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家居:一代偉人家居生活的全景呈現

毛澤東家居:一代偉人家居生活的全景呈現

《毛澤東家居:一代偉人家居生活的全景呈現》是2013年3月1日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劍宇。

內容簡介

《毛澤東家居:一代偉人家居生活的全景呈現》以毛澤東家居遺物為線索,呈現一代偉人平凡又不平凡的家居生活,揭示他獨特的人生價值觀。

《毛澤東家居:一代偉人家居生活的全景呈現》用對比的手法,把他早期和晚年用過的物品一一地進行類比和對比,既反映他人生歷程的巨大變遷,更揭示出那從早年到晚年貫穿始終、永遠不變的東西,那就是他的人格、他的精神、他的價值觀,也包括那些屬於湖湘、屬於韶山的文化層面上的東西,甚至包括一些屬於民俗方面的東西,我們可以透過毛澤東早年和晚年的遺物來折射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包括民間文化傳統,把一個文化的毛澤東和人民的毛澤東再現於讀者面前。

作者簡介

龍劍宇,湖南韶山人,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副館長、研究員,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教授、碩士生導師。在湘中地方史,鄉土文化,毛澤東生平、詩詞、遺物和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等人的家譜等方面作過較深入、獨到的研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1993·《毛澤東故土家族探秘》,西苑出版社·主筆;1996·《韶山攬勝》,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執筆;1998·《花明樓攬勝》,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獨著;1998·《烏石寨攬勝》,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獨著;2002·《毛澤東遺物故事》,大象出版社·合著;2003·《毛澤東的詩詞人生》,中央文獻出版社·主筆;2003·《毛澤東的家世淵源》,中央文獻出版社·獨著;2006·《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人民出版社·執筆;2010·《毛澤東、蔣介石的人生道路》,經濟日報出版社·獨著;2011·《韶山毛家英雄譜》,人民出版社·獨著;2011·《毛澤東故里文化尋根之旅》,湖南人民出版社·執筆;2012·《毛澤東的人生旅行》·獨著。

圖書目錄

第一章山水家居

一、從韶山沖到中南海

二、樹、鳥和氣候

三、上屋場、豐澤園、游泳池

第二章簡約而居

一、韶山之家的滄桑

二、上屋場的細節

三、豐澤園的細節

四、細數居家物品

第三章布衣領袖

一、早年的穿著

二、青年到中年的穿著

三、從延安到北京的穿著

四、毛澤東衣物翻箱底

第四章淡飯粗茶

一、早年的飲食器具

二、晚年的飲食習慣

三、菜譜和食譜

四、偉人生活賬

五、吸菸的習慣

六、無意而成的“主席用瓷”

七、其他幾樣餐、酒、茶用具

第五章休閒時光

一、藝術視野中的家居

二、居家獲取信息的渠道

三、人生一大樂事:游泳

四、棋、牌、球之類的娛樂

五、不信補藥信鍛鍊

第六章勤讀不倦

一、讀書習慣之養成

二、早年讀書之星星點點

三、晚年讀書軌跡

第七章家在路上

一、早年坐船多

二、南征北戰騎馬多

三、從延安到北京,馬和汽車交替用

四、新中國成立後坐專列、汽車,還有艦船、飛機

五、把“家”帶在路上

第八章居家交友

一、獨特的交友觀

二、與黨內外賢人密切來往

三、把朋友交到世界

後記

後記

本書作者是韶山人。毛澤東故鄉的文化、習俗至今猶存,作者早年也曾經像毛澤東一樣生長在鄉村,也做過許多農活,對毛澤東生活的習性有非常真實的理解。又,毛澤東早年大量的生活物品都保存在韶山,他晚年的大部分生活用品則回歸韶山。作者從1993年開始系統地接觸這些物品並加以深入研究,還具體擔負這些物品的保管、保護之責長達七年(從1996年到2003年)。每天與這些物品打交道,清理、分類、登記、修復、維護,都是這七年的日常工作,特別是為了搞清這些物品的來龍去脈和背後發生的故事,作者曾經帶著這些物品的照片,去北京、西安、景德鎮、醴陵等地,上門訪問了毛主席的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以及毛主席用瓷的設計者陸如、李人中等人,作者還在不同的場合專門就毛澤東生活方面的一些疑難問題請教過他們,恭聽他們對那位已逝去的可敬老人的講述。2011年12月,為了獲得對毛澤東在延安和陝北13年家居生活的切身體會,作者專程到志丹(原保全縣)、子長縣瓦窯堡和延安鳳凰山、楊家嶺、棗園、王家坪實地了解、體驗毛澤東留下的足跡,把目光投向毛澤東在這些地方家居生活的遺存。至於唱著信天游驅車過南泥灣、洛川和中華母親河——黃河的秦晉大峽谷、壺口大瀑布,到黃帝陵拜祖,看毛澤東親擬的祭文,這一切都有助於作者形成對毛澤東人生經歷和他的家居生活的準確理解。

非常感謝中共黨史出版社、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和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對作者所做的這項工作的大力支持,使作者的思考有了與讀者共享的機會。

感謝賀秋雲先生為本書提供了韶山沖全景照,感謝文霞為本書提供了韶山毛澤東故居、中南海毛澤東故居各細部照並提供了毛澤東的家具素描作品,也感謝龍奕瑭拍攝了韶山毛澤東故居上屋場的雪景和母親河湘江的船。

感謝我的親人、同事和朋友們!

序言

我們就要迎來一個特別的紀念日——毛澤東120周年誕辰。毛澤東,這位與中國現、當代歷史最不可分的偉大人物離世快37年,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思想、精神、文化遺產,也留下了承載他的恩想、精神、文化遺產的大量物品,本書將把目光投向毛澤東的家居。

毛澤東一生居家最重要的是三個地方:韶山、延安和北京。本書將重點關注韶山沖和中南海,這兩個地方一個是他出生的地方,一個是他終老的地方。

我們將看到,無論是韶山沖的故居,還是中南海的故居,都溢著自然的美、環境的美、建築的美、文化的美,更主要的是一種精神的美。她們有著古樸的歷史由來;她們寫滿毛澤東一家的生活和故事;她們也有秀美的自然環境;她們都是一衣帶水,像古老的太極圖形;她們的山、水、田、屋、煙、樹、竹,無一不可入詩入畫;她們左右對稱的建築式樣則蘊藏著深厚的傳統美學;她們的建築構件錯落有致,變化中藏著智慧和玄機;她們有時又大智若拙。當然,相對來說,韶山沖的故居更加簡約,而中南海的故居卻有些華麗,尤其是被人濃墨重彩地裝飾之後。毛澤東不喜歡濃墨重彩,他喜歡簡約,所以在1966年8月,他一怒之下搬到了比韶山的故居還要簡單的“游泳池”。

韶山沖的故居和中南海的故居,都留下了毛澤東生前使用過的大量家具和生活用品。家具的式樣,許多透露著天圓地方,是方、圓中的哲學;一些小件,則有著濃重的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影子。

毛澤東用過的家具甚至帶有一些“蠻”性。本來他可以搜羅到他想要的一切,例如明清古家具,紅木、檀木、雞翅木……但名貴木材或者古董,在他的家裡一件也找不到。而農家的本色,從韶山沖到中南海,沒有改變,儘管他的地位和所處的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但他對家居生活的要求一點沒有改變,那就是簡單、實用,絕不奢華。

我們在本書中將特別關注毛澤東的家居,從環境到建築外形,從整體到局部,從不可移動的大件到可以移動的小件。變化是顯然的,不變卻是深藏的,我們都試圖找到並加以展示。

本書以物為觀照,以毛澤東的家居為切入點,揭示毛澤東的人生價值觀與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之關係。本書著眼點在韶山,我們把毛澤東故居視為一件最大的遺物,而毛澤東故居內的各種陳設、物品則是一個遺物群,其中蘊藏著湖湘的文化與精神、韶山的文化與精神,我們將對她們一一地從美學的層面,從物質與精神結合的層面進行解析,並通過藝術化的攝影、素描和動人的文字描繪、背後故事的講述,把她們外在的物質美和內在的非物質美展示出來。

毛澤東1910年走出鄉關,從此帶上了家鄉的文化、精神與氣派,也帶著一種文化與精神的美。在經歷83年漫漫人生旅途,在寫下一部部波瀾壯闊的歷史巨著之後,他離我們而去,他沒有把自己“還”給韶山,但在1990年,他晚年用過的大部分物品又回到韶山故里。

我們將用對比的手法,把他早期和晚年用過的物品一一地進行類比和對比,既反映他人生歷程的巨大變遷,更揭示出那從早年到晚年貫穿始終、永遠不變的東西,那就是他的人格、他的精神、他的價值觀,也包括那些屬於湖湘、屬於韶山的文化層面上的東西,甚至包括一些屬於民俗方面的東西,我們可以透過毛澤東早年和晚年的遺物來折射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包括民間文化傳統,把一個文化的毛澤東和人民的毛澤東再現於讀者面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