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在十二卷本的《歷史研究》中,湯因比把六千年的世界史分為二十六種文明。他的理論核心是所謂“文化形態史觀”,或稱為“歷史形態學”。其主要論點是,(1)的文化是通過對環境的“挑戰”的應戰所遭受的考驗而產生的。(2)文化的生長是由那些“退隱”和“復出”的少數偉大人物的歷史活動所決定的。(3)文化的衰落來自於少數創造者喪失了創造能力,多數人相應地撤回了他們的支持與模仿,整個社會失去了新的應戰能力。(4)文明的解體在於社會體和靈魂的分裂。由於湯因比創立了獨特的歷史哲學思想以及《歷史研究》在世界範圍的發行,西方學者稱他為當代最偉大的史學家,國際性智者,與愛因斯坦、史懷哲、索羅金、羅素等通哲相併列。並把《歷史研究》稱為“二十世紀精神史上最重要事件之一”。一位英國學者說:“美國已經被湯因比震昏了頭。”的確,美國當代著名的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阿爾溫·托夫勒、庫馬博士,無不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及到湯氏理論。美國《組約先驅論壇報》評價:“湯因比在對於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時代了解方面,給了我們以二十世紀歷史學家所作的最有意義的貢獻”。亨利·格魯爾德在《二十世紀代表性人物》中評價:“不論世人對湯因比的理論反應如何,可是我們得承認,這個思想照亮了龐大的歷史。而且以若干理論、事實以及同代中偉大詩人的直覺,把歷史支撐了起來。”在台灣,中文版《歷史研究》(節錄本)間世後,不到四個月就再版。譯者陳曉林在《再版的話》中指出,“《歷史研究》居然能在一般認為讀書風氣低落的今天,於不到四個月內即告再版,且為《出版與研究》半月刊票選為‘年度好書’的第一本,實不啻是個人莫大的安慰與鼓勵了。”也應當指出,這部著作同樣受到了一些學者的批評;著名學者沃爾夫曾在《新政治家與民族》周刊對《歷史研究》作出這樣的批評:“一個人越讀他的書,就越懷疑作者的一般方法是否正當和一般結論和一般結論是否健康。”蘇聯學者認為,湯因比“對人類歷史的理解,基本上是重彈斯賓格勒的反科學的舊調,否認歷史的繼承性和進步性……他的著作和理論證明了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學對牡會的發展不能作出科學的說明,在解釋歷史事實時脫離不開主觀主義和唯心主義”總的說,在學術上,主要的指責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湯因比雖長於希臘羅馬史,但對其他多一知半解,而且由於假設太強;旁證博引時削足適履之言很多,於是大為各類專家所訕笑。其二,湯因比固然是博學的歷史學家,但他的學問卻是上個世紀的,新一代心理學、社會學、考古人類……等等,他全未涉獵,所以,有人說,湯因比的逝世“結束了一個時代”,一個古代歷史學家的通史著作的時代。事實上,在當今信息爆炸,知識分化的激變時代,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寫一本個人著成的世界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