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教育

殖民地教育是被帝國主義國家剝奪了政治、經濟、領土獨立,並受它管轄的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帶有文化侵略性質,為其宗主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目的服務。其主要特徵:(1)教育目的和內容充滿為殖民主義辯護的色彩,宣傳宗主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以泯滅殖民地居民的民族意識;(2)實施宗主國的教育制度;(3)實行宗主國的語言教育,逐步淡化母語教育;(4)派駐一定數量的宗主國的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師。

止①梵文的意譯。亦譯止寂等。佛教修習的方法。《大乘義章》卷十:“止者,外國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緣,離於散動,故名為止。”常與“觀”相應。要求靜慮而專心一境。所謂“攝心住緣,目之止”。②儒學概念。《禮記·大學》:“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註:“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