴,鐘鼓峰也就名不虛傳了。奇妙的是,換個角度來看鐘鼓峰,鍾峰儼然是一位戴著兜鍪的武將側面頭像,鼻眼畢肖,英武威嚴。而鼓山與後面的山體連起來,酷似一匹大駱駝昂首翹望東方。這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自然現象。
![永安百丈岩](/img/0/2b2/wZwpmLxMDM2ATMwAjN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Y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益群橋
![永安百丈岩](/img/e/b20/wZwpmL3cDMwETMxkjMy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I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長20米,寬4米。乍一看橋體再普通不過,可整個護欄用長條石塊及護欄下的石磴一併砌成,可謂匠心獨特。此橋建於明代,民國重建保留至今。 後在近幾年又重新修葺。
步瀛亭
步瀛亭,亭子雖小,造型卻有幾分特殊。橫披"步瀛",所以它叫步瀛亭。步瀛亭瀛洲是傳說中的海外仙山,"步瀛"就是走進仙山之意。步瀛亭建於民國,正面對聯寫著"勝地無雙概,升階第一門",所以又稱第一門。亭的背面還有一副對聯"過門都信善,參佛沐祥庥"。"庥"是保護之意。過了這個亭子很快就要到達"馬氏仙姑廟"。
馬氏仙姑廟
"馬氏仙姑廟"依山而架,廟雖不大,但也四壁生輝,香火旺盛。馬氏仙姑廟馬氏真仙菩薩位於殿堂的正中,左右擺放著兩尊菩薩是二妹和杜氏。廟後岩壁上凹處有個碗口大的溶洞馬氏仙姑廟。傳說,馬五娘座化升天后,玉身還藏在洞內。現有梯子架在岩壁上,供遊人攀爬觀看,好奇者,可伸手去洞內摸摸,要是能摸到五娘的一隻繡花鞋,那就會交上好運。每年正月和六月的廟會,熱鬧非凡。本地及周圍縣市數以百計的善男信女,舞獅、鳴炮、敲鑼打鼓列隊來到這裡取火回鄉,祈求保佑一年風調雨順,家家平安。在廟宇前方的平台往下看,腳下是奔流不息的桃花澗,澗水中有一塊小洲,形似一隻繡花鞋,據說這就是當年馬五娘升天時被姑嫂抓下的那一隻鞋子。
謁馬氏仙姑廟
百丈危岩破曉天,雲煙縹緲隱姝仙。
須臾幻若蓮千朵,神韻無邊釋大千。
![永安百丈岩](/img/9/609/wZwpmL2YzNxYTO0YD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g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馬氏仙姑原名馬五娘,正月十五吉日出生於離百丈岩不遠的銅盤村。其父馬大相好逸惡勞,因此家境清貧。而五娘天生麗質,美貌善良遠近聞名。十六歲時,馬大相將五娘許給了富裕人家。可是天有不測風雲,臨出嫁前,五娘突然患病,長了一身毒瘡,馬大相拿了人家的彩禮,不許推遲婚期,於是硬逼女兒帶病出嫁。來到婆家,刻薄的婆婆和丈夫見新娘原來是一個渾身毒瘡的喪星,立即退婚將五娘送回馬家。五娘病情日益加重,馬大相殘酷無情,見女兒已不是搖錢樹,便請來了僧徒,將奄奄一息的五娘投入銅盤溪(即桃花澗)。此時暴雨傾盆,山洪暴發,洪水頃刻間吞沒了五娘。當五娘順桃花澗被沖回到桃源洞口,正要被捲入沙溪河的時候,沙溪河水突然猛漲,回水逆流把五娘又沖回百丈岩下澗水邊的石頭上。雨過天晴,洪水退盡,陽光照射在五娘的身上,五娘甦醒了,她睜開眼,看見周圍秀麗的景色猶如仙境一般,她驚奇地發現身上的毒瘡全部消失了。五娘從此就在這超塵脫俗的百丈岩靜心修煉。終於有一天,百丈岩上空的雲層中,射出一道霞光,九天玄女在雲頭上對著她微笑,並拋給她一個仙果,她吃了仙果後便飛升成仙而去。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純真美麗的姑娘,就是在百丈岩懸崖洞穴里建起了這座“馬氏仙姑廟”。
老君岩
![永安百丈岩](/img/0/720/wZwpmL0gDNxYzNwkDM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AzLz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有一座光禿禿的山峰,活像一尊老君塑像。光禿的腦袋,深邃的眼神,飄動的鬍子,慈祥的微笑,這天然的老君岩可謂是惟妙惟肖。這種景觀是丹霞地貌岩壁在自然熱力風化作用下形成的,與我們看到的有些地方凹片狀剝落形成扁平狀洞穴相反,它是凸片狀剝落即“球狀風化”的結果。把岩石的稜角風化掉,使其表面成為渾圓形。“老君岩”就是此類丹霞景觀的典型代表。
七疊泉
![永安百丈岩](/img/0/c8f/wZwpmLxczN0ATO0YTOw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k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七疊泉到是澗水沿著山崖層層而落,形成的七級瀑布,奇險壯觀。
劍門關
劍門關又叫新庵洞,是下山唯一遇到的寨門。這一古老的建築歷經滄桑,但依舊結實可靠。連線寨門還有幾十米的寨牆也還存有,這是百丈岩景區保存較完整的明代建築古蹟之一。
幽谷
![永安百丈岩](/img/3/6c3/wZwpmL0YTMwETNwYDNxM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Q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劍門關下有道幽谷,長約百米,寬僅2米左右,高達幾十米。兩邊懸崖夾峙,古木參天,山花爭艷,山鳥和鳴,十分清幽。幽谷其實就是丹霞岩巷。這本是沿節理髮育的一線天式的谷地,其兩側陡崖不斷崩塌後退,崩塌下來的岩屑為谷底的水流所搬運,或經風化作用變為更鬆軟細小的物質之後,再為谷底水流所帶走,這樣一線天式的谷地就會不斷加寬而成為丹霞岩巷。
天池
“ 天池”在升天閣遺址附近,池寬3米,過去池水清澈透明。這裡寺廟的僧侶世代飲用天池水。百丈岩高大崖壁由於熱力風化,作凹片狀剝落形成扁平狀洞穴,又由於崖頂和崖壁植被滋養水分,水珠順著崖壁向下滲透、滴落形成了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