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蓼、薔、薔虞、虞蓼、澤蓼、辣蓼草、柳蓼、川寥、藥蓼子草、紅蓼子草、白辣蓼、胡辣蓼、辣蓼、辣柳草、撮期、辣子草、水紅花、紅辣蓼、水辣蓼。
入藥部位
地上部分。
性味
味辛、苦,性平。
歸經
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
行滯化濕,散瘀止血,祛風止癢,解毒。
主治
用於濕滯內阻,脘悶腹痛,泄瀉,痢疾,小兒疳積,崩漏,血滯經閉,痛經,跌打損傷,風濕痹痛,便血,外傷出血,皮膚瘙癢,濕疹,風疹,足癬,癰腫,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痢疾,腸炎:水辣蓼全草60g。水煎服,連服3天。(《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小兒疳積:水辣蓼全草15-18g,麥芽12g。水煎,早晚飯前2次分服,連服數日。(《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風濕疼痛:水蓼15g,威靈仙9g,桂枝6g。煎服。(《安徽中草藥》)
4、治蛇頭疔:鮮水蓼、芋葉柄各20g。搗爛加熱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5、治咽喉腫痛:鮮辣蓼花序1把。搗爛取汁,兌白糖服,每次服60g。(《河南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水浸洗;或搗敷。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在播種當年7-8月花期,割起地上部分,鋪地曬乾或鮮用。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淨,切段,乾燥。
形態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無毛,節部膨大。葉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0.5-2.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具緣毛,兩面無毛,被褐色小點,有時沿中脈具短硬伏毛,具辛辣味,葉腋具閉花受精花;葉柄長4-8毫米;托葉鞘筒狀,膜質,褐色,長1-1.5厘米,疏生短硬伏毛,頂端截形,具短緣毛,通常托葉鞘內藏有花簇。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長3-8厘米,通常下垂,花稀疏,下部間斷;苞片漏斗狀,長2-3毫米,綠色,邊緣膜質,疏生短緣毛,每苞內具3-5花;花梗比苞片長;花被5深裂,稀4裂,綠色,上部白色或淡紅色,被黃褐色透明腺點,花被片橢圓形,長3-3.5毫米;雄蕊6,稀8,比花被短;花柱2-3,柱頭頭狀。瘦果卵形,長2-3毫米,雙凸鏡狀或具3棱,密被小點,黑褐色,無光澤,包於宿存花被內。花期5-9月,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水邊、路旁濕地。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鑑定
一、藥材性狀
莖圓柱形,有分枝,長30-70cm;表面灰綠色或棕紅色,有細稜線,節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淺黃色,中空。葉互生,有柄;葉片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0cm,寬0.7-1.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褐綠色,兩面有棕黑色斑點及細小的腺點;托葉鞘筒狀,長0.8-1.1cm,紫褐色,緣毛長l-3mm。總狀穗狀花序長4-10cm,花簇稀疏間斷;花被淡綠色,5裂,密被腺點。氣微,味辛。辣。以葉多、帶花、味辛辣濃烈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的小段,莖、葉、花混合。莖圓形,表面灰綠色或棕紅色,節膨大,切面淺黃色。葉片皺縮或破碎,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褐綠色,有棕色斑點及細小半透明的腺點,托葉鞘筒狀,紫褐色,具絨毛。花小,穗狀花序,淡綠色或粉紅色。氣微,味辛辣。
藥理作用
1、止血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癌作用。
4、抗氧化作用。
5、抗生作用。
6、其他作用,有鎮痛作用,所含的揮髮油有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的作用,並能降低小腸和子宮平滑肌張力,對皮膚有刺激性,可致皮膚發炎。
現代套用
1、治療細菌性痢疾,腸炎。
2、治療子宮出血。
相關論述
《植物名實圖考》:“治跌打損傷,通筋骨。”
集解
《本草衍義》:“(水蓼)今造酒,取以水浸汁,和面作曲,亦假其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