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民族管弦樂曲:蜀宮夜宴》內容簡介:這首樂曲是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初,感受了成都西郊的王建墓所(永陵地宮)的啟示而創作的。王建墓中,鐫有24幅樂舞石刻圖像,是我國五代十國時期(公元10世紀)前蜀宮廷樂舞的重要史跡。考察這些石刻,可以知道當時蜀宮的坐部伎表演著一種叫做“燕樂"的歌舞音樂;又據史學家研究,石刻中的舞者所表演的舞蹈,應為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舞》。我們由此得到啟示,構思並創作了這首《蜀宮夜宴》民族管弦樂曲,以再現前蜀宮廷歌舞音樂的一個場面。由於當時的音調已無傳譜,因之此曲純屬虛擬的創作;但其素材的運用、曲體的構成,乃至音樂的格調情趣等方面,則大體依據一些有關的文獻資料予以推想創意,試圖使作品具有一定歷史時期的矩度和風貌。至於樂隊的編制與配器,我們並不執意復古,而放手選用各色樂器加以調配,以獲得意想中所需要的韻味。
全曲由三個部分組成(復三部曲式)——第一部分:夜空寧靜,月色清涼。樂工們已作好侍宴的準備。繼而鐘鼓齊鳴,管弦紛奏,賓主從容款步,在莊嚴典雅的音樂中入殿就席。第二部分:酒過數巡,綺妝的女樂登場獻藝,踏著多變的樂節,表演著風靡一時的《霓裳羽衣舞》。音樂頗富舞蹈動律,並有異國情調,因《霓裳》樂匯源出古印度《婆羅門曲》之故。第三部分:大致重現首部華貴的旋律,乃宴畢的送客樂。收尾時音樂泛起了傷感的餘韻,意在刻劃更殘漏盡,樂工們悲涼鬱悒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