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目前為止,已確定和可疑為病毒性肝炎的已達8種,常見的為5種,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1) A型肝炎:由A型肝炎病毒(HAV)引起,是一種消化道傳播的肝炎,通常是通過糞便污染的食物或水經口傳播的,其特點是起病急,起病前多有發熱、全身無力、消化道症狀明顯、食慾下降、噁心、膩油、可伴有腹瀉,繼之出現尿黃、皮膚鞏膜黃染、嘔吐、肝區疼痛、肝功能異常,這就是急性黃疸性肝炎,也有一部分不出現黃疸稱為急性無黃疸性肝炎,本型預後良好,一般不引起肝臟慢性病變。
2) B型肝炎:由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是傳播最廣泛,傳播途徑複雜的肝炎,除血液傳播為其主要傳播途徑外,密切接觸,飲食亦為其傳播途徑,與A肝相比,有以下特點:
①起病相對較慢,潛伏期長。
②急性期可有發熱、腹瀉、噁心、納差等症狀,但發生率低於A肝。
③部分患者可變成慢性,反覆發作,成為慢性活動性肝炎或遷移性肝炎,B肝病毒攜帶者,仍可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④慢性患者少部分可演變成肝硬化和肝癌。
3) C型肝炎 是由C型肝炎病毒引起(HCV),一般通過血液傳播,其特點:
①患者多有輸血、輸血製品史。
②起病隱匿,病情相對較輕,肝功能異常主要表現為轉氨酶(ALT)呈中度或輕度升高,很少患者出現黃疸。
③慢性化率高,治療效果差。
④與肝硬化、肝癌關係密切,據統計,慢性C型肝炎20%將變成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20%將發展成肝癌。
4) 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其特點:
①缺陷性,HDV是一種缺陷病毒,它必須在有B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的情況下,才可能感染人,因此丁型肝炎嚴格講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②感染性,一種是和B肝病毒同時感染,另一種是在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再感染。
③在B肝病人中再感染了丁肝病毒,可使病毒加重,甚至於發展成重症肝炎,此型肝炎在幾種肝炎中最少見,但最危險,因為同時有兩種疾病在起作用。
5)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戊型肝炎和A型肝炎有許多相似之處,經消化道傳播,一般不導致慢性肝炎,但不同於A肝的地方:
①平均病情重於A肝,黃疸發生率高,病情恢複比A肝慢。
②易發生膽汁淤阻,使黃膽不能順利排出。
③孕婦特別是中晚期妊娠患罹戊肝往往後果嚴重。
6) 己型肝炎:上述五型肝炎確定後,仍有一部分肝炎無法分類,說明尚有其他的病毒肝炎類型,有關己型肝炎病毒的特性和它引起的肝炎特點尚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7) 庚型肝炎:1995年初美國學者首先發現一種輸血後肝炎的致病病毒,稱為庚型肝炎病毒(HGV),經研究我國HGV也有較高的感染率,但目前尚在研究中。
8) TTV肝炎:TTV是1997年底發現的一種新的與輸血後肝炎有關的病毒,初步研究表明,TTV的許多特徵與B肝病毒相似,既可引起暴發。
本病因發病早期有發熱、全身乏力、胃納差等症狀,很可能被誤診為流感,或者由於一些病人沒有任何症狀,致使許多肝炎病例沒能被診斷出來。 常見的肝炎症狀有: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也可造成慢性病毒攜帶者,該型也在研究中。
甲型及戊型經糞-口傳播, 直接或間接接觸病人,如處理病人糞便、接觸被污染的物品均可傳染,水源和食品污染可引起大流行;乙型和C型肝炎病人的血液、唾液、精液、初乳、汗液等,均有病毒的成分,可通過血液傳播,如通過輸血或血製品、注射、刺傷、共用牙刷或剃刀、共用外科器械,昆蟲叮咬等傳播,也可通過密切的生活接觸及分娩過程中傳染,丁型肝炎一般只與B型肝炎同時存在,或繼發於B型肝炎患者和B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之中,它遵循B型肝炎的傳播途徑而傳播。
本病的診斷應包括臨床診斷和病原學診斷。有相應的流行病學資料,持續數天以上的乏力、厭食、或肝區痛及肝腫大,ALT升高,部分病人有黃疸及血清膽紅素>17.1umol/L,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診斷即可建立。急性肝炎高黃疸並持續不退, 自覺症狀相對輕,ALT升高不明顯而AKP、r-GT明星增高,能排除肝外阻塞性黃疸者,可診斷為瘀膽型肝炎。病程超過半年.症狀明顯,肝腫大質地中等以上, 有肝掌、蜘蛛痣、面色晦暗、脾腫大、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異常,或有肝外表現及有自身抗體(如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狼瘡細胞等)陽性,可診斷為慢性活動型肝炎。病程超過半年,症狀、體徵、化驗改變較輕,可擬診為慢性遷延性肝炎,但確診有賴於肝組織活檢。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程中,黃疸進行性加深、肝縮小、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凝血酶原活動度降至40%以下、酶疸分離、膽鹼酯酶活性顯著降低,可診斷為重型肝炎。病原學診斷有賴於特異性抗原、抗體及特異性DNA或RNA。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比較複雜,國內HBsAg攜帶者較多,這些人再感染甲、丁、丙、戊型,常被誤診為乙型,對此應持慎重態度。若急性期血中HBsAg · 121· 或HBV-DNA陽性,恢復期轉陰;急性期抗一HBclgM高效價、抗-HBclgG低效價, 恢復期恰恰相反;急性期抗一HBc陽轉或恢復期抗一HBs陽轉等,均有利於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診斷。
本病的西醫治療一般採用保肝、抗病毒以及對症治療;中醫則通過對不同類型肝炎進行辨證施治,以清熱利濕,疏肝和胃等方法治療。
相關詞條
-
寫給患病毒性肝炎的朋友
病毒性肝炎的診斷第一節 病毒性肝炎的治療第一節 病毒性肝炎的預防第一節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
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的解說;重型肝炎是指肝細胞發生大塊變性壞死,肝功能衰竭,肝臟的生物合成、轉化、解毒功能喪失,體內代謝產物累積,體內環境嚴重紊亂。一般發病後10日...
病理生理 概述 鑑別診斷 發病機制 病因分類 -
急性重型肝炎
急性重型肝炎(急重肝)相當於國外報導的暴發性肝炎或暴發性肝功衰竭。急重肝系指因肝細胞功能損害在起病10天以內出現肝性腦病,嚴重凝血機制障礙,具有起病急、...
中醫病名 病 因 發病機理 診 斷 中醫治療 -
慢性肝炎中醫防治
《慢性肝炎中醫防治》主要介紹了慢性肝炎的基本知識、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以中醫藥為主的各種防治措施、藥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項以及各種健康教育。
編輯推薦 目錄 序言 -
肝炎食療
《肝炎食療》是2011年9月1日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雷永樂。該書主要講述了肝炎的來興、危害以及適合肝炎患者食用的飲食等內容。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目錄 肝炎能喝酒嗎 -
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為目前採用中西醫綜合療法,根據不同病情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平時注意充足休息和合理營養,同時避免飲灑、使用肝毒性藥物及其它對肝臟不利的因素。
簡介 症狀 論述 病毒特徵 病理變化 -
丙型病毒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原菌。本病呈全世界分布,主要通過輸血或血製品傳播,尤其反覆輸入多個獻血員血液或血製品更易發生。近年發現C型肝炎...
診斷 治療措施 為什麼C型肝炎更容易出現慢性化? -
脂肪肝炎
細胞漿內甘油三酯(中性脂肪)的蓄積稱為脂肪變性。正常情況下,除脂肪細胞外,一般細胞很少見脂滴或僅見少量脂滴,如這些細胞中出現脂滴明顯增多,則稱為脂肪變性...
分類 病理性色素 脂肪肝炎防治 脂肪肝炎危害 肝炎能喝酒嗎 -
肝炎後肝硬化
肝炎後肝硬化是指由於各同病因引起的肝臟慢性、進行性、瀰漫性病變,其特點是在肝細胞壞死的基礎上發生纖維化,並代之以纖維包繞的異常肝細胞結節(假小葉)。我國...
摘要 病理生理 病毒分類 臨床表現 診斷和鑑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