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繩武[師長]

段繩武[師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段繩武,名承澤,字以行,河北省定縣人。1911年入伍,逐漸長至旅長、師長。1927年辭職離開軍界。解甲歸田後,從內地大量移民至內蒙古地區,建立"河北新村"。

簡介

抗戰爆發後重回軍界,任傅作義部兵站。1938年到武漢任軍委會後勤部政治部中將主任,負責全軍傷兵工作。他著手在抗日前線各戰區每30里設一“傷兵接待站”。

1939年到重慶,在重慶高灘岩、唐家沱設立了後方醫院和重傷兵醫院。他聘請郭沫若等在高灘岩創辦殘廢軍人教育委員會。首創“榮譽軍人”稱號,並經國民政府軍委會通令全國,在各地設“榮軍之友社”、“榮軍職業協導會”等,並在重慶出版了《榮軍之友》雜誌,他因此被稱作“中國榮軍之父”。

1944年在重慶病逝。重慶各界為他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安葬在重慶歌樂山,周恩來送了花圈,馮玉祥寫悼詩,《新華日報》發表了悼念文章,全國榮軍組織在高灘岩為他塑了紀念銅像。

文史參考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興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鄉村建設運動,大大小小的實驗區不下一百處,著名的有晏陽初在河北定縣(今天的河北省定州市)開展的平民教育運動、梁漱溟在山東鄒平的鄉村建設運動,以及陶行知的南京曉莊師範。雖然這些旨在改造農村社會的運動已淹沒在歷史的風塵中,但是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後人評說不盡。你所沒有想到的是,在那些幾乎全是由知識分子發起的鄉建運動中,竟然有一處軍人主持的新村建設實驗區,它的主持人就是段繩武將軍。

務農世家出身的現代軍人

段繩武原名段承澤,1897年出生於定州市高頭村,“家世務農,幼年肄讀私塾,聰穎過人,品德醇厚,稍長益賦雄心”。後因受武訓乞討興學事跡所感動,改名繩武。

他15歲從軍,在北洋軍王占元麾下當兵,一點點靠戰功升上去,老直系的王占元部被後起之秀孫傳芳接掌後,段繩武成為孫傳芳麾下的一員大將,先任第9師師長,後為第1軍代軍長。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孫傳芳大敗,段繩武收拾殘部於泰安,後移防宣化。1929年,段部被蔣介石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47師,段繩武被任命為該師師長。1930年辭官閒居北平,離開了混亂不堪的軍界。

段繩武第二次從軍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七七事變”後國共二度合作,馮玉祥、陳誠都力邀段繩武出山抗日,傅作義則建議他去做軍隊後勤補給工作,段繩武於是再披戎裝。在武漢期間,段繩武認識了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而相居為鄰。周恩來很重視段繩武對傷兵考察後的構想,總政治部在審查了他的報告後,決定派段繩武為“後方勤務部總政治部中將主任”,主管全國傷兵工作。

在段繩武的主持下,首先設立了傷兵招待所。在備戰區設立若干招待所,從作戰前線每15公里設一招待所,向後一直延伸到後方醫院。第二,成立政治大隊。大隊隊員思想較進步,到各地傷兵醫院慰問演出,還教傷員識字、代寫書信等各種服務。第三,成立傷兵教育委員會。聘請社會知名人士研究傷兵教育事業的設計、開展與推行。第四是建立榮譽軍人(當時對傷兵的稱呼)職業協導會與“傷兵之友社”,解決傷兵退伍後的生存問題。第五是設立監理員室,旨在防止後方醫院、殘廢教養院的貪污、剝削、醫療事故的發生。

段繩武主管傷兵那三年,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有時半夜想起什麼,還要把其他同事叫起來,段繩武也因此被尊敬他的人稱為“榮軍之父”。但是在他44歲英年早逝後,國民政府後方勤務部這一項工作從此空缺,但他開創的榮軍事業卻沒有就此止步。

創辦“河北新村”

1931年夏,段繩武開始到包頭創辦實業,經營電燈麵粉公司。遂又親臨河套實地考察,發現包頭到寧夏之間,不僅沿黃河土地肥沃,還可通汽船航行,即寫報告呈交山西軍閥閻錫山,經批准後購置了一艘名為“飛龍”的汽船,開始在黃河包頭至寧夏段試辦航運。同時經營電燈麵粉公司,還在包頭周邊窪地試種水稻獲得了成功。

1933年夏,黃河在冀、魯、豫三省先後潰堤,沿河地區遭受洪災,尤以河北省長垣(今屬河南省)、濮陽(今屬河南省)、東明(今屬山東省)三縣災情最為嚴重。段繩武得悉情況,速回河北省,與省內一些熱心公益事業的社會名流(如末代狀元劉春霖)聯絡,發起組織了“河北移民協會”,以墾發邊荒、救濟貧民、建設新村為宗旨,實施向西北河套地區移民。

同年冬季,段繩武就移民事宜上書河北省政府,取得省政府支持,下文明令各縣協助辦理。但因當時官場流弊,地方官員都想乘機撈點油水,撈不到油水就不積極宣傳、辦理,一些人又對段繩武移民西北持懷疑態度,第一批只移民30戶,又多抱著到大西北發財的動機,目的達不到多數又返回原籍或別走他地。1934年春,段繩武親赴災區各縣動員,從長垣、濮陽、東明三縣移來第二批災民320人,安置在包頭東南郊南海子。1935年春,又移來第三批河北災民457人,先後安置於薩拉齊新農試驗場和包頭南海子。同年5月,段繩武又組織了第四批河北移民331人,多來自長垣、濮陽,另有開州、深縣、安平、肅寧等縣人氏,被安置於河套五原西20公里的新公中和曹櫃。

為安置這些移民,移民協會花兩萬元錢向五原地商王同春之子王樂愚購置了700多頃“永租地”(即地商向達拉特旗王爺包租的具有永遠耕種權的土地),其中有當時可耕地200多頃,其餘皆為枳芨叢生、紅柳遍地的荒漠鹼灘,茫茫一片,實際有800餘頃。移民一到,段繩武即抓緊時間組織生產,青壯年勞力挖渠播種,婦女兒童割紅柳刨枳芨,割了紅柳刨了枳芨,一是有利於墾荒耕種,二是紅柳、枳芨可用作燒柴,還可編織蓋房用的笆子或製作農具。由於組織得力,大家積極性高,當年不誤農時地播種了數十頃大秋作物,秋天獲得了較好的收成,讓3萬多口人有了飯吃,也由此安頓了人心,有的災民便給老家的親友寫信,說這地方“棒打兔子瓢舀魚,灶火圪垯逮沙雞”,是個養窮人的好地方。第二年和第三年,又有一些農民陸續遷移而來。

據統計,自1933年冬至1935年夏,河北省移民協會組織了4次移民,共移330餘戶,1100多人。開支安置費9萬多元,除河北省災區救濟會撥款5萬元外,其餘皆為移民協會募集。按河北移民協會相關條例規定,移民一到,即按戶撥田貸款,每戶土地100畝,貸款400元。第一年自由組合,開荒墾殖;第二年起,可獨立經營,至還清400元貸款後,即可成為自耕農。移民對此“耕者有其田”的做法很是滿意。

移民基本安頓下來之後,自1935年4月起,段繩武開始組織實施“新村”建設。首先在包頭南海子西南數里處,建立了“河北村”;1936年,又在五原新公中東南建立“河北鄉”。“河北鄉”由南、北、中3個村子組成,南村30多戶,多為長垣、濮陽、開州縣人,以時任河北省民政廳長張吉墉之字幼青命名,稱幼青村;北村最大,有五六十戶,亦多為長垣、濮陽、開州縣人,以時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宋哲元之字明軒命名,稱明軒村;中村40餘戶,多為深縣、安平、肅寧縣人,以時任河北省主席馮治安之字仰之命名,稱仰之村。新村建設為統一標準,四面築四方圍牆,迎南居中開大門,圍牆四角築有炮台,以防匪患;村正中為公共活動場所,有花園、運動場等,運動場中心立一高高的木架,上懸一個為招集村民集合時敲響的大鐘。北面靠圍牆與南面大門遙遙相對,修蓋一溜20多間正房,正中為村禮堂,兼作國小教室,兩邊分別為村公所、合作社、倉庫、碾坊、磨坊及其他手工業作坊,還有車棚、畜圈等。村內四處,按一定距離,分建村民房舍,一排排井然有序,每戶房前留一塊空地,供住戶種菜,並專有一條小渠引水入村,供各戶澆灌菜地。“河北第二新村”南、北、中各村分設村長、副村長,管理村中大事;還建立了村民大會,負責村長的選舉和罷免,以及制定或否決村民公約等事宜;另有監察委員和調解委員,分別組成監察委員會和調解委員會,各司其職。以上屬村級權力機構,另外還有以下民眾性組織:

自衛團,組織和訓練青壯年村民,負責維護本村的治安保衛。經段繩武申請,綏遠省政府主席傅作義撥給步槍100支、手榴彈50箱,供“河北第二新村”自衛團使用。

教育委員會,負責辦學,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段繩武曾到山東曲阜、泰安、唐邑等地考察,回來後倡導以“武訓精神”募集資金,先後在包頭南海子和五原新公中兩個新村各建了一所國小,學校實行半農半讀,授課與生產勞動結合,學以致用。

良心省察會,負責對村民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引導和教育,比如讓村民通過到禮堂瞻仰掛在牆上的孔子、孟子、關羽、岳飛等古代聖賢和英烈的畫像,引導村民見賢思齊,激勵忠勇愛國的志氣。同時還組織村民繪畫、賞畫、唱歌、演戲,扭秧歌、踩高蹺——以寓教於樂的形式,給村民以文化的影響和薰陶。

村民自治會,公舉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民,組成村民自治會,以自治的方式協助管理村里諸多閒事,如勸說和監督村民戒吸大煙、不賭不娼、不盜不劫、安分守己、勤儉持家,還要說服村民節約存糧,以備災荒。

此外還建有合作社,分信用、供給、運銷、利用4個分社,分別負責辦理村民儲蓄、物品供應、農副產品銷售以及改善村民文化生活等方面事務。

就這樣,昔日的段師長,變成了段村長。他把全家都帶到了荒原上,脫掉皮袍皮鞋,布衣蔬食,跟農民一起勞動,一起開荒。他為開發包頭把個人全部資產消耗殆盡,全家搬到“河北新村”後不久4個兒子都染上肺結核,並發腦膜炎,因當時包頭缺醫少藥,其中一個患重病的兒子終於不治埋在了轉龍藏的地方。另三個兒子在送到北平親戚家一個半月之後,妻子王庚堯收到了三個兒子全部夭亡的噩耗,身邊只留下2個女兒。

移風易俗集團結婚

“河北新村”在解決青年村民婚姻大事方面,也有移風易俗之舉。新村建立之初,移民中男多女少,一些青年男子的婚姻就成了問題。為此,在七七事變前,段繩武與北平救濟院取得聯繫,得到院方熱情支持,願將院內撫養成人的孤兒女子嫁到新村。於是他在新村選好單身青年男子,每人照一張照片,寄往北平救濟院,院方將這些照片發給院內的當嫁女子,女子們看照片選人,選好了就將照片帶在身上。然後由新村和救濟院共同負責,護送這些女子來到新村,憑所帶照片認夫,結婚成家。這些女子從北平動身時,新村給每人兩件布袍、兩身單衣作為嫁妝。北平市政府也出資給每位姑娘買了一件旗袍、一個柳條箱作為陪嫁。

以此方式,1936年冬和1937年夏,兩批共從北平救濟院接來30名女子,第一批10名女子,均嫁到包頭南海子的河北第一新村;第二批20名女子,則嫁到了五原新公中的河北第二新村。這第二批20位姑娘離平來綏時,正值北平市政府組織“1937年暑期西北考察團”到綏遠考察,有關方面通過聯繫,便決定讓這20名姑娘隨考察團同行,考察團也便接受了順路護送這20名姑娘到綏西結婚的任務。

當旅行團一行到達五原時,七七事變已經爆發,綏西各地也同樣掀起了抗日熱潮。就在這民眾抗日熱情高漲的氣氛中,考察團護送20位姑娘來到新村,目睹並用照相機記錄下了她們的婚禮。

1937年7月18日太陽升起之時,在河北第二新村中村即仰之村,幾輛牛車拉著身著淺色旗袍的新娘們來到村中廣場,身穿白褂藍褲的新郎們早已在這裡等候,他們帶有羞澀的目光瞄著自己的新娘,懷抱鮮花的兒童最先迎上新娘,把剛從田裡採摘來的帶著露珠又散發著清香的豌豆花分送到她們手裡。然後新娘們手捧鮮花,和各自走上前來的新郎一起,並肩走入禮堂。在司儀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北平和新村的父老鄉親,然後夫妻對拜。婚禮結束,全村百姓熱情歡呼,大家擁著20對新郎新娘,扛著鋤頭或鋼槍到村中廣場,喊著口號遊行了一番,以表民眾的抗日熱情。還有的手持鋼槍的新郎與手捧鮮花的新娘請考察團的記者給照了合影。

1940年7月,段繩武因勞成疾在重慶逝世。臨終前囈語,依然說,我要回河北新村,做村長去。段繩武建立的河北新村是開發大西北的第一波力量,也是鄉村建設運動中絕無僅有的由軍人而為文化建設的罕例。歷史的風塵掩蓋不住曾經的輝煌,段繩武和他的新村事業終於浮出了水面,讓我們看到了多姿多彩的歷史畫面。

原載《退休生活(人物)》2010年第12期 署名 彭秀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