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由於水北村處於海拔較高的山地,且無常年積蓄雨水的低洼地勢,致使該村飲用水資源匱乏,祖先們遂將其命名為“水不”。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發覺“水不”聽起來甚感不雅,於是取與地方方言“水不”諧音的水北作為該村的村名,並沿用至今。
據記載,壽寧未建縣前,水北村隸屬於福安;明景泰六年(1455)建縣後,始隸屬壽寧;民國時期,屬斜灘鄉;建國初期隸屬斜灘區人民政府;一九六五年撤區並社,屬斜灘公社;一九八四年十月恢復鎮建制後,隸屬於斜灘鎮人民政府。
姓氏
水北村姓氏以何、許諸姓為主,雜姓有吳、范、謝、柳、陳、胡、包、朱、符、邱、張、葉等姓,其中吳氏祖先最早遷入水北村,接著何氏始祖遷入水北,最後形成現在多姓氏的村落。
簡要介紹
水北村地處偏僻,歷來外出讀書、經商者寥寥無幾,文化單調,世代過著清苦貧困生活,正如民謠:“棕衣當棉襖,地瓜當糧草,火篾當油燈,天暗就去倒。”正是水北舊時生活的寫照。窮人貧苦,參加革命很有決心,當地後坑、荷葉坑都有紅帶會活動,湧現了一大批革命志士,1933年8月,由下東區林紅杏、繆嚇珍、繆嚇低等人在水北村開展革命活動,經過發動民眾,於9月間成立水北村蘇維埃政府,並在水北一帶組織了貧農團,成立了紅帶隊,共有隊員23人。用游擊戰攻打斜灘等地的反動基地。1934年2月攻打福安山腰失敗後,一部分紅軍隊員參加閩東紅軍,其餘隊員解散回家。
古民居建築
水北村保存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民居、古建築。位於水北村水尾有一宗寺廟,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因年久失修,且在80年代後期遭遇洪水的襲擊,大部分設施已被沖毀。在90年代初期在原處重新修繕,內設觀音娘娘、何八公、何九公等多尊塑像。
基礎設施
早在70年代前,水北村油茶種植面積達540多畝,年產茶油6噸,在村中設有一家榨油加工廠(水榨),1970年開始,隨著福鼎大白茶、福雲6號種植規模的擴大,原有的油茶林面積逐年消減,水榨也不復存在。80年代前,水北村還有種植苧麻的傳統,如今織麻已經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但在許多農戶家中還保存著織布機和有關設備,是典型的“男耕女織”傳統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水北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水、電、路、通訊、電視等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