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語】:氣節
【注音】:qì jié
【詞性】:名詞
【解釋】:堅持正義,有所不為的操守。
【造句】:在命運的顛沛中,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氣節。
詞意探源
1.指志氣和節操。
《史記·汲鄭列傳》:“(黯)好學,遊俠,任氣節。”
2.指節令。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孔穎達疏:“以時分於歲,故云氣節,謂二十四氣時月之節。”
陶潛《勸農》詩:“氣節易過,和澤難久。”
【基本解釋】
[integrity] 指人的志氣和節操
詳細解釋
1.志氣。
《史記·汲鄭列傳》:“﹝汲黯﹞好學,遊俠,任氣節,內行脩絜,好直諫。”
宋·陸游《有所感》詩:“氣節陵夷誰獨立,文章衰壞正橫流。”
《元史·良吏傳》:“尚氣節,讀書務明理以致用。”
清·唐甄《潛書·主進》:“世尚氣節,則為直士;世尚功業,則為才士。”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在這戰亂的年代,一個人的氣節很要緊。”
2.節氣;節令。
《後漢書·西域傳論》:“若其境俗性智之優薄,產載物類之區品,川河領障之基源,氣節涼暑之通隔……莫不備寫情形,審求根實。”晉陶潛《勸農詩》:“氣節易過,和澤難久。” 金元好問《少林雨中》詩:“西堂三日雨,氣節變蕭森。”參見“ 二十四節氣 ”。
註:氣節和節氣其實是不一樣的,節氣指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處暑、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十二個節氣,與中氣相對。
基本含義
氣節,不乞求自己有能力得到的東西。
在命運的顛沛中,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氣節。指人的志氣和節操。堅持正義,在敵人或壓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質。(現代漢語) “朝聞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氣節的源泉;“鞠躬盡力,死而後已”,歸納的是氣節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卻似壯遊時”,抽象的是氣節的升華。經過世代培育、弘揚、傳承的氣節和信念,是數千年來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復強、衰而復興的靈魂和脊樑。
春秋
春秋時期,齊晉兩國出現過一個秉筆直書、以身殉道的史官群體,尤以齊國太史兄弟和晉太史董狐最為典型。齊國太史雖因直書“崔杼弒其君”而被權臣崔杼所殺,但太史的兩個弟弟卻不屈不撓,前仆後繼,繼續這樣寫。崔杼懾於太史兄弟三人為秉筆直書而前仆後繼的正氣,最後終於放下屠刀。晉國太史董狐也因不畏權貴,“書法不隱”,記下“趙盾弒其君”而被孔子稱讚為“古之良史”。由此而後,不畏權貴、秉筆直書就為中國歷代史家所效仿,成為中國古代史學的一條鐵則。但這裡必須指出的是,在中國封建君主專制的淫威下,歷代史家要做到這一點,胸中沒有一股浩然正氣,顯然是不可能的。正因為如此,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就盛讚“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蘇秦、張儀是“縱橫家”的代表。張儀篤信“連橫”之策,為此周遊列國,百折不撓。“舌在否”的故事最能體現他為實施“連橫”戰略而置生死榮辱於度外的堅毅氣節。一次,他在南下楚國與丞相談論強國之道、遊說連橫之策時,被丞相門客誣為盜璧之賊,不僅身受鞭笞之辱、驅逐之窘,而且在帶著傷痛回到家裡時又為其妻所訕笑,但張儀並不後悔,且為後人留下一段極為幽默的精彩對白。其妻曰:“嘻!子毋讀書遊說,安得此辱乎?”儀曰:“視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史記·張儀列傳》)
秦朝
秦末的陳勝、吳廣均為饑寒交迫的“瓮牖繩樞之子”,雖常年與人傭耕,但又胸懷“鴻鵠之志”,無時不在渴望著一個有意義的“富貴”人生。即使遭到周圍人的嘲笑,他也只是悵然嘆息:“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而事情的發展倒恰好證明,因為陳勝胸懷“鴻鵠之志”,後來才可能在戍途中鼓動戍卒“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伐無道,誅暴秦”,向以秦二世胡亥為代表的封建帝王發起第一次改朝換代的全面進攻。雖然他們在舉義後不久相繼犧牲,但他們表現出的“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的氣節卻永垂青史。
三國
諸葛亮是在漢末群雄角逐的亂世走上政壇的。當時,他身在隆中“躬耕壟畝”,卻心繫天下風雲,立志像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和戰國時期燕國名將樂毅那樣,把自己的文韜武略獻給統一天下的大業。正是因為他有“興復漢室”的堅定信念,才會為漢室後裔劉備籌畫“當世之事”,和盤托出東聯孫吳、西據荊益、南和夷越、北抗曹魏、待機謀取中原的《隆中對》,並在後來與劉備和衷共濟,按照《隆中對》的總戰略聯吳抗魏,奪取荊益,建立蜀漢,“三分天下而居其一”。諸葛亮後來數次北伐雖然都無功而返,最後死在北伐中原途中,讓後人無限惋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他以實際行動踐履了自己在《後出師表》中立下的“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諾言,為後世士林塑造了一個千古忠臣的榜樣,其人格魅力、其高風亮節一直為後世所景仰。
南朝
生活在南朝的范縝是無神論者。他一生堅持身亡神滅之說,堅決反對統治者的佞佛行為。雖然因此而遭到當權者組織的一次次圍攻,但在種種威脅利誘面前,他始終不改初衷。不管是圍攻,還是以高官厚祿拉籠,或者被誣為“違經背親”,他都始終堅持真理,“辯摧眾口,日服千人”(《弘明集》卷九)。
唐初
唐初高僧玄奘,在雲遊海內名寺訪師問學的過程中,發現佛門各派對經典理解多有歧義,遂懷疑原有譯經訛謬,於是決心“捨身求法”(魯迅語),前往佛教發源地廣求梵文原本佛經。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他孤身一人從長安出發,穿河西走廊,出玉門關,過戈壁荒灘,翻冰峰雪原,抵達印度。在印度逗留期間,他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四出拜師苦學梵文,蒐集不同版本經典,參加各派佛學辯論,喜得657部佛經及大批佛像,於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在唐太宗的支持下,組成陣容龐大的譯場,主持翻譯佛經。他十九年如一日共出經論七十五 部一三三五卷。譯出之主要經典有:大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俱舍論、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74部,1335卷,平均每年翻譯170多卷,把畢生精力都獻給了他虔誠信仰的取經、譯經和講經事業。
北宋
北宋的范仲淹是歷代儒宦中為官清廉、敢於直諫、心憂天下的又一典型。史稱,范仲淹“每感激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自仲淹倡之。”范仲淹一生最重要的政績當然是他協助宋仁宗進行的改革。他建議從整頓吏治入手,改革政治、經濟和軍事,並具體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長官、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推恩信、重命令、減徭役等十項措施,仁宗“悉採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詔書畫一頒下”(《宋史·范仲淹傳》),這就是歷史上的“慶曆新政”。由於改革觸動了權貴的既得利益,遭到守舊派的群起而攻,甚至誣陷范仲淹結黨營私,危害朝政,致使范仲淹被迫離京外任,但他憂國憂民之心始終不改,至死不悔。他在《岳陽樓記》中提出的警世名言,早已成為其後有建樹的從政者立身行事的座右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
相關人物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原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 吉州廬陵(今吉安縣)人.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 寶佑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因父喪未受官職. 開慶初年(1259)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請理宗遷都以避敵鋒,文天祥上疏請斬董宋臣,以振奮人心,並獻禦敵之計,未被採納. 後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等職. 鹹淳六年(1270),因得罪奸相賈似道而遭到罷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聞元軍東下,文天祥在贛州組織義軍,開赴臨安(今杭州,當時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為右丞相兼樞密使. 其時元軍已進逼臨安,被派往元營中談判,遭扣留,押往北就. 二月底,天祥與其客杜滸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 復由海路南下,至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進兵江西,收復州縣多處. 不久,為元重兵所敗,妻子兒女皆被執,將士犧牲甚眾,天祥隻身逃脫,乃退廣東繼續抗元. 後因叛徒引元兵襲擊,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縣)被俘. 元將張弘范迫其招降張世傑,乃書《過零丁洋》詩以訴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被押送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經歷種種嚴酷考驗,始終不屈. 於1283年從容就義,年僅47歲. 文天祥創作了大量的詩、詞和散文作品. 其中詩作達百餘首,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過零丁洋》、《正氣歌》等千古絕唱。
岳飛
岳飛[宋](1103~1142)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準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回響,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誣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
岳飛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
蘇武
蘇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中國中西部陝西西安)人,是西漢盡忠守節的著名人物。父親蘇建,曾經幾次跟隨名將衛青北擊匈奴,後來做過代郡太守。當時的官僚制度規定,父親做官的,其子可以先從品級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蘇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後逐步升遷。在漢武帝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將之職奉命護送匈奴使節回國。蘇武到達匈奴完成皇命後正準備起程回漢時,發生了一次意外事件。匈奴緱王和漢朝叛使衛律手下的虞常正在策劃叛亂,準備聯絡衛律投降匈奴時所帶來的原漢朝兵將,劫持匈奴單于的母親,逃回漢朝。虞常十分忠心於漢朝,痛恨衛律叛國求榮的可恥行徑,蘇武和張勝出使匈奴,虞常很高興,虞常在漢朝時就和張勝經常來往。虞常秘密地找到張勝說:“聽說漢武帝十分痛恨叛國的衛律,我可以暗地裡埋伏人除掉他。我的母親和弟弟都在漢朝,萬一我出現不測,希望你回漢後能夠照顧他們。”張勝同意了虞常的計謀,並給了虞常一些錢物,支持虞常的行動。不料虞常被人告發,單于發兵追捕,緱王等人被殺,虞常被活捉。由於匈奴的緱王謀劃劫持單于母親閼氏歸順漢朝,而漢朝的副使張勝牽涉在內,蘇武也受牽連。
匈奴單于為了逼迫蘇武投降,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饑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單于又把他弄到北海(今蘇聯貝加爾湖),蘇武更是不為所動,依舊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為生,表現了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後來,昭帝即位後,漢朝和匈奴和親,漢朝要匈奴送還蘇武等使臣,但單于卻慌稱蘇武等人已經死去。
後來,漢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區,終於得知蘇武依然健在,於是揚言說,漢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隻大雁,雁的腳上繫著帛書,帛書中清楚地寫著蘇武在北方的沼澤之中。單于只好把蘇武等九人送還。
蘇武在匈奴的時間很長,前後共有十九年。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蘇武終於回到了長安。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謀反,蘇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來關係很好,加上他的兒子也參與其中,蘇武被罷官。昭帝死後,蘇武因為參與了擁立宣帝,被賜爵關內侯。
屈原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是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中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義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沈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漁父》等篇是否為屈原所作,學術界尚有爭議.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天問》是古今罕見的奇特詩篇,它以問語一連向蒼天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學,哲學等許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九歌》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組祭神樂歌,詩中創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戀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鬥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寧戚的歷史事跡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對立,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要求,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鬥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祖國的決心.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箇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任職期間,採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誇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辛詞繼承了蘇軾豪放詞風和南宋初期愛國詞人的戰鬥傳統,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擴大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又創造性地融匯了詩歌、散文、辭賦等各種文學形式的優點,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辛詞的獨特風格。辛詞以豪放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鬱、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他善於運用比興手法和奇特想像,對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都賦予情感和性格,並有所寄託。他還善於吸收民間口語入詞,尤其善於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別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議論過多而顯得晦澀、呆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突起,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吳衡照《蓮子居詞話》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字先達,號禹廷,安徽省廬江縣北鄉丁家坎村人。他自幼飽受貧困的煎熬,18歲參加太平軍程學啟部,後隨程學啟投到湘軍曾國荃部下,官拜千總。1862年受李鴻章賞識,被編入淮軍“銘”字營,授參將之職,指揮馬隊。1874年因他的三營馬隊被裁撤,遂解甲歸田。1877年被重新起用。1888年被正式任命為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雖是陸軍出身,對近代海軍一無所知,但他好學嗜讀,虛心求教,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北洋水師在他的統帶之下,面貌煥然一新。黃海海戰時,他身先士卒,雖身負重傷,仍不肯下艙裹傷,始終坐在甲板上督戰。威海衛之戰時,他面對敵人的誘降和部分反動官員的脅迫,堅貞不屈,誓死抗敵,最終服鴉片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