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起義

武義起義是1928年10月10日至1930年10月,在中共浙江武義縣委的領導下,在武義縣舉行的武裝起義。

簡介

1928年10月10日至1930年10月,在中共浙江武義縣委的領導下,武義舉行了武裝起義。

經過

武義縣地處山區,位於浙江中部。1928年3月,中共武義縣委在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員徐英和浙西特委邵博慈的指導下,召開縣委擴大會,分析鬥爭形勢,決定在東、西、南、北四鄉建立區委,以加強黨對農民運動的領導。

9月13日,中共浙江省委特派員劉寄雲主持召開永康武義联合起義會議,決定兩縣在10月10日夜聯合舉行秋收起義。會後,武義方面在徐英和縣委書邵李清的領導下,成立了起義總指揮部。10月10日晚上,集中在乾口塔山頭墳庵的東區起義武裝400餘人,兵分幾路,形成四面出擊的態勢。起義的槍聲打響以後,地主豪紳紛紛逃往城裡。為進一步打擊國民黨和地主豪紳的反動統治,縣委於1930年1月27日,在邵宅鄉王村龍潭坑開會決定成立紅軍。定番號為“中國共產黨浙武紅軍游擊隊”。同年3月,武義縣委決定擴大紅軍活動範圍,在金(華)武(義)交界的大公山建立了紅軍總指揮部,徐金才任總指揮,邵李清任黨代表兼副總指揮。下按東、南、西、北四個鄉設立四路紅軍指揮部。6月,又在白陽山一帶建立了第五路紅軍指揮部,指揮何葉珍。紅軍隊伍達到3000餘人。

紅軍隊伍的發展壯大,震驚了國民黨當局。4月初,國民黨政府調一個連的正規軍、省保全隊派二個連到武圍剿紅軍。同時國民黨武義縣政府也派游緝隊百餘人,突然襲擊大公山紅軍總指揮部的前沿陣地下塢壟,由於紅軍事先轉移未遭損失。4月16日拂曉,省保全隊和金華縣保全隊300餘人兵分3路,包圍了大公山。當時紅軍總指揮部約200餘人,利用險要地形在金坪岩、滴水岩居高臨下,頑強堅守,戰鬥從黎明打到傍晚。敵人鑒於強攻艱難,採取四面封鎖,進行圍困。紅軍在李清的指揮下,採取“調虎離山”之計,當夜派人到清塘山上給北路紅軍報信,北紅軍接到情報後,馬上由副指揮劉增榮率領70餘名戰士趕到距離駐地15公里的縣城,從西門集中火力襲擊。國民黨縣長朱航珍驚慌失措,連夜下令調兵返回縣城,使大公山的紅軍得到安全轉移。西路紅軍得知敵人準備攻打從四保大山區仰天壟遷移到金公岩的紅軍駐地後,一方面晝夜建築防禦工事;另一方面,派部分戰士下山到下楊、王宅等地繳了國民黨警察所、保衛團的槍枝彈藥,還收集太平天國時期散落在民間的大炮,準備迎擊敵人。8月17日凌晨,國民黨軍100餘人,在機槍的掩護下,沿著山間小道,向金公岩頂進攻。把守關口的紅軍憑藉有利地形和事先架起的大炮、搭好的“千斤棚”,當敵接近時,即刻割斷吊“千斤棚”的繩索,並以大炮轟擊,頓時亂石飛滾而下,彈片橫飛,打得敵人亂成一團,當場死傷8名。晚上,敵人一面重兵封鎖通往岩頂的去路;一面從左側懸崖攀藤爬上岩頂。指揮部決定採用“點燈誘敵計”,即在岩頂四周燃火把。敵人見岸頂火把密布,誤以為紅軍準備正面突圍,拚命開槍開炮。此時,部隊從岩後老鼠梯、野豬壩攀枝而下,撤出陣地。次日黎明,敵才知紅軍已經撤離,只得狼狽回城。這次戰鬥,共打死打傷敵11人。

1930年8月,國民黨省保全隊又派出160餘人,進駐後樹一帶。他們在董處、水閣、下徐宅等10多個村莊,強迫16歲至60歲的男勞力組織“保衛團”,設定崗哨,封鎖武義紅軍與金華、宣平紅軍的聯絡通道。為拔除敵人的據點,武義紅軍與宣平、金華紅軍決定於10月7日,集中2000多人聯合攻打後樹。6日晚上,武義西路紅軍和宣平西營紅軍分別按計畫路線攻進長蛇形和西廟下村,當即燒毀了敵營房。但由於另兩路紅軍尚未趕到,使敵人有了迴旋、增援的餘地,造成戰鬥失利。到了天將拂曉,紅軍被迫撤退。是役打死打傷敵兵10餘人。

武義起義,紅軍全盛時期達5000人,他們轉戰南北,活動範圍遍及全縣90%的鄉村,涉及金華、宣平、縉雲等縣的邊境地區,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和地主豪紳的封建勢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