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玄奘

歷史上的玄奘

玄奘(600年-664年)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河南緱(gou勾)氏縣人,原名陳褘(yi),13歲被朝廷破格錄取為僧,取僧名為玄奘。由於精通佛教經、律、論(三藏),學界尊稱為三藏法師。又因他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御筆褒揚的高僧,民間直呼為唐僧。他在中外交通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國佛教史、中國翻譯史上都有自己的特殊貢獻,後世有佛學家、宗教活動家、探險家、翻譯家之稱。今天他的事跡已進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被後世敬仰。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唐代以後,由於佛教漸趨衰落,佛教文化與民間文學相結合,原來史學意義上的玄奘研究轉向了文學創作的軌道,取經故事成為中國古典文學創作的一大題材,一大批描寫玄奘事跡的文學作品相繼問世。這種變化大大加速了玄奘人物形象的藝術化過程,而玄奘的真實事跡卻完全淹沒在虛構誇張的文學氛圍中了。

從唐人傳奇小說《獨異志》開始,玄奘的事跡就已經開始變形走樣。到了宋元明三代,出現了宋人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人院本《唐三藏》,元人雜劇《大唐三藏西天取經》,發展到明代小說《西遊記》,都把玄奘虛構神化,並附會出孫悟空、八戒、沙僧和許多神魔妖怪的形象。從而使人們對歷史上的玄奘又有了文學化的解讀方法。

《西遊記》是一部偉大的浪漫主義作品,其影響之大、流傳之廣,超過了它以前所有描寫玄奘的書籍。也許正是由於這個緣故,現在大多數人們腦海中的玄奘,恐怕更多的是來自《西遊記》的影響。令人遺憾的是,玄奘去世1300多年後的今天,人們打開電視機看到的仍是神化世界的玄奘。褪去古典文學作品附加在玄奘身上的神化色彩,拋開古代僧人傳記中的宗教宣揚的主題,恢復歷史上玄奘的本來面貌,便是寫作出版這本書的根本動因。

本書是一部以人物傳記形式寫作的通俗讀物。依《大唐西域記》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為史料依據,吸收了現代玄奘研究成果,採用記實文學白々筆法,描述了玄奘艱辛而又輝煌的人生經歷,對相關的佛教知識、歷史地理知識作了必要的介紹。書中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資料。如:玄奘出國時在西北邊關地帶的驚險場面,西行路上與新疆高昌王的關係以及西突厥王統葉護可汗對玄奘的幫助,在印度與戒日王、鳩摩羅王以及戒賢大師等的交往,歸國後與太宗、高宗皇帝的接觸,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對1300年前中國僧人取經活動的全面認識和理解。

歷史上的玄奘,精通佛教經、律、論(三藏),學界尊稱為三藏法師。又因他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御筆褒揚的高僧,民間直呼唐僧。

褪去籠罩在玄奘身上的神化色彩,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躬行實踐、求知務實、嚴謹治學的高僧。他是世界上傑出的佛學家、宗教活動家、探險家、翻譯家,他的取經譯經活動,是人類求索知識的歷史上的一次偉大壯舉,他以卓越的努力,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上架起了一座彩橋。

編輯推薦

千百年來學者的楷模,中國古代最優秀的留學生。褪去古典文學作品附加在玄奘身上的神話色彩,拋開古代僧人傳記中宗教宣揚主題,恢復歷史上玄奘的本來面貌——

玄奘,在沙漠裡馬都死了他竟然活著走了出去,想起來都感動的想流淚。他們的行為都是為了他們心中的佛,不信佛的人,哪裡會理解什麼所謂的意義呢?

作者簡介

潘玉田,男,1956年生,陝西西安人。1982年畢業於固原師專中文系。1989年於中國文化書院“中外文化比較研究班”畢業。1986年以來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與完成省級科研項目兩項,獲寧夏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一次。1999年出版《中西文獻交流史》一部。現任寧夏固原師範學院圖書館館長,研究館員。主要從事文獻學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出國以前

故居家世

出家洛陽

遊學秦蜀

秘密出國

第二章西行路上

高昌留僧

可汗護航

西域見聞

第三章取經留學

西天佛國

龍池抄經

恆河歷險

尋訪佛跡

那寺留學

舌戰外道

曲女城會

第四章東歸之途

渡河失經

雪山蔥嶺

于闐致信

第五章歸國以後

謁見太宗

慈寺譯經

圓寂玉華

後記 玄奘遺骨之謎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一玄奘生平大事年表

附錄二謝高昌王表

附錄三陳還國表

附錄四進大唐西域記表

附錄五報印度慧天法師書

附錄六請入少林寺翻譯表

附錄七玄奘西行路線圖

……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出國以前:

出家洛陽:

玄奘10歲時,父親陳惠去世。陳河村的鄉親們為其父料理喪事。已出家數年的二哥陳素,聽到家父謝世,從洛陽淨土寺趕回家中,與村里請來的和尚一起為亡父趕做道場。辦完喪事,陳素眼見弟弟稚嫩的臉蛋上透出悲苦的神色。為弟弟日後的生活及學業著想,陳素帶著他離開陳河村,前往洛陽城淨土寺暫先安身。

在洛陽淨土寺當和尚的陳素,僧名長捷,人稱長捷法師。其長相很像父親,面目清秀,身材修長,風采俊逸,又博通經史,熟讀老莊,口才極好。聽淨土寺講經的百姓都喜歡聽長捷法師講經說法,遇到講經活動,淨土寺同輩僧人中都推他為講經首座。

來到洛陽後,玄奘與二哥同住淨土寺。吃齋飯,住禪房,聽佛經,耳濡目染,學習完全轉向佛經方面。一年後玄奘便能背誦出《維摩經》和《法華經》,並按照佛教戒律要求自己。 三年後,玄奘13歲,適逢朝廷在洛陽度僧,招考僧人。隋煬帝下詔,在全國各大寺院招考僧人,洛陽寺院錄取名額27人。朝廷派大理寺卿鄭善果負責洛陽度僧之事。

當時佛教傳入中國已有400餘年,佛學在中國的地位雖然不及儒學正統,但在民間已有長足的發展。人們習經學佛與上私塾一樣習以為常。朝廷出資興建佛教寺院,謄寫佛經,允許人民出家為僧,許多政策導向也促進了佛學的繁榮。

關於玄奘

玄奘在唐太宗時期曾多次出使天竺,並為當時唐太宗時期的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他也為“貞觀之治”的出現做了貢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