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況
永和古堰進水口樞紐工程位於涪江左側,由引水渠,調洪閘壩,一、二號魚嘴,一、二號溢流壩,輸水乾渠首段節制閘及沖砂閘組成。2公里引水渠中的上段500米後為利用段,距原引水渠最遠距離130米,從該段渠道中的500米樁號起,與二號魚嘴共同形成引水渠,使得左護岸成為引水渠左埂,魚嘴為引水渠右埂。總乾渠下段1.5公里至2公里處為利用段,惠澤埝在1.9公里樁號處引水。位於引水渠右側的一號魚嘴,全長280米,與閘壩相接,根據毀損情況將對該魚嘴進行恢復重建。閘壩工程與左護岸正交,壩軸線全長67.50米;調洪閘為5孔泄洪沖砂閘,設5扇閘門。調洪閘右側為溢流埝,埝寬15米;溢流埝右側緊接圓弧形魚嘴,長147米,其背後設用有一、二號順堤,總長380米。
建設沿革
清乾隆26年(1761年)建成永成堰,中華民國 27 年接永成堰建鄭澤堰,1950年 11 月兩堰合併,以永遠和諧用水而命名為“永和堰”。主渠全長 46.5 公里,取水流量 13 立方米/秒,渠道首端自永明鎮境內開始,經光明、花園、老馬、里程、爭勝、新德、永新等地,控灌壩田 13.5 萬畝,沿堰提灌 3.5 萬畝。
清乾隆26年(1761年 ) ,三台縣民陳所倫組織創修永成堰,灌溉數年,老君溪口山洪穿渠堰廢。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其子文韜繼父志組織復修。至25年(1820年)春竣工,灌 3 年,涪水西徙堰復廢。清光緒29年(1903年)天旱辦販,鄉紳王鈞、何盛沂、龍昌緒、餘三江,請縣令鄒耿光發帑金萬兩,在上游 6 里築新進水口,於麻柳林築壩攔水,作翻水堰。用民工七八千人,兩月工畢,用銀1萬餘兩。堰長23 公里,可灌鎮江、涪城、小圍及老馬等壩,新增田土1.3萬畝,歲增收稻穀 8 萬餘石。民國時期,永成堰進行了一些改造,但隱患較多,每年水費歲修費用很大,每畝負擔 70至100 余斤黃谷。
民國 27年修建永成堰延伸渠堰工程,從老馬渠起經李村壩(里程鄉)、太古壩(爭勝鄉)、桃子園壩(新德鄉)至永新鄉止,渠長23 . 5公里,初建名“桃、李、太三壩灌溉工程”。堰建成因為百姓頌縣長鄭獻征組織修堰有大功,更名鄭澤堰。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政機關遷川入重慶,省建設廳組建“四川省農田水利貸款委員會”。民國 26 年,桃、李、太三壩士紳聯名向縣府呈書,申辦三壩水利灌溉工程發展農業糧食生產支援抗日作戰,國民政府縣長鄭獻征責成第四科查勘,呈報省府及省貸款委員會。因縣長鄭獻征與省建設廳廳長何北衡為同學關係,工程很快得到批准。並由省派工程師萬樹芳、曹瑞芝等來三台籌組測量。經審查,原工程設計耗資太大,復作合溝引水,經測算計整治上堰,新開下堰,時新增總灌面4 .52 萬畝,兩渠總長46 . 64 公里,建築物 164 處,計土石方 31萬立方米,工程費需 22 . 8 萬元。與永成堰管委會幾經協商,於民國 26 年 10 月在爭(尊)勝寺召開上下兩堰代表會議,由縣長鄭獻征主持,簽署合溝引水灌溉協定,成立三台縣桃、李、太三壩灌溉工程協會,縣政府第四科科長劉度任會長,三壩公推霍新吾、呂福堂任副會長。是年 11月省派出工程師王洪遇、萬樹芳等來縣籌備施工,成立工程處,王、萬任正副處長。民國 27 年 1 月 1 日正式開工,工程計分三期,一期完成開渠土石方、砌石方及各渠系建築物。二期建成節制閘、尾水閘等項工程。三期添設倒虹管、涵洞、堤上建渡水槽以及復增的開渠土石方、砌石方工程等。三期工程預計為 8 個月。由於增添永成堰整治,下段渠線甚長,山嘴削岩及深挖方工程艱巨,上段永成堰整擴工程 3月完工, 4月1日先行通水,解除上堰用水顧慮。下段三壩新開渠於5月9日初步竣工,10 日放水,只遺留了水面以上工程繼續完善。明渠施工期間,上、下渠工程民工保持萬餘人。民國 28年 4 月 6 日全部竣工。省府、省水利局、省農田水利貸款委員會派員驗收,質量較好,共用工程費用50.63 萬元,其中貸款 47萬元。後期在堰進水口加修節制閘 1 座,使堰渠供水危害有所減少,逐年整治渡槽、泄洪閘、倒虹管等彭渠系建築物 82 處,灌區輸水配水逐步趨於合理。
永和古堰始建於清乾隆26年(1761年 )當時被命名為永成堰,抗戰時期的民國27年又修建了永成堰延伸渠堰,從老馬渠起經李村壩(里程鄉)、太古壩(爭勝鄉)、桃子園壩(新德鎮)至永新鎮止,渠長23.5公里,初建名“桃、李、太三壩灌溉工程”。堰建成因為三台百姓頌縣長鄭獻征組織修堰有大功,更名鄭澤堰。1950年11月兩堰合併,以永遠和諧用水而命名為“永和堰”。 長期實行“義務投勞、按畝攤工、防洪搶險、掏淤加固、分段包乾、連年結轉”的制度,近些年來,經省物價、水利部門批准開始執行水費政策。“5.12”特大地震和唐家山堰塞湖洪水襲擊時,該堰受損嚴重。經國家有關部委批准,2009年冬天,總投資1567萬元的總乾渠16公里災後重建改造項目,總投資1800萬元的取水樞紐治理項目同時開建。3月中旬,包括沖砂閘、節制閘、取水口、護堤等項目在內的關鍵部位維修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並投入運行使用。
永和堰的標誌性的工程之一高家橋段。這是地處爭勝鄉壩南通向新德的一個石拱渡橋。橋體用花崗岩條石砌築,高50多米,長約150米,寬4米餘。由於兩岸是滑坡台地,據說施工時用了三萬多根青槓樹棒(一種很堅實的樹木,在水中永不腐爛,常作建材),逐台梯次打樁,編欄護坡。橋中間是渡槽,只兩邊不足一米寬處可通行人。遠遠看去,就像兩條白色的緞帶,搭連在青山綠樹之間。走在橋上瞥見石拱下深深的水道,又不免讓人心有餘悸,只感嘆這座出自著名水利專家黃萬里先生之手的傑作,感嘆當年工程之精妙雄偉、設計者之獨具匠心。
黃萬里先生是黃炎培之子,在美國主攻水利工程學,1937年回國後受三台縣長鄭獻徵邀請設計這座難度極大的渡槽,修成後取名“萬里橋”。黃炎培先生認為不妥,改以地名“高家橋”,但當地老人仍稱它為“萬里橋”。為此黃萬里曾賦詩一首以紀念:“我償治水涪關道,三載移家到梓州。鑿石開河資灌溉,一橋飛若彩虹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