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工程實驗技術

水處理工程實驗技術

《水處理工程實驗技術》是在作者多年從事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和實驗教學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根據目前高校環境類學科本科專業知識體系重新整合以及專業調整的要求,把本學科專業實驗內容重新整合為專業實驗基礎理淪、水處理技術基礎實驗和水處理工程技術實驗三部分。實驗基礎理論包括誤差理論。實驗數據分析與處理和實驗設計等內容;水處理技術基礎實驗包括水力學(流體力學)實驗、水泵與水泵站實驗及水處理微生物實驗;水處理工程技術實驗包括混凝、沉澱、軟化、生物處理技術等實驗技術。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水處理工程實驗技術》可作為大專院校的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水排水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實驗教學用書,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張學洪,男,1963年生,湖北荊州人,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工程專業博士,重慶大學博士後,廣西大學博士生導師,桂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國家級精品課程《水污染控制工程》負責人,廣西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廣西十百千第二層次人選,全國高等學校給水排水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廣西建設教育協會副理事長,廣西城鎮供水協會理事,廣西環境科學學會理事。張學洪教授在桂林工學院從事環境工程專業、市政工程相關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01年獲教授職稱,1995年以來先後任桂林工學院環境科學系副主任,資源與環境工程系副主任、主任,科技與產業處處長等職。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篇 實驗基礎理論
第一章 誤差理論
第一節 真值與平均值
第二節 誤差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實驗數據誤差的來源及分類
第四節 實驗數據的精準度
第五節 實驗數據誤差的估計與檢驗
第二章 實驗數據的處理
第一節 有效數字及其運算規則
第二節 實驗數據整理
第三章 實驗設計
第一節 實驗設計的幾個基本概念
第二節 單因素實驗設計
第三節 雙因素實驗設計
第四節 多因素正交實驗設計
第二篇 流體力學與水泵實驗
第四章 流體力學實驗
實驗1:流體靜力學實驗
實驗2:自循環靜水壓強傳遞演示實驗
實驗3:畢託管測速實驗
實驗4:不可壓縮流體恆定流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實驗
實驗5:不可壓縮流體恆定流動量定律實驗
實驗6:雷諾實驗
實驗7:沿程水頭損失實驗
實驗8:局部阻力損失實驗
實驗9:孔口與管嘴出流實驗
實驗10:水面曲線實驗
實驗11:堰流實驗
實驗12:消能池實驗
實驗13:消能坎(牆)實驗
實驗14:挑流消能實驗
實驗15:自循環流譜流線演示實驗
實驗16:自循環流動演示實驗
實驗17:水擊綜合演示實驗
實驗18:自循環虹吸原理演示實驗
第五章 水泵與水泵站實驗
實驗19:水泵結構及運行原理演示實驗
實驗20:水泵特性曲線的測定實驗
第三篇 水處理微生物實驗
第六章 水處理微生物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節 顯微鏡技術
第二節 滅菌和消毒技術
第三節 純培養與接種技術
第四節 菌種保存技術
第七章 水處理微生物的基礎實驗
實驗1:生物顯微鏡的使用及典型活性污泥微生物的觀察
實驗2:細菌的簡單染色和革蘭氏染色
實驗3:細菌的莢膜染色.
實驗4:細菌的芽孢染色
實驗5:細菌的鞭毛染色一.
實驗6:細菌的運動性觀察實驗
實驗7:微生物細胞大小的測定
實驗8:微生物細胞的顯微直接計數法
實驗9:水中細菌總數的測定
實驗10:大腸菌群數的測定
第八章 水處理有關的細菌學實驗
實驗11:水處理微生物生長曲線的測定
實驗12:活性污泥微生物呼吸活性(耗氧速率)的測定
實驗13:發光細菌毒性測試實驗
實驗14:藻類生長及其抑制實驗
實驗15:水體富營養化的測定
實驗16:腐蝕和堵塞金屬管道的微生物試驗
第九章 水處理微生物常用的生理生化鑑定
第一節 細菌的分離和純化
第二節 細菌形態特徵的觀察
實驗17:細菌的抗酸染色法
實驗18:細菌的類脂粒染色
實驗19:細菌的異染顆粒染色
第三節 細菌培養特徵的觀察
第四節 細菌的生理生化反應
實驗20:氧化酶試驗
實驗21:接觸酶試驗
實驗22:唯一碳源實驗
實驗23:葡萄糖氧化發酵試驗
實驗24:糖或醇類發酵試驗
實驗25:澱粉水解試驗
實驗26:油脂水解試驗
實驗27:甲基紅試驗(M.R試驗)
實驗28:乙醯甲基醇試驗(V.P試驗)
實驗29:產吲哚(indole)試驗
實驗30:石蕊牛奶試驗
實驗31:硝酸鹽還原試驗
實驗32:檸檬酸鹽利用試驗
實驗33;明膠液化試驗
實驗34:產硫化氫試驗
實驗35:產氨試驗
實驗36:尿素水解試驗
實驗37:氰化鉀試驗
實驗38:生長溫度試驗
實驗39:初始生長pH值試驗
實驗40:需氧性的測定
第五節 屬的檢索
第四篇 水處理技術實驗
第十章 水樣的採集與保存
第一節 水樣的採集
第二節 採樣的形式
第三節 水樣的保存
第十一章 水質分析測定方法
實驗l:硬度的測定
實驗2:溶解氧的測定(碘量法)
實驗3: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酸性高錳酸鉀容量法)
實驗4: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
實驗5:生物化學需氧量(BOD,)的測定
實驗6:色度、濁度的測定
實驗7:pH值的測定
實驗8:酸度的測定
實驗9:總氮的測定
實驗10:總磷的測定
實驗11:水中揮發酚的測定
實驗12:水中鐵的測定(鄰菲羅啉分光光度法)
第十二章 水質工程實驗技術
實驗13:混凝沉澱實驗
實驗14:絮凝沉澱實驗
實驗15:過濾與反衝洗實驗
實驗16:活性炭吸附實驗
實驗17:水的軟化實驗
實驗18:酸性廢水過濾中和及吹脫實驗
實驗19:成層沉澱實驗
實驗20:顆粒的靜置自由沉澱實驗
實驗21:污泥比阻的測定實驗
實驗22:評價活性污泥性能的測定
實驗23:曝氣設備充氧性能實驗
實驗24:污水可生化性能測定
實驗25:電解法處理含鉻廢水
附錄
附錄1:廢水生物處理過程中常見的微生物
附錄2:秩和臨界值
附錄3:格拉布斯(Grubbs)檢驗臨界值A
附錄4:狄克遜(I)ixon)檢驗的臨界值值及計算公式
參考文獻

序言

“水處理工程實驗技術”是高等院校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水排水工程等專業的一門重要必修課程,是培養學生實驗研究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加深學生對水處理工程實驗基本理論的理解,培養學生科學地設計和組織水處理工程實驗方案的初步能力,培養學生進行水處理工程實驗的一般技能以及使用實驗儀器、設備和測試工具的基本能力;訓練學生分析與處理實驗數據的基本技能。
本實驗教材是在作者多年從事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和實驗教學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根據目前高校環境類學科本科專業知識體系重新整合以及專業調整的要求,把本學科專業實驗內容重新整合為專業實驗基礎理論、水處理技術基礎實驗和水處理工程技術實驗三部分。實驗基礎理論包括誤差理論、實驗數據處理與分析和實驗設計等內容;水處理技術基礎實驗包括流體力學實驗、水泵與水泵站實驗及水處理微生物實驗;水處理工程技術實驗包括水樣的採集與保存方法、水質分析基礎實驗和水質工程學實驗。本書在編排上儘量做到由淺入深,在實驗項目設計上具有較強的完整性、實用性、獨立性、系統性、正確性和科學性。
本實驗教材內容涵蓋了環境類學科本科專業主導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全部必做實驗,並推薦了許多選做實驗。本書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本科教學,可作為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水排水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從事上述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在套用時,各院校可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培養目標與要求和學時設計,對實驗項目、內容酌情選擇與組合,予以不同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