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學系譜學

《比較文學系譜學》是由曹順慶,王向遠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09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比較文學系譜學

在《比較文學系譜學》描述的系譜中,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發展演進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古代偶發性的“文學比較”,為歷史積澱期;第二個階段是近代歐洲的“比較文學批評”,為學科先聲期;第三個階段由“比較文學批評”轉換為“比較文學研究”,由此走向學科化階段。學科化階段的比較文學漸次形成了三種學術形態:第一種形態是法國學派的“國際文學交流史研究”即“文學史研究”,第二種形態是美國學派和蘇聯學派以理論建構為主要宗旨的“文藝學”形態,第三種形態是中國的“跨文化詩學”。“跨文化詩學”這一形態超越了學派的畛域,擺脫了此前比較文學各學派中的歷史性與審美性、文化視野與文本詩學的背離,將比較文學由一種西方的學術形態與話語方式,轉換為一種東西方共有的話語方式與學術形態,使比較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由此,《比較文學系譜學》建立起了一個比較文學學術理論系譜,並在這一系譜中對中國比較文學做了定性與定位,對系譜中的有關流派、代表人物、理論主張、著述成果等,做了獨到的分析評論。

作者簡介

王向遠,1962年生,山東人,文學博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東方文學、中曰關係等方面的研究與教學,著有《王向遠著作集》(全10卷,400萬字)及各種單行本著作18種(含合著4種),發表論文120餘篇。

編輯推薦

《比較文學文庫》是繼《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建設叢書》之後,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組編的又一套學科建設叢書。《比較文學文庫》的基本宗旨,是進一步立足學科,面向全國,放眼世界,陸續出版一批學科建設、教育教學方面的創新性著作,包括專著、譯著、工具書等,為新世紀中國比較文學的進一步繁榮做出貢獻。

目錄

序(謝天振)

緒論

第一章 歷史積澱:古代樸素的文學比較

一、古代歐洲人的國際視野與比較意識

二、古代阿拉伯人的國際視野與比較意識

三、古代中國人與印度人的國際視野與比較意識

四、古代朝鮮人和日本人的國際視野與比較意識

第二章 學科先聲:近代“比較文學批評”和“世界文學觀”的形成

一、歐洲文藝復興至啟蒙運動時期的比較文學批評

二、歐洲浪漫主義時代的比較文學批評

三、近代亞洲的比較文學批評

四、“世界文學”觀念的形成

第三章 學理基礎:歷史哲學、文化人類學與比較神話故事學

一、歷史哲學為比較文學提供了理論參照

二、文化人類學為比較文學奠定了學理基礎

三、比較神話學是淵源學、主題學研究的最初形態

四、文化傳播學派及比較故事學開傳播研究之先路

第四章 學科成立:理論建構與學派形成

一、比較文學“學院化”與“比較文學研究”的展開

二、波斯奈特的《比較文學》與學科理論的初步建構

三、維謝洛夫斯基與俄羅斯的“歷史詩學

四、梵·第根與法國學派學科理論的完成

第五章 學科更新:美國學派的崛起與學科理論的重構

一、韋勒克對法國學派的挑戰及美國學派的崛起

二、美國學派的三重突破

三、艾田伯與法國學派的終結

四、蘇聯“比較文藝學”的獨特立場

第六章 學術東漸: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比較文學

一、近代日本對波斯奈特比較文學理論的借鑑

二、現代日本對法國、美國兩學派理論方法的引入與消化

三、蒙、韓、印等亞洲其他國家的比較文學及其特色

第七章 跨文化詩學:中國比較文學及其理論特色

一、20世紀80年代後世界比較文學的重心移至中國

二、研究方法的新探索

三、分支學科的理論開拓及研究範式的形成

四、“跨文化詩學”:中國比較文學的形態與特色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