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鈹

氧化鈹

氧化鈹是鈹的氧化物,劇毒,化學式BeO,有兩性,既可以和酸反應,又可以強鹼反應。氧化鈹為白色粉末,有很高的熔點。用於合金、催化劑和耐火材料等。可由金屬鈹與氧氣化合或加熱鈹鹽製得。再用冰醋酸重結晶三次,然後離心分離,將沉澱裝在乾燥的玻璃管中,通入乾燥空氣,加熱至250℃,使鹼式醋酸鈹升華。具體步驟如下:加熱硝酸鈹的酸性溶液使過量的酸除去,用少量水溶解殘渣,加入碳酸銨(在鉑皿中),直到產生的沉澱再度溶解而溶液澄清,將溶液蒸發至碳酸鈹結晶析出。

​簡介

氧化鈹氧化鈹

中文名稱:氧化鈹

中文同義詞:一氧化鈹;氧化鈹, 99.95% (METALS BASIS);氧化鈹, 99% (METALS BASIS);氧化鈹 (METALS BASIS);

英文同義詞:Beryllium monoxide;BERYLLIUM (II) OXIDE;BERYLLIUM OXIDE;Berylla;Beryllia;Beryllium oxide (BeO);Beryllium oxide, alpha;berylliumoxide(beo);

CAS號:1304-56-9;

Mol檔案:1304-56-9.mol。

物理性質

CAS號:1304-56-9;

21883-51-2;

外觀與性狀:白色無定形粉末。

熔點(℃):2350 ±30

揮發溫度(℃):2400

相對密度(水=1):3.025

沸點(℃):大約3900

分子式:BeO

分子量:25.01

溶解性:不溶於水,溶於酸、鹼。

化學性質

新製成的氧化鈹易與酸、鹼和碳酸銨溶液反應生成鈹鹽或鈹酸鹽。微溶於水而生成氫氧化鈹。

生態學數據:

對是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讓未稀釋或大量的產品接觸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統,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計算化學數據:

1、氫鍵供體數量:0;

2、氫鍵受體數量:1;

3、可鏇轉化學鍵數量:0;

4、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17.1;

5、重原子數量:2;

6、表面電荷:0;

7、複雜度:2;

8、同位素原子數量:0;

9、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0、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1、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3、共價鍵單元數量:1。

製備

1.在氧和空氣中燃燒粉狀金屬鈹。

2.在400-500℃加熱分解氫氧化鈹。

3.焙燒硫酸鈹、碳酸鈹或硝酸鈹。

4、將含有雜質的碳酸鈹製成鹼式醋酸鈹,再製成硝酸鈹,然後加熱使硝酸鈹分解而製得氧化鈹。

將碳酸鈹溶解在經過二次蒸餾的熱的冰醋酸中,趁熱過濾,驟冷使鹼式醋酸鈹沉澱析出。再用冰醋酸重結晶三次,然後離心分離,將沉澱裝在乾燥的玻璃管中,通入乾燥空氣,加熱至250℃,使鹼式醋酸鈹升華。將如此精製過的樣品裝在事先用水蒸氣熏蒸過的清潔的硬質圓底燒瓶中,與純的濃硝酸共熱,則生成硝酸鈹,加熱至1100℃,硝酸鈹分解得到氧化鈹。該產品通常每克含N2、O2氣體035mL。

提純方法如果需要高純度的氧化鈹,可將上述硝酸鈹轉變成碳酸鈹,再使其加熱分解。具體步驟如下:加熱硝酸鈹的酸性溶液使過量的酸除去,用少量水溶解殘渣,加入碳酸銨(在鉑皿中),直到產生的沉澱再度溶解而溶液澄清,將溶液蒸發至碳酸鈹結晶析出。用水儘量洗滌,然後用新蒸餾的乙醇洗滌,將產品乾燥,最後放於鉑皿中,在900℃的電爐中灼燒成氧化鈹。

套用

主要用於制霓紅燈和鈹合金等,並用作有機合成的催化劑和耐火材料等原料。同時也是高導熱氧化鈹陶瓷材料的原料。

第一部分化學品名稱

化學品中文名稱: 氧化鈹

化學品英文名稱: beryllium oxide

中文名稱2: 一氧化鈹

英文名稱2: beryllium monoxide

技術說明書編碼: 2941

CAS No.: 1304-56-9

MDL:MFCD00003457

分子式: BeO

分子量: 25.01

第二部分成分/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鈹 1304-56-9

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誤服或吸塵會中毒。急性中毒可致支氣管炎、支氣管周圍炎及支氣管肺炎等。可引起皮炎、皮膚潰湯和皮膚肉芽腫。慢性接觸可引起肺內瀰漫性肉芽腫性病變。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高毒。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自身不能燃燒。遇高熱分解釋出高毒煙氣。

有害燃燒產物:自然分解產物未知。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然後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揚塵,小心掃起,收集於密閉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接觸。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應嚴格執行極毒物品“五雙”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 0.001

前蘇聯MAC(mg/m3): 0.001(Be)

TLVTN: 0.002mg(Be)/m3

TLVWN: 未制定標準

監測方法:

工程控制: 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

呼吸系統防護: 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 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 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 戴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氧化鈹常溫下成白色粉末氧化鈹常溫下成白色粉末

外觀與性狀: 白色無定形粉末。

pH:

熔點(℃): 2350 ±30

沸點(℃): 大約3900

相對密度(水=1): 3.025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無資料

飽和蒸氣壓(kPa): 無資料

燃燒熱(kJ/mol): 無意義

臨界溫度(℃): 無意義

臨界壓力(MPa): 無意義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 無資料

閃點(℃): 無意義

引燃溫度(℃): 無意義

爆炸上限%(V/V): 無意義

爆炸下限%(V/V): 無意義

溶解性: 不溶於水,溶於酸、鹼。

主要用途: 用於原子反應堆、陶瓷製品,也用作催化劑等。

其它理化性質: 1.719

第十部分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

禁配物: 強氧化劑。

避免接觸的條件:

聚合危害:

分解產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無資料

LC50:無資料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變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水體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

廢棄處置方法: 用安全掩埋法處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複使用容器或在規定場所掩埋。

廢棄注意事項:

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 61025

UN編號: 1566

包裝標誌:

包裝類別:

包裝方法: 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膠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 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酸類、氧化劑、食品及食品添加劑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規信息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6.1 類毒害品;劇毒物品分級、分類與品名編號(GA 57-93)中,該物質屬第三類 B級無機劇毒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