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歷數【注音】:
lì shǔ【釋義】:
(1).猶曆法。觀測天象以推算年時節候的方法。五紀之一。日月運行經歷周天的度數。計算它們的歷數,可以確定閏月,調和季節。“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周書洪範第六》《漢書·律曆志下》:“歷數之起上矣。”唐柳宗元《舜禹之事》:“﹝舜﹞合時月,正歷數。”《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有一人姓王名朔,亦善通五行歷數之書。”(2).古謂帝王代天理民的順序。歷,也寫作“厤”。《論語·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 何晏集解:“厤數謂列次也。”邢昺疏:“孔注《尚書》云:謂天道。謂天厤運之數。帝王易姓而興,故言厤數謂天道。”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平等寺》:“今天眷明德,民懷奧主,歷數允集,歌訟同臻。”唐杜甫《重經昭陵》詩:“草昧英雄起,謳歌歷數歸。”清侯方域《擬思宗改元追復楊漣等官爵廷臣謝表》:“水德之傳一傳二,豈獨神言赤帝之為桓為靈,誠非歷數。”
1.歲時節候的次序。《莊子·寓言》:“天有歷數,地有人據。”晉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雞知將旦,不能究陰陽之歷數。”
(2).推算歲時節候的方法。《書·洪範》:“五紀……五曰厤數。”孔傳:“厤數節氣之度以為厤,敬授民時。”孔穎達疏:“筭日月行道所歷,計氣朔早晚之數,所以為一歲之厤。”《後漢書·郅惲傳》:“﹝郅惲﹞及長,理《韓詩》、《嚴氏春秋》,明天文歷數。”清王錫闡《曉庵新法·自序》:“儒者不知歷數,而援虛理以立說。”
(3).指帝王繼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說法,認為帝位相承和天象運行次序相應。《論語·堯曰》:“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漢蔡邕《光武濟陽宮碑》:“歷數在帝,踐祚允宜。”宋范成大《秦淮》詩:“經營暨六代,茲地稱神州,乃知歷數定,昧者徒私憂。”明朱元璋《免朝謁手詔》:“爾察歷數,觀天文,擇主就聘,首陳三策,朕實嘉行。”
厤數
一個一個地舉出來:~敵人的罪行ㄧ當面~對方違反協定的事實。一一列舉;逐個說出。《資治通鑑·唐代宗大曆元年》:“因歷數大臣過失。”宋歐陽修《論台諫官唐介等宜早牽復札子》:“昨所能黜台諫五人,惟是從誨入台未久,其他四人,出處本末,跡狀甚明,可以歷數也。”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若杜陵長篇,有歷數月日事者,合為一章。《大雅》有此體。”《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鐵人﹞歷數鑽工們如何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