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水清濯纓,水濁濯足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 ①,樂其所以亡 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②之 水清兮,可以濯③我纓④;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 ‘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 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 甲》曰⑤:‘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作品註解
①菑:同“災”。
②滄浪:前人有多種解釋。或認為是水名(漢水支 流),或認為是地名(湖北均縣北),或認為是指水的顏色(青蒼色)。各種意 思都不影響對原文的理解。
③濯(Zhuo):洗。
④纓:系帽子的絲帶.
⑤《太甲》曰:《公孫丑上》(3·4)已引過這句話,可參見。
作品譯文
孟子說:“不仁的人難道可以和他商議嗎?他們對別人的危險 心安理得,從別人的災難中牟利,把導致家破國亡的事當作樂趣。 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議,那怎么會有國亡家破的事發生呢?從 前有個小孩子唱道:‘滄浪的水清呀,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 濁呀,可以洗我的雙腳。’孔子聽了說:‘弟子們聽好了啊!水清 就用來洗帽纓,水濁就用來洗雙腳,這都是因為水自己造成的。’ 所以,一個人總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一個家 庭總是先有自取毀壞的因素,別人才毀壞它;一個國家總是先有 自取討伐的原因,別人才討伐它。《尚書·太甲》說:‘上天降下 的災害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無處可逃了。’說的就是 這個意思。”
作品讀解
水的用途有貴有賤(“濯纓”與“濯足”),是因為水有清有 濁成的,人的有貴有賤,有尊有卑又何嘗不是由自己造成的呢?
不僅個人如此,一個家庭,一個國家,都莫不如此。
人因為不自尊,他人才敢輕視;家由於不和睦,“第三者”才 有插足的縫隙;國家動亂,禍起蕭牆之內,敵國才趁機入侵。所 有這些,都有太多的例證可以證實。我們今天說“保壘最容易從 力部攻破”,其實也正是這個意思。
所以,人應自尊,家應自睦,國應自強。禍福貴賤都由自取。 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作品出處
《水清濯纓,水濁濯足》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 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 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