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沖村[10]

水沖村[10]

水沖村位於貴州省錦屏縣銅鼓鎮水沖村,耕地面積303畝,人均0.74畝,林地面積1200畝,2005年底有5個村民小組,96戶450人,基中勞動力330人,外出務工193人。勞務輸出、農業、種養殖業為主要經濟來源。

基本信息

1、貴州省錦屏縣銅鼓鎮水沖村

概況

水沖,銅鼓置縣城初期,水特清澈,水質好,無污泥,所以叫青水沖,後簡稱水沖。位於錦屏南部,銅鼓西北部,東接銅鼓村,南連樂安村,西鄰大同鄉八河村,北抵大同鄉秀洞村,距縣城裡28公里,距鎮政府6華里。

馬台水庫馬台水庫
耕地面積303畝,人均0.74畝,林地面積1200畝,轄新建、馬台、高坡三個自然寨,1952年土改時期屬銅鼓鄉,1984年7月撤公社建鄉時從銅鼓村分出。2005年底有5個村民小組,96戶450人,基中勞動力330人,外出務工193人。勞務輸出、農業、種養殖業為主要經濟來源。
水沖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半坡上,森林茂密。1976年修建的馬台水庫如今碧波蕩漾,能灌溉1300多畝,灌溉銅鼓村所有農田,是銅鼓鎮最大的水利灌溉設施之一。如今,已有鄉村公路到達了水沖村。
村民為粟、楊、潘、揭、譚、龍、彭姓,都為侗族,其中揭姓最早遷入。
水沖村的造林工作在全省影響較大,目前主要有股金林場和三八林場,面積分別為2000多畝和4000多畝。學校

上世紀60年末代建有水沖國小一所,後搬遷至馬台。由於地處偏遠,該國小初期師資主要是民辦教師,第一

高坡侗寨高坡侗寨
個到該國小任教的公辦教師是凱里師範畢業的楊遠清老師,他首次給封閉偏僻的水沖村帶來了外面的教育理念。雖然水沖國小在校學生從未超過百人,但成立至今已為國家培養出了近30名大學生或中專生,僅高坡自然寨11戶人家,就出了9個大、中專生,其中現為貴州大學教授的彭長根博士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銅鼓鎮的第一位大學生,高坡自然侗寨具有良好的學習風氣。目前,由於生源規模問題,水沖國小已被合併至銅鼓鎮國小。水沖人物

粟滿榮 清朝時期秀才。
揭根蘭 造林模範,於1984年7月當選為全國第六屆人大代表。
前水沖村在外工作人員有:
彭長根 貴州大學教授、博士
彭長林 錦屏縣工商聯副主席
潘宇明 錦屏縣岔路國小老師
潘宇先 錦屏縣醫院工會副主席、檢驗科檢驗師
潘宇祥 錦屏縣新化鄉人大主任
潘宇華 錦屏縣經濟責任審計辦公室主任
潘宇文 錦屏縣人事局副局長
潘宇國 錦屏二中老師(待調動到縣委組部,公示期)
粟多才 錦屏縣統計局黨組書記
粟多國 遵義習豐縣化工廠重械科工程師
揭錦木 貴陽市清鎮化工廠工程師
粟多榮 錦屏縣地稅局
粟多富 錦屏縣阜豐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經理
粟多章 貴陽膠塑廠技術員
元輝 嫩寨國小老師
粟永祥 河口鄉政府
龍開艷 凱里某校幼師
粟多林 貴陽
科技示範戶:龍運林 粟多華 龍運根 龍運平

資源

--主要經濟產業:農業、種養殖業。

桐油桐油
--名特產品:林業、核桃、黑山羊、茶油、楠竹、桐油、勾藤等。基礎設施

上世紀90年代,該村才開始通電,結束了煤油燈的時代;2007年開通鄉村公路,目前還開通了電話、行動電話、電視。
該村到鎮的道路為土泥路,基本還未進行路面硬化處理;由於水沖國小已合併搬遷至鎮國小,孩子讀書還有很多不便,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孩子。
總體來說,該村經濟還比較落後,其建設和發展還需要政府、企業和其他各方人士的大力扶持。

2、雲南省霑益縣菱角鄉水沖村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霑益縣菱角鄉,地處菱角鄉東南邊,距政府所在地22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霑益縣城21公里。東鄰盤江鄉,南、西鄰大坡鄉,北鄰赤章、劉家莊村委會。轄水沖、擺河、古

村一角村一角
城、石板河、打磨山、剛彝村、落家龍潭、麥地沖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01戶,有鄉村人口2573人,其中農業人口2573人,勞動力146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84人。全村國土面積28.48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氣溫14.1℃,年降水量96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7831.3畝,人均耕地 3.22畝,林地25728.1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48.3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95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48.3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80萬元,占總收入的40.03%;畜牧業收入854萬元,占總收入的43.8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539頭,肉牛758頭,肉羊1823頭,肉雞36095隻);漁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1.53%;林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0.2%;第二、三產業收入203萬元,占總收入的10.42%;工資性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0.97%。農民人均純收入399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1人(占勞動力的4.17%),在省內務工50人,到省外務工11人。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11戶通自來水,有35戶飲用井水,有3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分別占農戶總數的51.7%、5.8%和5.3%)。有601戶通電,

商業小區商業小區
有3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8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8.2%和97.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23戶(分別占總數的72.1%和70.6%)。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7輛,農用運輸車8輛,拖拉機22輛,機車25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41畝,有效灌溉率為10.74%。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9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77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8個自然村均未通路燈。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3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於其它結構房屋。2、雲南省永勝縣片角鄉水沖村水沖村委會隸屬永勝縣片角鄉,地處片角鄉東邊,距片角鄉政府所在地10 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
核桃種植核桃種植
便,距縣115公里。東鄰賓川縣鍾英鄉,南鄰賓川縣力角鎮,西鄰片角村委會,北鄰東華村委會。轄大火山、八灣、楊家坪、浪板橋、花山、小梭羅小箐、大梭羅箐、水沖二隊、水沖一隊等9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41 戶,有鄉村人口1456 人,其中農業人口1456 人,勞動力1049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38 人。全村國土面積40.1 平方公里,海拔2086 米,年平均氣溫15.8 ℃,年降水量 641 毫米,適合種植核桃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372.2 畝,人均耕地1.9 畝,林地41354.85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16.96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71 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烤菸、核桃為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穩定烤菸、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因地制宜規劃種植其他作物,適當擴種植,同時推廣營養袋直播技術,提高鮮花成活率和產量,引進蠶桑種植2000畝,適當發展核桃產業,多渠道促農增收;利用苗族能歌善舞的優勢,組建農村文化演出隊,逐步走出家門,在豐富文化生活的同時展示本村苗家特色;充分用活勞務產業,發展勞務經濟;

3、雲南省永勝縣片角鄉水沖村

村情概況

水沖村委會隸屬永勝縣片角鄉,地處片角鄉東邊,距片角鄉政府所在地 10 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115公里。東鄰賓川縣鍾英鄉,南鄰賓川縣力角鎮,西鄰片角村委會,北鄰東華村委會。轄大火山、八灣、楊家坪、浪板橋、花山、小梭羅小箐、大梭羅箐、水沖二隊、水沖一隊 等 9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341 戶,有鄉村人口 1456 人,其中農業人口 1456 人,勞動力 1049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038 人。
全村國土面積 40.1 平方公里,海拔 2086 米,年平均氣溫 15.8 ℃,年降水量 641 毫米,適合種植 核桃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372.2 畝,人均耕地 1.9 畝,林地 41354.85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416.96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571 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烤菸、核桃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 1372.2 畝(其中:田 187.65 畝,地 1184.55 畝),人均耕地 1.9 畝,主要種植烤菸、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41354.85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 224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1.54 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454.2 畝,其中養殖面積 2 畝;草地 964.5 畝;荒山荒地 15193.8 畝,其他面積 810.45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四通。有 305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89.44 %)。有 41 戶通電,有 0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115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2.02%、33.72% 和 32.8%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112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63 戶(分別占總數的 18.48% 和 14.32% )。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 1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0 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 1 輛,機車 24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906 畝,有效灌溉率為 66.03% 。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06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17 戶;建有小水窖 130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 71 戶。全村有 1 個自然村已通電;有 9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9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1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9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34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85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22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416.96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307.56 萬元,占總收入的 72.46% ;畜牧業收入 63.94 萬元,占總收入的 15.0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753 頭,肉牛 190 頭,肉羊 1052 頭);漁業收入 0.1 萬元,占總收入的 0.02% ;林業收入 45.36 萬元,占總收入的 10.69% ;工資性收入 7.51 萬元,占總收入的 1.77% 。農民人均純收入 1571 元,農民收入以烤菸、核桃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7.51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4 人(占勞動力的 0.6% ),在省內務工 1 人,到省外務工 13 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 水沖村委會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16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37.69%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341 戶,共鄉村人口 1456 人,其中男性 743 人,女性 713 人。其中農業人口 1456 人,勞動力 1049 人。該村以土家族為主,其中土家族 1185 人,漢族 271 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61 人,占人口總數的 4.19%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456 人,參合率 10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25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0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 1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0 戶,占農戶總數的 0% 。

4、湖南省嘉禾縣鍾水鄉水沖村

位於湖南省嘉禾縣鍾水鄉,村居鍾水西岸,有多條小溪,故名。系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僅1公里。村委會駐水沖塘,轄水沖塘、新麻、羅家車等6個村民組。耕地35.5公頃,240戶、872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