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底漆

水性底漆為水溶性環保型金屬防護底漆的簡稱。以水性樹脂、無鉛顏料、水等組成,具有乾燥快、防護性能優等特點,可用於金屬底材的底層保護用塗料。該塗料可採用浸塗、淋塗、噴塗等方法施工,適用於工業設備、交通工具和民用產品中金屬底材的塗飾,特別適用於出口鋼材表面的保護塗飾。

技術指標

項 目 指 標

漆膜外觀及顏色 平整光滑、鐵紅色

固體份 ≥40

細度(μm) ≤40

pH 8~8.5

乾燥時間

表乾

實幹

2h

24h

烘乾(120℃) 20~25min

硬度(雙擺桿) ≥0.4

衝擊強度(㎏·cm) 50

光澤(%) 30~60

柔韌性:mm ≤2

附著力(劃圈法),級 1

耐水性,h ≥280

耐鹽霧(底漆),h ≥150(薄膜)≥500(厚膜)

貯存期 一年

配套材料及配比:

1、水性底漆: 80%~95%.

2、溶劑:(5%~20%)

① 純水:用於浸漆。

② 自來水:用於噴塗。

3、調整劑(適量):槽液長期使用,部分性能會出現下降,需要進行調整。

① 有機胺(SF-3):當槽液pH<8時,適量加入調至8~8.5

② 助溶劑(F-O):當槽液相對老化時,適量加入調整。

施工要求

1、往乾淨和乾燥的浸漆專用工作槽中加入計量的水性底漆,開動循環泵,緩緩加入純水(稀釋劑)5%~20%(根據漆膜厚度及工作溫度的具體要求)。充分均勻後,熟化1—2天(以循環過程中泡沫完全消失為準)。

2、工件進入浸漆槽前,如有局部積水現象,套用壓縮空氣將其吹乾。工作夾縫中尤其要作為重點。

3、使用:

開動循環泵,溫度最好控制在25℃,施工黏度控制在20~30秒,時間2min左右。

出槽後,垂直傾斜瀝乾20~30min,送入烘房,加溫至70±5℃保溫15min,升溫至120℃,保溫20~30min出爐。

無外觀問題,48h後可對漆膜進行物理性能檢測。

4、維護:

保持槽液清潔,儘量減少和杜絕污染物的帶入。

加溫時一定要開動循環泵,避免局部過熱,漆槽溫度不得超過40℃。

若長久放置不用,每3天開動循環泵1~2h,以保持其活性。

槽液pH值應控制在8.0~8.5。

5、為保證工件表面清潔,建議每6個月清槽一次。

6、如果加溫裝置不能正常工作,浸漆在低於20℃時調整其工作黏度,也能正常工作,但低於5℃時,槽液不能用。

注意事項

1、本品為化學製品,不能食用,並要確保兒童不能觸及。

2、施工前將塗料充分搖勻、過濾。

3、應急措施:

①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②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③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通暢。就醫。

④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4、個人防護:

①使用及待乾過程中要保持有良好通風環境,保證有持續流通的新鮮空氣。

②在通風不足的情況下,使用適當的空氣過濾器,避免吸入揮發的氣體和灰塵。

③用時戴防化學品手套,避免身體直接接觸。

④工作場所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

儲存運輸

1、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處,嚴禁霜凍。

2、儲存期一年。超過儲存期,如按標準檢測符合要求,仍可使用。

3、在儲存運輸中,避免碰撞和日曬雨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