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漢語詞語]

殘缺[漢語詞語]

殘缺是一個現代詞語, 拼音:cán quē 釋義:不完整;部分缺失。

詞目

殘缺

拼音

cán quē

基本解釋

(1) [mutilation]∶傷殘等所致的四肢或器官缺失

(2) [incomplete;fragmentary]∶不完整;部分缺失

出處與詳解

缺損,不完整。

1、《漢書·藝文志》:“ 周 室既微,載籍殘缺。”

2、晉葛洪《抱朴子·鈞世》:“簡編朽絕,亡失者多,或雜續殘缺,或脫去章句。”

3、唐 劉知幾《史通·古今正史》:“ 漢 記殘缺,至 晉 無成。”

4、唐 劉知幾 《史通·自敘》:“其所讀書,多因假賃。雖部帙殘缺,篇第有遺,至於敘事之紀綱,立言之梗概,亦粗知之矣。”

5、明 陳子龍 《望仙樓》詞:“回首山河殘缺,燈燼乍明還滅,腸斷誰堪說?”

6、 柳青《<創業史>題敘》:“﹝榆樹﹞長的比那殘缺的土圍牆還高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