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全稱
永安中心國小,全稱為:武漢市蔡甸區永安中心國小。
地理位置
永安中心國小,位於武漢市蔡甸區九真山南麓的永安堡雷家沖。
基本介紹
永安中心國小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農村國小,現有1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084人,在職教師67人。學校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為每一個學生成長奠基,為每一位教師發展服務”為辦學宗旨,努力建設內容豐富、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全面提高素質教育質量,促進學校和諧發展。
學校有省級農村優秀教師、骨幹教師1人,市、區級優秀青年教師、學科帶頭人13人。近三年,學校有30餘人次在省、市、區各類教育教學獲獎;95%以上的中青年教師為大學專科或本科學歷,多名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學校曾兩度被評為武漢市“普通中國小辦學水平先進學校”、“校園環境建設先進學校”、“綠化先進單位”、“德育實體建設示範學校”、“體衛工作合格學校”、 “校務公開先進學校”、“女教職工教書育人示範崗”,是蔡甸區“文明單位”、“先進單位”、“示範家長學校”。
語文教學
學校一貫重視語言文字工作,建立健全語言文字機構和工作制度,不斷加大宣傳、推廣、普及語言文字規範化的工作力度,把說好國語、寫好規範字、提高語言文字套用能力作為全校師生素質提升的一項重要措施,把提高對學校語言文字規範化的認識作為師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增強民族凝聚力的一項重要教育內容,把中文信息處理作為學校加強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重點,把全校師生推廣國語,推行規範字作為課程改革的重要課程設定,取得一定的成績。
目前,我校教師參加國語培訓的比率為100%,其中在職教師國語水平達到一級乙等3人,二級甲等32人,二級乙等33人,語文教師國語水平均在二級甲等以上,師生說國語、寫規範字的意識不斷增強,營造了良好的語言文字校園環境,2009年12月被評為“武漢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永安中心國小2009—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語言文字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構建和諧語言生活,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宗旨,遵循國家語言文字政策法規,繼續推進語言文字法規宣傳、績效管理、示範創建和校本培訓,提高語言文字管理水平和套用水平,努力營造“文明、規範、和諧”的校園用語用字環境,爭創武漢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二、工作目標
1.全校用語規範率97%,用字規範率99%。
2.做好創建武漢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的資料建檔工作,隨時接受市、區語委領導考評驗收。
3.建立規範語言文字檢查考核制度,鞏固、擴展語言文字規範化的成果。
4.以規範語言文字促進學校“三禮”(禮貌、禮節、禮儀)教育的實效性。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強學習國家語言文字政策法規,用科學發展觀武裝思想,增強語言文字工作的發展動力。
2.以國家語言文字政策法規和目標要求為依據,堅持“重過程、看結果、比貢獻、促發展”的原則,實施績效管理及考評,構建語言文字工作長效管理機制。
3.落實區教育局在全區開展“三風”建設的指示精神,大力倡導“學習之風、務實之風、創新之風”,增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執行能力。
4、加強學校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積極組織教師國語提高培訓,提高全校學生國語表達能力和漢字書寫水平。
5.發揮學校的基礎作用和主力軍作用,深化校園推普活動,組織師生深入街道、社區、村組開展語言文字宣傳服務。結合學校行業及崗位特點,面向公眾廣泛開展“崗位推普”活動。
6、積極創造條件,加強檢查整改,提高學校語言文字工作水平,參加第四批市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評估。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中國小校規範漢字書寫比賽”。
7.加大校園用語用字的監管、整改力度,完善語言文字檢查、通報、整改制度,不斷提高用語用字規範率。
8.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普及語言文字法制意識、規範意識和文明意識,以規範語言文字為“三禮”教育的開端,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9.規範過程管理,增強語言文字工作的計畫性,重視信息資料建設,推進語言文字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把語言文字績效考評與績效工資考評結合,形成良好的語言文字工作的激勵機制。
歷史沿革
永安中心國小的前身是永長完小,在解放初期設在永安堡廟內,1956年拆廟建校,遷至朴樹嶺。
1963年,遷至漢陽七中(永安中學的前身),改名為“永安中心國小”。
1969年,國小下放到大隊,永安中心國小分為永安國小、萬嶺國小和朴樹國小,由大隊管理。
1980年,按公社建制,復設中心國小,將三校合而為一,命名為“永安公社中心國小,但是仍然分三處上課。
1982年,在永安堡雷家沖新建教學大樓,主體工程竣工後才將三校集中在新校上課。
1985年,“永安鄉”改為“永安鎮”,“永安公社中心國小”改為“永安鎮中心國小”,代守樹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92年,撤縣並區,“永安鎮人民政府”改為“永安街道辦事處”。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永安中心國小的師資力量逐步得到增強,教學設施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