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330.00畝(其中:田988.00畝,地2342.00畝),人均耕地1.12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4260.30畝,主要種植辣椒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視、電話等四通。全村有87戶通自來水,有349戶飲用井水,有 28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45%。有415戶通電(占農戶總數的64%,擁有電視機農戶263戶(占農戶總數的4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4戶(占農戶總數17.6%,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1戶(占農戶總數11%)。
該村到鎮道路為公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3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機車10輛。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戶;建有小水窖11口;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 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8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34.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52.00萬元,畜牧業收入451.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0頭,肉牛12頭); 林業收入62.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393.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4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0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4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45人,在省內務工269人,到省外務工19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 豬為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該村發展核桃、生豬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29戶,共鄉村人口2276人,其中男性1317人,女性959人。其中農業人口2276人,勞動力1122人。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0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7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鎮衛生院6.0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燕團青國小,中學生就讀到二中。該村距離中學6.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45人,中學生13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7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3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350個(勞均10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總數33人,黨員中男黨員27人,女黨員6人。 團員73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落後,如村組道路為土路,睛通雨阻,即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二是產業發展滯後,農戶家庭經營收入全靠外出務工為主,種養殖業收入為輔。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著力於營盤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服務體系建設,重點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確保到 2020年,解決全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實現精準扶貧“三到位”,即行政村“四通四有”、特困營盤自然村“五通一有,貧困農戶“十有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